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1=ID.5?真这么简单吗?

大众在电动化的跑道上,比起一众传统车企都要跑的快,领先几个身位都不止。目前国内ID系列已经有了ID.3、ID.4以及ID.6三款车型进场,几乎覆盖了主流家用纯电车市场。不说销量,单论车型的口碑和产品力,懂哥认为ID系列整体来说都是比较出色的产品,价格相对燃油车时代的大众,也有着足够诚意。




在懂哥看来,ID系列属于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也买的类型。而最近,大众ID系列又出新车了,不过这次车型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磅,属于一个细分领域的产品,说是 大众ID.5。对了这次官方顺带还带来了性能更强的版本——ID.5 GTX。



ID.5


大众ID.5,说白了就是ID.4的轿跑版,设计整体与ID.4类似,但在细节方面有所不同。具体来看,此次亮相的ID.5,与它的兄弟ID.3、ID.4和ID.6一样,拥有大众家族式的贯穿灯带和发光扁平化LOGO,整体设计上与ID.4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前包围稍有差别,采用蜂窝状内部样式,再搭配下方的“八字须”,看着会更加有运动感一些。



ID.5 GTX


至于GTX版本,外观一眼看过去与普通版差不多,但重新设计了前保险杠造型,两侧三点式LED日间行车灯突显出与众不同。




接近4.6米的车长,2766mm的轴距,和ID.4基本保持一致,溜背的造型使风阻系数降低了0.02达到0.26,后排车顶高度降低了12mm,从C柱往后以一种溜背的造型往下,最后还留出了一个类似三厢车短尾的设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轿跑SUV的设计风格,搭配尾箱上一个竖起的尾翼,整体的感觉颇为运动。至于好不好看,见仁见智,懂哥觉得这样的溜背“过渡”还算比较自然。



ID.5



ID.5 GTX


个人较为欣赏的一点,是ID.5的尾翼设计,采用镂空的造型,这样的设计放在如今并不多见,配合旋风状的轮圈,让整车看起来充斥着运动感。另外,GTX版本的车型在车尾LOGO下方的英文标识,也从普通版车型上的ID.5换成了熏黑的GTX,视觉效果会更加战斗。



ID.5



ID.5 GTX


进入车内,内饰是熟悉的味道,普通版车型采用哑光镀铬装饰搭配皮质材料,而GTX版则采用宽大的钢琴烤漆装饰搭配细长的氛围灯,以及红色缝线,方向盘下方还有GTX标识,显得简洁而动感。




同时懂哥发现,该车的前排采用单个座椅扶手设计,而国内,包括ID.4都采用整个的较宽中央扶手设计,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喜好,不知道引入国内后是否会进行改进。其实按照功能性来说,单个可调的座椅扶手设计会实用,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较宽的中央扶手设计,看着比较有档次感(原来我是个俗人)。




动力总成方面,ID.5目前在海外全系仅提供一种电池包,容量为77度。而动力则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单电机低功率的ID.5 Pro,174马力,零百加速时间10.4秒;单电机高功率的ID.5 Pro Performance,204马力,零百加速时间8.4秒;双电机的ID.5 GTX,299马力,零百加速时间6.3秒。




续航方面,单电机版本的WLTP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20km,双电机版则是480km。不过,以上这些都是海外版本的数据,国产后也许会有一些调整,毕竟国内的ID.4双电机版本都有313马力了,定位更运动的ID.5 GTX却只有299马力,显然说不过去,相信来到国内ID.5的性能参数会进行一定的上调。


写到最后


回到标题那个问题,ID.4+1=ID.5,这个“+1”仅仅是外观加成这么简单吗?抱歉,懂哥目前没摸到实车,不敢妄下定论,我只能就目前得到的信息发表一下拙见。相信开过ID.4的朋友们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毫无疑问,ID.4是一台纯家用舒适取向的车,作为家庭用车它足够称职,但过于油腻的驾驶感受让一些喜欢驾驶的消费者(比如说我)颇有微词,如果ID.5能在驾驶标定上与ID.4作出差异化来,那我觉得它的吸引力会强很多。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9万关注 | 4085作品
+ 关注
关注懂车,成为一个懂车的人。及时了解前沿导购资讯,熟知养车、用车之道,畅享轻松汽车生活。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