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车比新车还要优秀的驾乘体验,肯定能勾起你的共鸣!

前几天一篇盘点中国史上最佳驾驶乐趣车型的文章,勾起了很多人对老车的回忆和热议。挺有意思,所以今天继续,讲讲老车。

那些落后但很美好的汽车体验——这个话题时不时都会飘过我的脑海。尤其当我试驾一些新车,发现因为种种原因,有一些体验有所退步的时候,就会怀念起老车上的美好。

所以,这是一篇“念旧”的文章。我会和大家数几个老车上的好感受,看看谁会有共鸣。

一、GL8的静音和行驶品质,尤其是老款GL8。

任何坐过、拥有过老款GL8的人应该都会同意,那是神州大地上能坐到的最舒服的车(此处有“之一”)。老GL8最出色的是静音,坐在后两排,加速听不到发动机轰鸣,跑高速听不到扰人的路噪和风噪。而且即便是里程数很高的GL8(例如各大租车公司的),乘坐品质也不会有明显落差。不知为何,第二代的GL8第三排舒适度有所下降,好在最新推出的第三代GL8,又重拾了显著的舒适性。

对应:丰田埃尔法。别以为近百万的丰田埃尔法在行驶品质上能完爆GL8。实际上埃尔法只是座椅设计得舒服,走日常和高速的滤震、静音,主观感受还不如老GL8安静和平稳。我不禁要问:怎么隔音就越来越难了呢?是不是隔音物料一夜间都成了稀缺资源?

二、老日产V6发动机的丝般顺滑。

日产的VQ6发动机是业界神话,最早出现在2000年初的丰度(Cefiro)2.0和3.0上。后来国产的一、二代天籁也用了2.5L VQ6系列发动机。这个系列发动机最厉害的是超级平顺、平稳和安静,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上述车型无论哪一款,当它从你身边慢速开过的时候,你往往是听不见发动机声音的。V6天然是比直4要安静平顺,而日产的V6又是平顺中的极致。

对应:新一代天籁已经放弃V6,改用直列四缸。为什么?因为6缸再怎么精密,也是比4缸费油的,成本造价也高。KPI迫使6缸机在2.5L以下排量的领域绝迹。还想要找这感觉,目前在售的皇冠和锐志2.5 V6是末班车。

三、老大众车系跑高速时,超级稳定的方向感。

2000年前后国产的那一批大众新车,奠定了德系车“高速稳”的口碑。包括帕萨特B5、宝来、奥迪A6,都能给人超级稳定的高速方向控制。宝来和帕萨特B5的方向盘特性是越高速越沉,沉得你要用很大力才掰得动它,于是在高速上车子给人的感觉就是自己在死死地走直线,很让人心安。第一代国产A6L(C5)的随速改变助力系统更是精良,从高速收费站驶出时,你能清晰感觉到方向盘从轻变重的精细变化,越高速就越沉,非常美妙。

对应:随着电子助力系统的普及,以上描述的高速转向“手感”有很大变化。新的奥迪高速还是很稳的,但中低速下已经没有高级的手感。大众的新一代电子助力做到了轻盈,但高速已经无法不再有那种死沉死沉的安定感。最差的是大众上一代PQ34、PQ46两个平台的转向,轻而且虚,高速直行已经对不起“德系车就是稳”的口碑(只是很多消费者不知道差别,心理上还是觉得自己的车很稳)。

四、小排量车可以很活泼,别跟我说什么排放!

2000年初那阵子,合资品牌布局入门小车市场,引入了一批优秀的国际化车型和发动机。当时的小排量发动机动力是很好的。比如天津一汽的威姿1.3,中低扭矩非常出色,油门响应灵敏。起亚出了一台1.6L、一百匹马力的千里马;福特第一代嘉年华1.6,加速堪称“拳拳到肉”。那批车开起来都很有乐趣,而且油耗、排放再怎么高,也高不到哪儿去。

对应:2005年之后,排放法规越来越严,人们对油耗也越来越看重。小车都背负了节能减排的使命,好像身为小车,不努力压榨油耗就愧对祖宗似的。动力和油耗(还有看不见的排放)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后来新出的小排量发动机动力输出、油门响应性普遍差了很多,小排量逐步成了“肉”的代名词。

五、底盘这东西,不是本来就该扎实的么?

老一代的车,不论是什么车,底盘都是挺厚实的。比如我小时候我爸单位那台开了20多万公里的三菱帕杰罗,走过坑洼,底盘总是能给人惊喜。20年前的轿车,无论是美系日系还是德系(甚至俄系),底盘也都有厚重感,比如老皇冠、老福特金牛座、老奥迪100……别小看这种厚实感,实际上在当时中国普遍铺装不佳的道路上,它会在你行车过程每几秒钟就“蹦”出来一次,柔软厚实的质感,是最能给人优良体验印象的环节。

对应:新一代车型都讲求轻量化,用大梁底盘的越来越少,就算是整体式底盘,也有越来越多的车为求轻量化,节约了不少减震缓冲的“冗余”设计。结果就是,在铺装良好的路面上,这些新车灵活、平顺、路感强;但在坏路上,就变得单薄、颠簸、松散,让人皱眉头。

六、老车的“金鱼缸”视野一去不复返

90年代的车型,无论国别和品类,都有一个共性——车柱纤细,视野通透、开扬。如果再倒退到50、60年代,那时的车就更通透了,A柱往往只有一根手指粗细,坐在车内任何位置,都可以享受环绕宽屏无敌视野。

60年代和21世纪的旅行车,从“金鱼缸”变成了“铁笼子”。 60年代和21世纪的旅行车,从“金鱼缸”变成了“铁笼子”。

对应:随着人们对被动安全保护的日益关注,车柱成了在碰撞、翻车时的保命设施。2008年美国官方推出车顶承压测试后,全球新车的车柱有恃无恐地加粗。如今,比手臂还粗的A柱、比腰还粗的C柱,都不少见。粗壮的车柱可以在碰撞、翻车时提供保护,但它们牺牲了视野,不但降低了乘坐的愉悦感,还直接影响了开车的主动安全性。要想车柱回到几十年前的“苗条身材”只能寄望于两件事:一是出现颠覆性的高强度材料;二是自动驾驶的普及(杜绝了撞车,也就不需要被动安全设计了)。

以上是一个念旧的老人唠叨的一堆老事,可有勾起一点点共鸣?大家又还有什么补充?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yypcar)来告诉我。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3.1万关注 | 6223作品
+ 关注
汽车KOL平台,资深车评人YYP颜宇鹏、袁启聪、曾颖卓共同出品内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89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