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还能开车出门吗?这几个雪地驾驶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最近,一场特大暴雪席卷了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着实给许多人来了个猝不及防。


以辽宁省为例,在短短的3天之内,62个气象站观测到的平均降雪量为41毫米,有部分市区的平均积雪深度甚至达到了53厘米,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这种几乎半人深的大雪别说家用车了,就算是硬派越野,也得配上专业的雪地胎和防滑链,才能勉强开得动。想出门,基本只能靠两条腿。

为了安全起见,有不少城市直接把暴雪预警提高到了I级。景区关门、娱乐场所关停、学校停课,各单位也开始组织人手,进行24小时除雪作业。

(图源:中国气象报)

前几天,北京也下了一场积雪深度超过10cm的大雪。

在雪后的某天早晨、社长走过一段结冰的人行道时,旁边的家长对小朋友说“别走上面,全是冰肯定滑”。

话音还未落,社长就脚下一滑,摔了个结结实实的屁股蹲儿。

“你看,跟你说不让走了吧”。于是,社长就这样被当成了反面典型。

社长上一次被当成反面典型,还是在下雪当天。

社长不顾劝阻,铲掉了车头上的雪之后,毅然决然地把车子开上了路,想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雪天开车到底有多危险。

然后果不其然,即使是小心小心再小心,还是发生了意外。

那么,对于普通家用车来说,雪地驾驶到底有多艰难?

我们怎么做,才能提高雪地驾驶的安全性?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01. 为什么雪天爬不上坡?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汽车的原理。不想看理论想直接看答案的,请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本质上,汽车能够前进,靠的是地面和轮胎之间的摩擦力,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抓地力。

没错,这是一个物理问题。

不过,这似乎有些反常识:汽车能前进,靠的难道不是汽车的电机/发动机吗?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还得把牛顿老爷子搬出来。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想要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需要受到一个外力作用。

就好比坐在旋转椅上、双脚离地的你,即使奋力扭动身体也无法让它迅速旋转起来。

要么找个仇人使劲儿转你,要么自己用脚蹬地,才能享受到天旋地转的快乐。

汽车能够跑起来的原理也和你用脚蹬地一样,都需要利用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对汽车来说,电机/发动机输出的力矩会带动驱动轮旋转,驱动轮相对于地面就会产生向后的运动趋势,路面也就对驱动轮产生了向前的静摩擦力。

有了这个向前的静摩擦力,驱动轮才能在转动的同时产生向前的位移,才能推动车辆前进。

相信有不少好奇宝宝会感到奇怪:为什么静摩擦力会“变成”推动车辆前进的动力?

这是因为力是相互的,轮胎在把地面向后挤的同时,地面也在向前推轮胎。所以这个摩擦力才会被形象地称为抓地力。

而轮胎抓地力的大小,最终会决定电机/发动机的动力中到底有多少,能被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如果抓地力太小了,轮胎就会打滑空转,失去了抓地力的车辆也就没办法继续向前走。就像下面这样:


这是因为从柏油路面变成了冰雪路面,路面的摩擦系数会从0.7-1急剧下降到0.15-0.2,低温下轮胎也有了一些变性,再也没办法像夏天一样牢牢地抓住地面了。

这也就是说在雪地里开车,假如你的车有200匹马力,但真正能输出到轮胎上的动力很可能只剩下20匹!

油门越大,轮胎打滑就越快,就越开不动。

所以老司机才会说雪地驾驶要缓给油,是真的有道理。

但!雪天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即使是缓给油、维持住这个抓地力,也一样会有过不去的路!

我们还得把牛顿老爷子请出来。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轮胎抓地力必须要大于阻碍车辆前进的阻力,才能产生加速度。

而这个阻力,由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和加速阻力这四部分组成。

当前进的阻力大于轮胎抓地力极限的时候,就会发生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

踩少了吧,车子上不去;踩多了吧,又开始打滑,更上不去。

这次雪天有好多车在上桥的时候既不上去、也下不来,就是这种情况。

那,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在雪天不能开车出门了吗?

02. 雪天必备的驾驶技巧

在了解汽车能跑起来的原因,是由于轮胎抓地力大于汽车的前进阻力之后,我们一切的雪地驾驶技巧就都要向三个大方向靠拢。

第一个大方向,是避免进入轮胎抓地力小于前进阻力的路面。

在刚开出车位的时候,旁边肯定是厚厚的一层雪。雪在不断压实的过程中,轮胎抓地力还是很强的,这时基本不用担心。

但比较危险的是马路上已经被车辙推开的雪,这种冰雪混合物的密度和硬度都要比松软的雪高很多,阻力也会大很多。


面对这种路面,必须要带一点油门维持住速度才行。这是因为在车轮经过的时候如果不能顺利推开/压紧冰雪混合物,就会卡在那里无法前进。

万一停住了,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往后倒一段距离,借着向前的速度冲一把。

但这种方式还是要赌后车会不会跟着你停下来,不然就是一起追尾事故。

所以最保险的方式还是避开冰雪混合物,顺着别人的车辙走。这种水+泥的湿滑路面虽然抓地力也不强,但比起冰雪路面来说可是要强太多了。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爬!雪!坡!

哪怕多等个几个红绿灯,也比在上坡时前车一脚刹车、你也跟一脚刹车,大家一起停在半坡起步起不来要强。

如果像进出小区、地库之类的地方没办法、必须要上,也要带着油门往上冲,一次性冲到坡顶。

下坡的时候也要提前,最好用动能回收/手动降挡,用动力系统的阻力来降速。

减速带,也是这么个“冲冲冲”的通过方式。

(没能一次性冲上去,就只能看看有没有活雷锋来帮忙推车了)

社长这次就是在冲出小区的时候发现前面有一辆车挡住了去路,赶紧刹车。结果被卡在坡上动弹不得,最后还是借来了大铁锹和扫把,才成功脱了困。

前后耽误半个小时不说,还被不少人围观,当成了反面典型。

第二个大方向,是尽可能地利用上轮胎的抓地力,但还不能突破这个抓地力的极限。

在雪地里驾驶,最重要的就是缓给油、缓刹车、缓打方向,而且不要一边打方向一边给油/刹车,抓地力不够了就很容易漂起来。


社长这次就是,出门稍微踩多一点就会甩起来,方向盘就和不听使唤一样,非常危险。好在只要收了油门/刹车,车辆又会很快恢复正常。

如果速度太快还直接一脚重刹,轮胎从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辆按照之前的运动轨迹,也就是惯性往前狂奔了。

在这种情况下,ABS系统会开始工作。

在冰雪路面,它最大的作用可不是缩短刹车距离,而是要在刹车力度合适的同时,保证车辆有稳定可控的转向能力。


所以许多老司机说的冰雪路面ABS不如点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同样是对的。它其实是以放弃转向能力为代价,来最大程度地缩短直线刹车距离的一种方式。

在冰雪路面一脚能够触发ABS的急刹会导致轮胎在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之间不断切换,路上的小冰碴会被不断往前推,最终叠成一座减速带一样的小山包,反而更不容易刹停。

但如果是薄雪的湿滑路面,就应该选择一脚急刹了,让ABS来解决问题。

但更恐怖的,是所谓的“黑冰路面”。

黑冰是路面上刚刚融化的水因为极低的温度结成的一层薄冰,因透明而和柏油路面的黑色相近,几乎很难被看到。

如果车轮在变道、超车的时候踩上黑冰,非常容易突然打滑失控。

真的面临这种情况,如果没有经过正规的冰雪驾驶培训,也不会救车,千万不要急打方向或者一脚急刹。盲目突破轮胎抓地力,只会更加危险。

对此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缓踩刹车、缓打方向,等待车辆自己恢复车身姿态。

总之,尽量降速行驶、不要超车,就能尽可能避免黑冰路面造成的车辆失控。

而最后一个大方向,是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和路况,防患于未然,也就是所谓的防御型驾驶。


最主要的,就是拉开车距。这个车距不只是和前车,还有后车。

就比如后面来了一台很快的车,在抓地力足够、两边也没有其他车辆的情况下,打打方向稍微避让一下,与人方便就是自己方便。也避免它刹不住,和你来个亲密接触。

后车贴得很近,也是这么个操作方式。在保证自己不会陷车的同时,给后车放过去也无妨。

另外,就是一定要远离路面上的那些后驱车。

(没错,这就是赤裸裸的歧视)

相比于前驱车,后驱车的前后配重比更偏向于50:50,因此后驱车的后轴要比前驱车的前轴更轻,后轮的抓地力就会更差。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上坡的时候。那些在坡道上艰难求生的,大概率都是宝马、凯迪拉克这样的后驱车。

而且由于后驱车的驱动轮在后,转向轮在前,一旦后轮失去抓地力,就是藤原拓海擅长的过弯技巧:漂移。

在安全的赛道或停车场里,漂移的确很帅。但在冰雪路面上,漂移可是十分危险的行为!一个两个都没刹住的话,搞不好是要酿成连环车祸的。

最后社长通过亲身经历还是想告诉大家,雪天没十万火急的事千万不要开车出门。万一发生意外赔了时间又折车,实在是划不来。

03. 雪天应该怎么做?

那如果非要出门怎么办?社长再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根据多家媒体/轮胎厂商/个人车主的测试,即使是后驱车,只要配备了雪地胎,就能在抓地力比拼中轻松胜过配备四驱系统但使用夏季胎的硬派越野车。


这就好比你肌肉特别健硕,但鞋滑,照样跑不过穿了钉鞋的小学生。

既然冰雪路面最恶劣的就是轮胎抓地力,那我们更换“雪地胎”就能恢复抓地力,99%的路况都不成问题了!

其实“雪地胎”的真正学名,是冬季胎。由于夏季胎和冬季胎性能差异的分界点为7℃,所以只要到了7℃之下,换上冬季胎几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冬季胎的标记,长这样:


而冬季胎之所以能够获得更好的抓地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橡胶的配方更软,能够在微观层面上更加“抓地”。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排雪和排水花纹设计,能够缩短在冰雪路面的刹车距离。

如果硬要说冬季胎缺点的话,大概只有会在家里多占一套轮胎的地方,以及每年需要多交两次换轮胎的人工费吧。

有了冬季胎,只要不是下了特大暴雪,基本上都能应付过来。

但需要注意的是,冬季胎由于橡胶会更软,要求的胎压往往比夏季胎用的胎压要高一些,可千万不要打错了。

至于冬季胎到底贵不贵的问题,正好趁着双11,各位可以看看自己家的车型冬季胎要花多少钱。

但其实如果每年跑的里程数在1-2万公里的话,冬季胎其实是可以有效延长夏季胎的寿命,并适当减少更换次数的。



这么看来,冬季胎会用一个很小的花销来增加不小的安全系数,这笔额外的开支甚至也就是一两面漆的价格。

要不要换,就见仁见智了。

另外,社长这次单单是铲雪,就用了一个小时!

其实只要一身造价几十块钱的车衣,就能给早晨出门之前带来极大的便利。

提前关注下天气预报,在雪夜前夕罩好,就可以在转天优哉游哉地看着社长这样的人铲雪了。

而且万一是弹出式门把手,一身车衣还能避免它冻得特别结实,弹不出来、也进不去车的尴尬。


如果大雪突降来不及罩车衣,那至少要在铲雪之前打开暖风空调和后车窗除雾(油车就很抱歉了,还要再加一个暖发动机的步骤),或者提前用远程启动把暖风设定为最大风力吹窗。

这样雪铲完了,基本上车也热了,玻璃上的冰也化了,可以直接开车走人。

最后的最后,记得路面上的雪化了之后,去洗车店给车好好给车洗个澡。

车如其人,干干净净的总没有坏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用车攻略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7万关注 | 2688作品
+ 关注
想了解电动车?看我们就够了!虽然姿势不太正经,但教的东西很正经!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