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批90后基本都毕业了,现在买车有哪些“坑”?

你是什么时候拥有属于自己的车的?

K哥是大学毕业之后,作为正式踏足社会的礼物,K哥对自己很是慷慨。


118年前,有个叫亨利·福特(HenryFord,1863.7.30-1947.4.8)的男人成立了一间以其姓氏命名的汽车公司。


5年之后,福特T型车问世,又过了5年,这车开始改变世界。

因为亨利·福特开拓性地将“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引入汽车制造业,极大地压缩了车辆的生产周期和制造成本。


于是在福特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三个5年,福特T型车占据了当年美国汽车保有量的一半。

这就是“汽车第一次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故事。


我们能如此轻易地拥有属于自己的车,除了感谢父母、感谢国家,一定程度上也要感谢这个叫亨利·福特的男人,懂得感恩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时光荏苒,这个月,我们迎来了最后一批90后基本都毕业了的消息,有条件的大多也像K哥一样,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


那么,近期买车是好时候么?要不要等国庆、等年底?买车的时候要小心哪些“坑”?怎么才能不买贵?

今天就是要给大家聊聊这些,毕竟K哥亲自参与购买的新车、二手车加起来也有两位数,多多少少也总结了一些浅见供大家参考。

Q1:第一次买车有哪些“坑”?

第一次买车最坑的不是买贵了而是买错了。

除非你是像K哥这样从小家里就有不同的车,并且在买车之前就积累了一定的驾驶经验和用车经历,对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都相对比较了理解,又或者你的的经济条件已经去到换车换鞋一样简单的地步。


不然你还是得注意一下,不要被车企和经销商的宣传信息误导,比如参数,比如优惠。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特别在意尺寸,哇,长出50mm不得了啊!

这长出的50mm放在你自己身上那确实不得了。

但对于车来说,同一个级别,有的尺寸小的车却能给你提供更大的后排空间,有的后排空间更大的车坐姿却非常难受。


就拿中低配车型一般都不会配备腰部支撑调节功能的座椅来说,有的车就是能够给到你腰部的支撑感,让你长时间驾驶不容易疲劳。

有的车能够在此基础上让你的背部也有很好的贴合度,让你意识到座椅的舒适性和它能有多少项调节功能并非息息相关。


当然也有以“座椅舒适”为宣传标语的车,换代之后一下子就成了K哥觉得座椅偏不舒适的车,前排和后排坐垫都偏短。


甚至还有一些以“运动”标榜的车,换代之后给出了拉垮的座椅,整体软趴趴,腰部本应该提供支撑的部分直接塌进去,让你坐15分钟就腰酸。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特别在意动力,同一个级别,有的标称最大马力大的车实测0-100km/h加速反而慢。

也有0-100km/h加速快的车,开起来动力响应并不符合你的心理预期,就是你不同幅度与速率的加速踏板输入指令,不能在第一时间反映到车辆的行驶状态上。

至于官方的工信部综合油耗,目前它甚至都不是在车辆行驶的时候测出来的。


另外就是关于“优惠”,试问标价25万优惠5万和标价22万优惠2万对你这个花钱的人来说有什么区别?你都要花20万。

你需要的不是“优惠”,而是如何通过砍价得到的“实惠”。

那究竟通过砍价得到真正的实惠呢?我们暂且先按下不表。


说回标价的问题,标价仅仅是标价。

我国作为全球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整车销售市场环境已经非常成熟了,是什么车就值什么价,这是数以亿计的消费者“用脚投票”做出的决定。

所以,在你暂时对车型和用车需求都没有深度了解的情况下,稳妥起见,优先考虑销量靠前的车型。


至少是该级别销量排行榜前10范围的车型,这选择余地已经非常大了。

然后亲自试驾至少两、三款不同的车型,稍微横向对比,你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同时,你会渐渐发现自己之前并不重视的用车需求变得越发重要。

K哥见过一开始想要省油的朋友选了动力好的车,一开始想要操控的朋友选了悬挂舒适的车,一开始只打算买低配的朋友试驾了高配车型后爱不释手。

Q2:怎么买车最便宜(新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有另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买车最便宜?

用汽车销售的话说“现在买,最合适,早买早享受”。


因为车辆的成交价取决于供需,同一时期不同经销商的优惠程度与车源充沛程度不尽相同,不同月份之间的价格也会存在波动,并且市场不存在底价。

如果你是像绝大多数人那样选择了销量不错但却并没有供不应求的车,那么在年中、季度末还有月底的时候会有一定优势。

因为这些时间节点刚好是厂家核算业绩以便向经销商发放返利的时候。


至于年底,状况就比较复杂了。

年底所有人都想买车,加上很可能一些热销的品牌已经提前完成了既定的年度销售任务,所以怎么能买得便宜?

      

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买,你最终获得的都只能算是一个“近期没有买贵了”的价格。

P.s.本文所述观点不适用于各大厂家直营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它们不同门店之间的价格以及销售话术都非常统一。


说回正题,砍价。

砍价的原因在于市场的不透明,过程不外乎买卖双方一个报高一个报低,双方在交互中携手迈向中间值。

通常,销售人员比你更了解行情,并且已经和成百上千个像你一样买车的人进行过深入交流。


所以他/她应该知道你所高报的别家店优惠是假的,并且会用各种理由让你充分感觉到价格申请的难度,通过多次、逐渐地降低报价,消磨你对价格的期望值。

“这个价格真的不行,你再加2000,我就去找领导申请,好,身份证给我一下。。。”

“先生您好,这个是我们的销售经理”  

“不好意思,他新来的价格算错了,这个价做不了。。。(此处省略3000字)”

“好吧,既然价格是我们自己的人报的,那我必须帮您争取,您先给个1000意向金,我上去找店总申请,小李,你这台车提成取消。”

其实很多时候前来参与谈判的领导,不过是销售来找装样子的其它同事,而那个真正去找领导申请价格的销售多半只是汇报情况,走走过场。


这算是一项用时间换钱的运动,为什么要花这个时间?

因为即使是花一整个下午换来500块,也怕是你上班时薪的许多倍吧?


接下来聊聊具体的执行。

时间允许的话请至少亲自前往3家不同的经销商了解价格。

基本上,每次销售人员报出的第3口价格就是一个值得作为参考的价格。


过程中你会见证很多单纯为了制造热销氛围的“活动”,包括但不仅限于每个假期和每个周末,别在意,这些都只是销售手段。

事实上,当你在不了解行情的时候,走进去第一间店,会有些不知所措,并且当对方得知这是你去过的第一家店的时候,对你的购买意向也会存疑。


信任值那么低,怎么跟你交底?有套路。

首先直白地让销售员了解你的购车意向,车型明确,合适就定,并宣称你就住在这附近,价格差不多一定就近买。

等对方会列个价格,你就表示“不满意”。

原因么,可以上网查查“车主成交价”,报一个比你看到最低的再低点的价格。


这价格即便能谈成,也先不买着,这样你最起码心里就有个临时的价格标准,之后再去第2、第3家店的时候就顺利多了。

不想那么闹心,也有捷径,关键字“二级经销商”。


总之,不要执着于优惠,因为报价里还有各种苛捐杂费;不要过度关心赠品,能送你的都不值钱。

明确一点,你能谈成的价格,一定都还有利润空间。

所以,差不多得了,K哥帮大家总结了3句话,适用性非常广:

“我去其他店看过”

“如果价格满意就订下来”

“呃,我觉得还是贵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祝大家早日买到自己喜欢的车。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买车/提车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3万关注 | 2864作品
+ 关注
这里有关于车的一切!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