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吃五天牢饭,也能获得行车数据,特斯拉北美开放车辆数据查询

国内的特斯拉车展维权事件还没剧终,由此引出的行车数据问题得到广泛关注。


近日,特斯拉美国官网上线了EDR查询软件,供车主查询车辆的行驶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报告,不过实现这个功能需要额外购买线缆和USB-to-CAN适配器,一套完整的EDR查询套件官网售价为1200美元。目前这一服务仅在北美地区开放,国内的特斯拉用户暂时无法使用。


中国的消费者爬上车顶,拘留5天,并得到央媒发声后,傲慢的特斯拉才扔出了几张行车数据的表格,且只能看到有限的几个数据,而美国那边的消费者支付1200美元就能解锁黑匣子,看到更详细的车辆数据。如此差别对待中美两国的消费者,特斯拉怕是又要被国内网友锤一波了。


“失控”并非中国“特产”,在国外也时有事故发生



上海车展站车顶维权事件上热搜的前几天,美国就发生了一起特斯拉事故。当地时间4月17日晚,一辆Model S在休斯敦北部高速冲出路面,撞上一棵树并起火,造成车上两名男子死亡。两名死者在车内的位置也是比较迷,当地警局人士告诉媒体,“驾驶座上没有人。”大火被扑灭后,警察在车内找到2名乘客,其中一人坐在特斯拉的前排乘客座位上,另一人坐在后座上。“我们有证词称,二人是专门去测试无人驾驶功能的,还向朋友展示车是怎样自动驾驶的。”


马斯克随后在推特回复称,“目前恢复的数据显示,自动驾驶系统没有启动,而这辆车没有购买自动驾驶系统。而且,标准的自动驾驶功能要求有车道线才能启动,这条路没有车道线。”一边是以驾驶座不坐人的极端方式给朋友演示自动驾驶,一边是官方否认该车没有自动驾驶的功能,不禁要问,为何大部分特斯拉事故到最后都是双方各执一词呢?


除了上面这起较近的事故,特斯拉在全球范围也时有事故发生。有媒体统计过,2013年以来,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已发生数百起交通事故,累计造成175人死亡。而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统计显示,在美国范围内,特斯拉有200多起事故是由失控造成的,其中9起造成死亡,50起造成重伤。失控的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几点:突然加减速;踏板失灵;方向盘突然失灵;驾驶员未能及时接管车辆。


紧跟美国步伐?特斯拉将在国内上线数据平台


美国相关部门对汽车行业的严苛是有目共睹的,不少车企曾因为造假或车辆缺陷贡献过少则几亿美元、多则几百亿美元的罚款,像大众、丰田这样的跨头巨头进入美国市场也要夹起尾巴做人。我个人猜测,特斯拉如果不是美国本土车企,就按照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的腔调,特斯拉要么自己花数亿美元和消费者和解,要么被监管部门罚到底裤都不剩。

制图:上观

不过面对消费者接二连三的投诉和诉讼,美国政府再怎么护犊子也该给个交代,既然双方各执一词,那么公布EDR数据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消费者要费劲力气才能让特斯拉公布EDR数据,这显然不治本,会浪费很多程序资源,只有在消费端能直接读取,才是最合理便捷的方式,避免事后双方扯皮——可惜这个简单清晰的道理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实践。


关于特斯拉“数据霸权”的纷争,不止车展维权事件。此前有新闻报道,有部队大院禁止特斯拉进入,担心其车身四周的摄像头会拍下敏感信息,从事间谍活动。可能是早有布局,也可能是被这个新闻加速了推进过程,特斯拉将于6月底在上海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处理国内特斯拉汽车收集的数据,这一模式并不新鲜,苹果在中国贵州也建立了类似的数据中心,受国内相关部门的监管。


“在华建数据中心”是出于国家监管的需要,为日后的“中国数据自治”打下基础,这个和车展维权事件没有直接关系,而接下来说的则很有可能是此次维权事件带来的结果。


目前来看,个人想要获取特斯拉的行驶数据,需要通过公检法等政府部门的书面申请才能提供,随着多起疑似刹车失灵事件的曝光,公众对特斯拉藏着掖着的态度十分反感,因此,特斯拉将在国内开发一套车辆后台数据线上查询系统。从媒体得到的消息来看,特斯拉称该平台上线后,用户可以查询获取车机交互的数据,不过这一说话比较模糊,将提供哪些数据?以何种方式获得?收费还是免费?还无法得知,我们会继续关注。


消费者信任度大打折扣,特斯拉该如何自证或自救?



五一小长假期间,一辆特斯拉冲出道路,撞向了沿街店铺,微信群里纷纷转发这一现场图片,并配上类似“又刹不住了”的文案。这反应出一个现象,现在只要是特斯拉的事故,大家都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因为刹车失灵导致,哪怕其中可能确实有人为操作失误的原因。这样的刻板印象和口碑对一家汽车企业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目前网络上对刹车失灵事件呈三派声音,支持特斯拉的人认为那位女车主谎话连篇,支持女车主的人认为特斯拉的刹车肯定有问题,而第三派相对中立,认为就目前特斯拉公布的数据而言很难得出笃定的结论。所以,公布数据并非这起事件的终点,而是事件转向另一个方向的起点,无论是自证还是自救,特斯拉急需一个方案,现在看来,上线数据平台是一个办法,但是后续对用户采取一个怎样的开放策略,我们拭目以待。


写在最后


在车展维权事件之后,有媒体在网络上进行了主题为“看了这么多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报道后,你是否还考虑买特斯拉?”的投票。一共有1.2万人参与了投票,选择“不会,担心质量问题”的人数是选择“会,相信特斯拉的技术”的人数的1.7倍。


占地面积约 86 万㎡的上海超级工厂,从奠基到生产Model 3花了十个月时间;而从当初的同级标杆成为现今的“劣迹”品牌,特斯拉只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各位朋友,在上线数据平台之后,你还会选择购买特斯拉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930关注 | 2478作品
+ 关注
用汽车的视角勾搭一切。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