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都不爆炸不起火,长城大禹电池是如何做到的

安全性和续航里程是国内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时关注最多的话题,尤其是安全问题。

就拿三元锂电池来说,如果过度的追求高能量密度,虽然缓解了里程焦虑,但是可能随之而来的自燃隐患,却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在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广汽埃安推出弹匣电池之后,长城汽车的大禹电池技术也来了,意图解决消费者的这个“痛点”问题。

9月24日,长城汽车在北京举办发布会,首次展示了其动力电池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大禹电池。其拥有数十项核心技术专利,更关键的一点是,如果电池包出现热失控,大禹电池可以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为什么叫大禹电池?

之所以叫“大禹电池”,寓意实际上很明显:就是为了彰显大禹治水成功的关键——疏导(大禹的父亲也曾治水,但以失败告终,大禹接班后,将父亲的“围堵”改为“疏导”,这才获得成功)。与此同时,这也展现出了大禹电池在处理电池热失控上的核心逻辑。

如何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事实上,电池热失控一直是引发电动车起火自燃的主要原因。通常在发生碰撞情况下,电池容易出现热失控形成高温,进而蔓延到周围其它电芯而带来连锁反应。

主流的电池安全方案是通过:堆砌隔热材料防止电芯之间的热量传递,而大禹电池效仿了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理念:将气火流按照设计通道安全疏导出电池包外,保证了电池包的安全。

其中的技术手段主要包含了热源隔断、双向换流、热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温绝缘、自动灭火、正压阻氧、智能冷却八个方面,来疏通电池失控的热量。

具体而言,如果大禹电池发生热失控,电芯间的双层复合材料能够隔离热源,并抑制电芯膨胀,防止内部出现热蔓延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火流,则会通过换流通道流动和分配,避免再次引燃。即便热失控的情况非常严重,爆炸无法避免,通过分流、导流、换流,火源也会被引导至灭火通道并被安全排出。并且,在排爆出口还设置了灭火和阻氧机构,既能快速抑制火焰,也能防止二次燃烧。

除此之外,当电池管理系统识别到热失控时,通过BMS和云端双重监控,能够快速开启车辆的冷却系统,抑制热扩散。

大禹电池实际效果如何?

根据长城汽车官方实验结果表明,大禹电池在连续三次多个电芯聚集发生热失控时,监测部位最高温度已达1037℃,电池包内气压最高16Kpa,然而经过一系列的热失控疏解,尾部排出的烟雾最高温度仅为100℃,电池包没有明火和爆燃现象发生。

也就是说,大禹电池在温度最高达1037℃、瞬间最高气压达到16kPa时,依然没有起火和爆炸。平心而论,这个结果还是能够令人满意的。

此外,大禹电池和比亚迪刀片电池、广汽弹匣电池有一个明显差异——它可以兼容不同正极材料配比,如三元811电池,6系/5系电池,甚至不同材料的磷酸铁锂电池等。所以,它可以满足长城汽车几乎所有的电动车型布局。

另外有一点,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就是:长城汽车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免费开放了大禹电池技术的数十项专利。也就是说,其它车企也可以享受大禹电池技术的研发成果,这个是一个车企很有担当的表现。

文丨秦老师

图丨官方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2.3万关注 | 1.8万作品
+ 关注
汽车媒体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