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这次真的行了?


新能源汽车已经走出襁褓期


2021进入第四季度,行业的热门话题还剩两个,其一是缺芯,其二就是新能源车企销量节节攀升。


小长假第一天,新势力9月战报纷纷出炉,蔚来小鹏双双破万,理想、哪吒、零跑等交付数据也相当好看。


不仅如此,比亚迪9月销量达到70022台,特斯拉的具体数据未出,但官方公布其前三季度已经在全球卖出超过62万台车——已经远超去年全年成绩。




中汽协8月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8月销量达到32.1万辆,单月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1.8倍,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已提升至17.8%,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更是接近20%。




今年1-8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已达179.9万辆(180万辆的销量是今年年初业内为新能源车制定的全年销量目标)。


按照这个趋势,我国有望提前实现2025年新能源车20%市场份额的规划目标。


2020年是新能源补贴退坡之年,在此之前新能源汽车骗补的声音还不绝于耳,而如今2021年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元年。


仿佛一夜之间,新能源汽车突然就行了?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01
把技术交给企业
把选择还给市场


提起新能源第一个关键词就是补贴,新能源汽车一直被认为是政策市场,依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发展。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2021年新能源补贴近376亿元,这其中很多是针对2017-2019年车辆的补贴,据估算,这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周期的整个补贴额度可能接近3000个亿。




汽车是一个高度工程化的行业,新技术产品需要大量市场验证去突破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水平。


这就意味着要将不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显然真正的市场是不会为此买单的,因此在初期,很容易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死循环。


政府补贴解决了这个“宇宙第一原动力”的问题:企业做研发,市场来试用,政府来买单,这个设想很好。


但补贴似乎不仅仅只想启动第一下,而是实实在在的深入到研发端与市场端。


补贴重点关注2个参数,一个是行驶里程,一个就是整车的能量密度。


于是除了个别头铁的玩家(比如 理想one),整个行业都在面向补贴造车,骗补的产品也就是这个时候出来的。




这些车哪里去了?大多都通过B端进了网约车渠道,这个后面讨论。


随着补贴的退坡,以及双积分政策的推出,企业真正开始面向市场需求造车,一些“门外汉”互联网造车企业反而做的更好。


所以高端市场这块,蔚小理的努力初见成效,品牌影响力逐步提高,开始抢BBA的高端市场。


另一端可以看得见的市场需求是大量低速电动车。过去,这个市场一头是对不规范产品的打压,一头是人民群众旺盛的需求。


那么为什么不造一款性比价像低速电动车,而又满足乘用车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呢?这就是五菱宏光MiniEV的思路:人民需要什么我就造什么。




这款按照“60分逻辑”打造的微型车成为2021年的现象级产品。


不卖理想,不靠补贴,走群众路线,货真价实的满足“人民群众”的代步需求,在原材料涨价、芯片极缺的大背景下完成了单月破四万销量奇迹。




把技术交给企业,把选择交给市场,大家各自玩各自擅长的业务,补贴完成了历史使命,整个行业也就开启了良性循环。


但现在看整个行业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充电与里程焦虑的问题,电池的回收问题,自主芯片及操作系统的问题等等,这每个环节都将制约着看起来美好,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健壮的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02
网约车共享化未实现
却推动了电动化普及


除了车型产品不断丰富,电动车的普及还离不开网约车的强大推动作用。


前面提到政府可以为新产品买单,但买完后也需要有个渠道渗透到市场中,让用户体验到新能源汽车的优势,这个渠道就是网约车。




网约车是最能体现新能源车成本优势的。


以滴滴网约车,每天大约行驶300公里,一年大约行驶10万公里,普通燃油车每公里的成大约为5毛钱,而新能源车大约为1毛钱,混动车辆大约为2-3毛,加上保养的差异,一辆纯电网约车每年大概节省五万多元成本。




经济实惠是网约车司机愿意使用新能源车的最核心动力,因此被迅速接受,这就为车企提升产品质量争取了时间。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也逐步被市场所认可:加速快,驾驶简单,保养省心。


时间倒退五年,新四化的概念刚刚兴起,人们都在期盼那个电动化、智能化、自动化和共享化的未来新世界。


但如今,前三化的进程中,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进度不如预期,“共享化”道路走得举步维艰。


03
新能源汽车不是旧瓶装新酒


如果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只是把燃油驱动系统换成三电系统,那么新能源汽车也就不新了。


对于市场和用户来讲,换个电池似乎没有太大吸引力。


如今大家似乎都认可,智能化、网联化才是这一轮变革的第一驱动力,而智能化与网联化首先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定义,也就是这两年流行的“软件定义汽车”。




软件定义汽车,换个说法就是站在用户的视角,以用户场景为出发点,应用AI、互联网等技术与手段,提高车辆智能化水平满足用户场景化出行的需求,也可以说是一次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


汽车的设计的内在逻辑变了,都在说传统汽车企业很危险,有点像当年的柯达跟诺基亚,不是不想转型,体量太大转不动。


以大众的ID系列为例,虽然是全新的独立团队,全新的架构设计,全新品牌理念,但看车型外观仍然是明显的燃油车痕迹。




站在这个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仍然有很长的路要求,谁来取代大众、丰田的地位,可能不像苹果当年那么简单。


造车新势力的成功,一定不是“旧瓶装新酒”,都带着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理解,以互联网的思维面向用户造车。


从蔚来汽车的组织架构就可以看出与传统的车企不一样,以客户为中心与软件定义汽车在组织架构中有明确的展现。




通过这套组织架构所传达出来的产品理念与客户理念就非常清晰。


产品一定是智能化的产品,要体现数字化的理念,销售端以用户为导向,比如完全取消了4S店的模式,车企直接对接用户。这是对于传统的颠覆,一定是新的瓶子,然后才能有新酒。


同时,新瓶装新酒不意味着这是饮料,仍然是酒。


汽车的安全法规与质量控制不能缺乏,新势力的智能化目前的舆论焦点都集中在了安全方面,比如特斯拉的刹车,蔚来汽车在长安街OTA。


互联网思维可以让产品有质的飞跃,但不能飞跃出了门类,仍然在某些方面要遵循汽车行业几百年形成的底线法则。


新势力既有发扬,又有传承,才能蜕变。


写在最后


1. 新能源汽车已经走出了襁褓期,迎来了快速增长期,未来几年这个增长势头不会变化。


2. 新能源车第二波洗牌也将会到来,上次洗的是造车新势力,这次可能新势力老势力一起洗。


3.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仍然是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智能化的成功是新能源汽车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理想ONE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069关注 | 719作品
+ 关注
硬核/有趣,专业/热情的汽车科技自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