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10年来之最!自主品牌占据8月厂商榜单半壁江山,终于硬气一回

由于芯片短缺的影响,汽车市场哀鸿遍野,各大车企销量下滑已成常态。于合资品牌而言,饱受缺芯之痛;于自主品牌而言,反倒是一个“大反攻”的契机。

从近日乘联会公布的8月最新的厂商销量数据来看。有一组数据非常亮眼,在榜单TOP15中,包括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奇瑞、上汽乘用车7家自主头部车企入榜,几近半壁江山。当然,这也是近10年来自主品牌入榜厂商数最多的一次。

另外从市占率来看,7家企业市占率为29.8%,较上月提升了1.6个百分点,市场声望进一步增强。不难看出,随着芯片的短缺,刚需用户已经逐步从合资转为自主,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国内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认可度提高。

从自主品牌具体销量数据来看,诸如长安、吉利、长城一线自主品牌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毕竟这些车企的体量都较为庞大,零部件短缺对于它们而言影响也要更大一些,所以针对这些车企笔者就不展开论述,重点来聊聊那些“逆势增长”的车企,比如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奇瑞以及上汽乘用车。

比亚迪:无芯片短缺烦恼,DM-i技术功不可没

先来说说比亚迪,它应该算得上自主品牌增速最快的车企,同时也是整个厂商榜单最亮眼的车企。凭借着8月销量66622辆,同比增长88.1%,不仅一举超越了长城,甚至紧追排在第二位的长安,跻身自主品牌一线阵营。

比亚迪的“华丽转变”,一方面是因为芯片自产自销,根本不受外界芯片短缺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别人没有车可卖,但比亚迪有;而另一方面,主要还是技术驱动销量,得益于DM-i技术的加持,使得旗下车型拥有无里程焦虑、可以上绿牌、油耗低的优势,解决了消费者到底是选择燃油车还是电动车的难题,再加上价格还算合理,所以诸如 秦PLUS DM-i、宋PLUS DM-i等车型纷纷跻身各自细分市场的榜单前列。可以预知的是,芯片短缺问题尚未解决之前,比亚迪的增势还会越来越猛。

 上汽通用五菱:电动车弥补燃油车,发展的背后存有隐忧

再来看看上汽通用五菱,一改此前下滑的态势,8月取得了同比7.7%的增长率至70220辆。明眼人都知道,旗下宏光、宝骏燃油系列销量下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旗下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却屡创新高,8月销量达到32847辆,瞬间将燃油车丢失的份额弥补回来,也为上汽通用挣钱下了不少双积分。

不过其发展的背后也不是没有隐忧。五菱宏光MINI EV的热销除了本身产品力相对不错以外,更重要的还是政策的支持,此前“五菱宏光MINI EV将不能免费申请上海新能源牌照”事件吵得沸沸扬扬,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也侧面反映出政策是悬在其头上的一把刀。再加上微型电动车本身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是缺乏足够保障,未来是否会受政策进一步影响不得而知。

此外,随着五菱宏光MINI EV的热销,竞争对手们正加速出现,比如QQ冰淇淋、朋克多多以及雷丁芒果等等。面临众多新的挑战,上汽通用五菱最终能否守住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地位值得关注。

奇瑞汽车:终于“开窍”,懂得变通的“技术宅”更可怕

虽然奇瑞在国内的口碑还不错,但是一直给人不会营销的刻板印象,光有一身技术储备,然而却迟迟未能挺近自主品牌一线阵营。不过从近几个月的销量可以发现,奇瑞似乎一下子懂得变通了。在普遍销量下滑的大环境之下,奇瑞8月仍旧取得了2.5%的增长至45478辆。

以前奇瑞销量总是提不上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品牌太多、管理太乱、而且自家车型相互搏杀。好在是奇瑞终于开窍了,摒除了之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思维,开始主动进行明星车型的打造,比如瑞虎8系列就有多款车型可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表现还算不错。

另外在新能源领域,奇瑞小蚂蚁也是稳居新能源小车销量前列,而且还推出了QQ冰淇淋系列车型,采用的是介乎于4S店销售和厂家直营之间的iCar生态模式。很难想象,奇瑞在宣传、销售上如此灵活多变,可以预见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还会迎来一波销量爆发。

 上汽乘用车:海外销量出色,国内还需加把力

最后再来说说上汽乘用车,8月份销量42504辆,同比增长6.1%,是为数不多保持增长的车企。当然,它最惊艳的还是其海外的销量,8月份出口了2.6万辆,同比劲增了158%,甚至比国内销量还要高。

虽然上汽乘用车旗下品牌众多,包括荣威、MG、大通、R汽车、智己汽车等多个品牌,但是除了荣威RX5系列销量勉强还算不错以外,始终缺少月销2万+的“大单品”,所以在国内的竞争力没有那么足了。

 但好在旗下MG和大通品牌在海外的销量还算不错,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都保持不错的市场表现,算是名副其实的出海成功。但是在国内,上汽乘用车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打造出更多的明星单品才行。

写在最后

面对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之下,从各自品牌的销量表现来看,合资品牌在应对处置能力方面显然不如自主品牌。而随着越来越多自主面孔进入榜单,于消费者而言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优质的产品,于合资品牌来说也是对其施加了不少压力。

当然,自主品牌也并非是可以放松神经的时候,在产业链尚未恢复正轨之前,需要妥善协调并管理好自身的上下游供应链,确保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环节都能正常运行。只有如此,反攻的号角才会持久下去。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4万关注 | 4403作品
+ 关注
为车市带来一点热量!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