资本耐性全无 二手车电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相信每个三四线小城市都有这么一块区域,新车二级经销商、二手车门店聚集,到处是杂乱无章的广告,路边还有大爷、大妈举着收车的小牌子无所事事,道路破损不堪,工程车、卡车交织肆意横行,往往这些区域,都比较靠近车管所等职能部门,但却呈现出三不管地区的特性。

就在前两天,笔者发现,位于所在城市该区域内的某二手车电商平台的线下门店,倒闭了,人去楼空,只剩下破损的门店招牌和转让信息,破落已久的商铺也长时间找不到接盘者,但周边其他二手车门店们,却依旧好好的活着。

从2015年开始大踏步发展时,关于二手车电商有没有存在价值的讨论就始终没有消停过,6年之后再回头看看这些年二手车电商的发展轨迹,答案,似乎已经明朗。

二手车电商解决不了行业痛点问题

二手车电商有号称“吉祥三宝”的三大品牌,无论哪一个品牌,在启动之初都拿出了自己的口号,这些口号无一不针对二手车行业存在多年的痛点问题,甚至许多过去不了解二手车行业的人,都通过这些品牌在地铁、公交、小区等处狂轰滥炸的洗脑广告得知二手车存在的乱象,也就是说,二手车电商不是不知道行业痛点所在,并且都以解决痛点为己任,试图与消费者搭建信任桥梁。

比如“省去差价、享受底价”的口号,说的挺好听,但二手车哪来的底价?明眼人都知道,二手车行业价格不透明、定价无标准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只能说,因为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存在,才让二手车针对不同品牌、不同年限、不同车况有了一定的参考标准而已。

再比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明摆着将消费者对二手车贩子的反感拿出来当挡箭牌,从而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结果,自己却成了最大的中间商,收起服务费来也没见手软,理想中真正的C2C交易模式并没有被建立起来。

至于一些打着零首付买车口号的二手车电商品牌,更是在后期贷款手续中植入了太多的不可见条款,为此产生的纠纷更是不计其数。

原本认为二手车电商能够解决的行业问题,没有得到丝毫的改观,因此,这个作为二手车电商存在必要性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几乎不成立,所以,二手车电商是否有存在必要性的问题,才具有讨论的价值。

广告投入不可间断

即便是二手车,也属于大宗商品,不可能如同快消品一般,隔三差五的就需要购买,换句话说,一个阶段的广告投入,也只针对一波人,而需要持续保持流量,就必要着眼于下一阶段的用户,否则,就要面临着断流的危险,因此,砸重资金铺设广告以获取客户源,能否持续就成了问题所在。

但是现阶段,资本耐性在持续了四五年之后,已经疲软,毕竟大量投入的背后,却没有真正诞生一个有垄断潜力的二手车电商品牌,甚至于,几大头部品牌似乎已经提前看到了尽头,在2020年不断爆出降薪、裁员风波,资本捂紧了口袋之后,二手车电商就毕竟不断精简机构、压缩成本,甚至变卖自己的核心业务来获取生存空间,疯狂的烧钱模式之后该走哪条路才能生存?这是摆在所有二手车电商面前的重要问题。

传统二手车贩子又支棱起来了

2015年,当二手车电商以各种形式渗透进各级市场之后,二手车贩子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一是车源紧俏,争夺激烈,二是价格逐渐透明,利润被压缩,三是各大流量平台缩减了个体二手车贩子的流量窗口,四是口碑也始终得不到提升。

但是,在自媒体平台开放之后,二手车电商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已经开始提升,个人IP的成功打造更容易与当地消费者产生互动和信任感,就线下而言,广大消费者发现,各大二手车电商砸重金建立的线下店,相比个体二手车门店,并没有太多核心优势。

举个例子,无论冠名“放心店、严选店”,二手车检测始终让消费者不太放心,所谓多少多少的检测项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事故车、泡水车流入市场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很多“程式化”的检测,一辆电动车也写上了发动机变速箱无油液渗漏等检测结论,二手车行业是一个极度注重信任价值的行业,试问信任体系该如何建立?

所以,二手车电商发展至今,并没有拿出具备说服力的表现,来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简单来说,有没有二手车电商,都不影响二手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曾经寄希望于二手车电商的发展,能够快速建立一系列行业标准,包括二手车检测、评估、车源质量等等以解决二手车行业痛点问题,但事与愿违,更多的,是货不对板,实不如言,市场恶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二手车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万关注 | 7483作品
+ 关注
资深汽车评论员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