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上的这六个奇葩设计,彻底给我整不会了!

从今年的广州车展回来,你大概可以了解到汽车行业现在到底有多“卷”。


这种“卷”,不用深究到技术层面,只在造型设计上,就能深切感受到部分车企们为抢得消费者关注的“良苦用心”。


然而,这些为博眼球、未经周全考量就推出的造型也很容易催生出一堆降低用车体验伸甚至危及用户行车安全的问题。


去年广州车展,DearAuto就曾扒过车展上的一些奇葩设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重温一下:看懂这10个奇葩设计,选车少踩很多坑!|广州车展


今年,咱们继续给大家避避雷。话不多说,看看今年车企们又搞出了什么高能脑洞。


#沙龙机甲龙

奇葩点:设计怪异,纯电车配排气口

理由:可能增加风阻,无实际功能的设计


说沙龙品牌的 机甲龙是本届广州车展最具争议性的车型,没有之一,这应该是最没有争议的。


记性好的朋友应该记得,去年咱们列出的奇葩设计,基本不以审美这种比较主观的标准来衡量,主要都是从功能性方面进行吐槽的。但当我在车展第一眼看到机甲龙时,我觉得怕是要破戒了。


因为,机甲龙的设计单从审美的角度看就已经充满了槽点,这也是它为啥这么有争议性的主要原因。


对于设计的吐槽,网上的各路点评已经多不胜数了——有人说它撞脸一款模仿兰博基尼的“老头乐”;有人称之为“手工耿风”,是手锤钢板再加以焊接的硬核产物;更有甚者,说它像那种清明烧给先人的.....大家觉得呢?

emmm....就确实有内味儿了

在汽车设计不是讲究流线型就是追求极简风的当下,讲真,沙龙品牌敢把这种如此“钢铁直男”式的设计风格直接搬上展台,还自豪地定价48.8万元、全球限量101台,这份勇气,梁静茹看了都直呼不敢给。

如果不是这48.8万元的售价真实地出现在公屏上,我都不敢想象这台车居然是能上路的量产车了。

而这种让人一看就忍不住“老人、地铁、看手机”的设计,自然也很容易因为用力过猛而存在功能性上的bug,比如纯装饰用途的排气口,出现在一台纯电车上,到底意欲何为?


又比如,这棱角分明的前脸,各种充满机甲感的构件前舱盖填得满满当当,会不会增加风阻?反正我翻遍全网报道,愣是没看到机甲龙有提到过风阻系数的数据。


但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沙龙品牌给本文提供了这么一个鲜活的素材,salute!


#比亚迪元PLUS

奇葩点:琴弦造型储物格

理由:耐用性、实用性欠佳,可增加车内噪音源


不可否认,近年来,比亚迪在设计上确实仿佛开了挂,车的造型越来越漂亮、创新,但也不乏设计过于创新而“玩脱”的情况,比如最近推出的比亚迪元PLUS。


作为比亚迪的入门级车系,元系列的目标客户当然是瞄准广大年轻人的,因此在设计上比亚迪也是尽可能的在车上打造了许多极具新意的细节亮点,比如模仿吉他弦造型的车门储物格、独特的开门方式和空调出风口设计等等。总之,在坐进元PLUS的一瞬间,你大概率会跟我一样,看这些分布在车内各处的“亮点”看得目不暇给,也确实能带来一定的新鲜感。


不过,从功能性和实用性角度来看,这些外表有趣的设计可能就不尽理想了。先来说说这个吉他弦造型的储物格,以三根粗尼龙橡皮筋代替塑料面板,据说有利于塞进更多不规则的物品。但问题在于,这种橡皮筋的耐用度会相对差一些,长期放入大件物品很容易造成变形、松弛,不仅不美观,频繁更换也会给用户造成不便。


此外,众所周知,琴弦的造型让这三条橡皮筋多少也具备一定的发声条件。试想象,如果你把半瓶水塞在储物格里,由于橡皮筋对物品的限动能力有限,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又让“琴弦”反复振动,拍打在物品上就自然会产生噪音,降低车内静谧性。


#智己L7

奇葩点:像素交互车灯

理由:增加故障点,增加维修成本


说实话,这种具备与车外交互功能的车灯,智己汽车并不是首创,去年上榜的高合HiPhi X上就有类似的设计。这种设计出现在新势力品牌车型上,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博得眼球才是关键,更何况相比起HiPhi X的7扇车门设计,这交互车灯也显得不那么奇葩了。

高合HiPhi X上的交互头灯

只不过,没想到孕育于传统车企的智己汽车,也会把这种设计添加在自己的产品上。在智己L7上,前后灯组处都配备交互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把一些动画图案、文字显示在车前车尾的像素屏上。



然而,这种设计对增加车辆趣味性有一定帮助以外,似乎就没有太大作用了,但为了实现这一效果所增加的电子元件却很可能会为后续用车带来更多的故障点。此外,像素屏幕所处的位置,在日常用车环境下属于容易发生碰撞、剐蹭的地方,一旦受损,那维修成本可就不能用一般维修标准来衡量了。


如果不想增加用车成本的话,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轻易贪图这种华而不实的“创新设计”了。


#WEY赛博摩卡

奇葩点:棱角分明的车头设计

理由:存在安全隐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同样的感觉,近年来不少车型都喜欢采用平直硬朗的线条,与过去流畅圆润的设计以作区分。


看腻了千篇一律的流线型车身设计,偶尔来几个走硬朗风的,确实会让人耳目一新,凯迪拉克的设计风格有别于BBA不也是玩的这一套路么?


不过,凡事过了头就会带来反效果,比如在广州车展上的WEY展台上,一台赛博摩卡(CYBERMOCCR)的车头设计就把我看懵了。


这台赛博摩卡,是继赛博坦克300之后,WEY发布的第二款赛博系列车型,车如其名,风格确实挺赛博朋克。如果不是看到那个量产样式的后视镜,这前卫的设计乍一看我还真以为是概念车。



但如果这是一台(准)量产车的话,这样带尖锐棱角的设计,会不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呢?要知道,当年风靡一时的跳灯设计,也因为在碰撞中会对行人造成伤害,最终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此外,很多车的立标设计逐渐不见踪影,也是出于同样道理。


那么,像WEY赛博摩卡这样的车头灯设计,别说在行驶中发生碰撞,光是静止状态下用头磕上去都可能头破血流,我更加无法想象在真实碰撞中,这样的设计会对行人造成怎样的伤害了。

本田的e:N Coupe Concept概念车的棱角更加分明,但这是概念车,本田的量产车可不会这么搞。

虽然出于安全理由,很多特别的设计需要做出让步,或许会令无数车迷感到惋惜,但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要实现一个好设计,绝不能以危及安全作为代价,过去是这样,未来也不应例外。


#上汽大通MIFA 9

奇葩点:手机无线充电位置设计

理由:安全隐患


大家还记不记得,前阵子,一位蔚来车主爆料了一个“车内事故”:急刹车后,置于无线充电位置上的手机往前飞出,撞碎了中控屏。


在车展现场,我也去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无线充电板的设计。这个手机放置的倾斜角表面看来,其实还是足够的。虽然不知道那位车主刹车有多急,但手机冲出充电区并砸到屏幕,起码说明这一设计存在一定bug:1.充电板的防滑效果没做好;2. 中控屏幕的位置设计有问题。既然这样的事故已经发生,也说明了该设计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蔚来ES8的无线充电板倾斜角度其实已经算比较深了,但依然存在手机飞出的风险,存在一定设计缺陷。

在上汽大通的展台上,我还在一款名为MIFA 9的全新纯电动MPV上,找到了类似的设计。MIFA 9的无线充电位置同样设置在前排中央扶手台,倾斜角度比蔚来ES更浅,如果发生急刹同样会存在手机飞出去的风险。



事实上,像这种比较开放式的手机无线充电设计,如果防滑、限动不做好,在行车过程中,确实会存在手机脱离充电区的情况。即使没有撞碎中控屏,驾驶员在捡手机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功能越来越普遍,车企以后在这方面的设计上还需要多考量周全。


#上汽大通MIFA 9

奇葩点:第二排遥控器

理由:增加故障点、设计逻辑欠佳


对不住了,MIFA 9,在无意中发现它的无线充电bug之余,我还发掘到车上的另一个奇葩设计——第二排的遥控器。


这是一个安装于前排扶手箱供二排乘客使用的液晶触控遥控器,点亮屏幕可以对车窗、座椅、空调、灯光进行控制。此外,它还可以是一个车载小游戏的控制器,或者是一个电子表,不用时放在充电座上充电即可。


功能看似很强大,然而实际体验却令人感到迷惑。


比如,这个遥控器虽然能靠磁力吸附在充电座上,但非常容易脱落,加上遥控器本身有一定自重,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稍微明显的颠簸,可能很容易会从充电座上掉下来;


再比如,充电座虽然是固定在前排的,但据工作人员介绍,它并不能随时都提供充电功能。换句话说,如果忘记帮充电座充电,那遥控器放在上面也是白瞎,因为根本充不上电。而充电座上的充电口也不是用来给外部设备充电的,而是给充电座本身充电的...hmmmm这操作就很醉了。

一汽奔腾T77上的3D全息投影功能

蔚来ES8上的NOMI

事实上,像这样的”车载智能小助手”,在去年我们盘点过的蔚来、奔腾上面也有类似的设计,但无一例外,这种“小助手”的存在并非不可替代,一个语音控制系统或许就能解决问题,为何要多加一个实体电子元件,增加故障点之余又增加维修成本呢?


说到底,汽车设计不是单纯的艺术设计,而是工业设计,设计师要考虑的首先应该是这个设计“实不实用?”,而不是“好不好看?”。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任何没有带来实际体验提升,却会增加故障点、增加维修成本的设计,我们都不值得为它买单。


大家以后在选车时,也要记得保持理性,多问问自己:这些功能我真的需要吗?我要为这些功能多花钱吗?……千万不要被这些花里胡哨的设计迷惑了。


你还发现过什么奇葩的汽车设计吗?欢迎跟我们一起分享哦!


文 | 鹿由器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万关注 | 5609作品
+ 关注
车要好看好开好用,文要有用有料有趣。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5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