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交付量破1.3W!理想凭什么敢一款车打天下?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12月1日是中国品牌集体狂欢的日子,更是造车新势力们真正昂首的日子。我们也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猜新势力三强销量”的活动,大家猜什么数字的都有。


“新势力三强”里最先公布销量成绩的是蔚来,依旧是传统时间下午4点整,10878台,大家一片欢呼。


4点半,理想公布,13485台,大家一片震惊。


5点半,小鹏最后一个公布,15613台。这次,我们社群里彻底炸锅了。


在燃油车销量多月连续下滑两位数的大环境下,“竟然全都过万”、“一家比一家高”、“一家家都长本事了”的称赞显得尤其珍贵。


前两天聊过小鹏,今天我们来聊聊理想。


2014年前后出现的那批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里路线最“奇怪”的非理想莫属。


目前为止,靠理想ONE一款车单打独斗,甚至曾放下“三年只卖一款车”的豪言;在大家都做纯电动的时候,理想ONE走了起初并不被业内看好的增程式路线;在大联屏还只存在在概念车里时,理想第一个把它搬到了量产交付的车上;甚至在做完全国媒体试驾后,理想又重新做了一套座椅方案,为此,不得不延期交付……


所有这些,在业内很多人看来都不是一家正经车企能干出来的事儿……


这些年理想背负的外界的骂声确实不少。


不过,在这样的骂声之下,你又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APP里的车主们带着一家老小每天阳光灿烂花儿笑,似乎没有人在意外面的人都是怎么骂的。当然,你也有权猜测或许APP是官方舆论管控后的结果,那么一月高于一月的销量则是车主们真真实实用钞票进行的投票。


——这样割裂的场景,在传统汽车行业里从来不曾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又为什么会出现?或许我们需要先看看这些车主们都是因为什么选择的这台车。


电动车公社曾经在去年年底理想累计交付4万台车后,做了一份107位真实车主的问卷调研,在“最初选择理想ONE时,最吸引你的产品特点是什么?”的问题下,呼声最高的三个点是:增程式、智能化、大空间。


业内一直有个争论——“到底屏幕是未来,还是语音是未来?”,归根到底,这是智能座舱方向选择的问题。


大家喋喋不休争了很多年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理想交出的答卷是——语音是必须做、且必须做好的,屏幕也是家庭需要的。


目前大多数车型的智能座舱,都只注重车机与驾驶员的交互,而与乘客的交互常常被忽视。


理想ONE是四屏车机设计,围绕着驾驶员的三块屏幕分别是仪表(车辆 ADAS、功耗信息显示)、中控屏(娱乐、电话、导航等功能以及部分车辆设置)和车辆控制屏(空调、车况控制),这些都算得上常规操作。


而延伸到副驾的多媒体娱乐屏,恰恰成为了理想ONE在智能座舱方面相比其他车型十分突出的优势。据数据统计,理想ONE副驾应用使用率超过65%,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理想APP上,车主是这么评价副驾多媒体娱乐屏的:


“老婆大人很是喜欢。”

“车里有电视才是家”

“几次出行,一家人一起在理想ONE上收看电视节目,每每想到这个画面都幸福倍增。”

……


对于合格的奶爸而言,给家人带来快乐往往比只有自己的快乐更有意义,这一点在理想ONE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更关键的是,从一开始就定位“家庭用车”的理想就把这一点想得很清楚,转移车上其他人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安静地看会儿动画片,这可不仅仅是让车上其他人更愉悦,对于驾驶员来说也是解决了一件大事。


但驾驶毕竟是一项存在风险的艰巨工作,虽然目前市面上的新车型辅助驾驶功能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但只要“辅助”二字没有变成“自动”,L2没有变成L4,那么风险就仍然需要人来承担,驾驶员的眼和手仍然无法解放出来。


这时,车载语音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相当于驾驶员多了一只手去控制车窗、车内温度、导航,甚至是各类车载APP。


造车新势力们谁都没有在这件事上偷懒。蔚来在车上安了一个NOMI,并从一开始就主打“温暖的声音”;深耕智能化方向的小鹏推出全场景语音;而理想的“理想同学”也在2.2版本OTA之后,可以实现全车四音区语音控制。


9月初,我曾受邀参加了理想一场语音OTA的活动,理想在这次活动上带来的就是2.2版本,在这个版本里更新的最主要功能包括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四音区锁定、跨音区上下文对话。


前三项在其他新势力上也见过,第四项“跨音区上下文对话”很有意思,意味着车内任何人让车执行完命令之后,其他人甚至可以提出“我也要”的需求,而理想同学同样能做到,比如:


爸爸(主驾):“理想同学,把温度调到26度。”

妈妈(副驾):“理想同学,我有点冷,空调风量小一些吧。”

孩子1(第二排左侧):“理想同学,车窗调低一些吧!”

孩子2(第二排右侧):“理想同学,我也要!”

……


这时,如果两个孩子比较调皮,疯狂“调戏”理想同学,担心孩子吵闹会影响爸爸开车的妈妈只要一句话“理想同学,关闭后排音区”,就可以把第二排的音区关掉。


看似只是其中一个小功能的更新,其实背后有两层含义:


首先,跨音区上下文对话绝对不是凭空就能做的功能。


从硬件上来说,如果要做到跨音区上下文对话,至少需要前后左右四个座位的分区拾音,也就是说,在这台车推向市场之前,理想ONE已经预埋了硬件。


更关键的是,从软件上来说,抛弃市面上成熟的双麦克风方案,采用当时甚至是科大讯飞这样的巨头也不敢轻易尝试的四麦克风方案,其实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


看似只是多了2个麦克风的方案,算法处理起来却不仅仅是X2这么简单粗暴,而相对应的,对车内算力的要求也上升了不止一个量级。


我9月初参加那场语音OTA活动时,也曾向在场的产品经理求证过,他告诉我,这个专项正好诞生于整个理想融资最艰难的时间点,“是李想本人非常坚持的全车语音,那时候我们公司本来就没钱,各种项目的开发本身都遇到了一些难题,而且在语音控制上当时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方案。”


他顿了顿说,“从硬件到软件的推翻,内部压力是非常大的。但站在现在往回看,厂长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如果做错了,用户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


而能从这个小功能看到的第二层含义,或许也是理想正在做的事——理想或许想通过语音强化自己的定位。


我一个关注新能源赛道的做投资的朋友是这么评价这个小功能的——


“现在基本大家都知道理想ONE最成功之处在于,产品定位精准到了家庭,且每个配置功能都是为了家庭考虑的。但有意思的是,这其实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比如理论上讲,可以去针对儿童的使用来优化。跨音区上下文对话这个小功能可能就是针对儿童及其他家人优化的功能之一。”


——“针对儿童优化”可能会成为理想同学进化方向之一,不过具体要做成什么样子?做深层次的开发还是浅层次的功能?大多数情况坐后排的儿童怎么拥有更好的使用方式和场景?针对儿童去进一步优化语音有多大的需求?这些都是需要经过更多调查、论证和沟通的。


不过能够预见到的是,虽然家庭购车里,儿童从来不是决策者,却是决策者做出决策的推动者——进一步抢夺家庭用户市场,这是无法忽视的一块。


而对于拥有孩子的家庭来说,理想ONE的“大空间”普遍都是他们选择这台车的另一个触点之一,与大空间相对应的正是“大六座”。


在我们一年前做的真实车主问卷调研里,107位车主选择7座版本的只有两位,我曾怀疑过是不是我的调研样本出了问题,直到车主们告诉我他们身边选择7座版的也几乎没有时,我才放下心来。


至于为什么?一个车主朋友是这么说的,“家里出游时,单孩儿家庭往往是3+2的配置,双孩家庭往往是4+2的配置,7座更多时候是为了满足应急需求,一年的应急本身不多。6座车相比7座车,在4人及以内出行时则尤其爽,第二排可以获得老板级的享受。更多人出行时,第三排也因为有了第二排的过道,变得没那么憋屈。”


而和5座SUV的区别,在这种家庭需求的车主看来也很明显,“5座车只要放个安全座椅,立刻变成4座车。”


当然,如果你去体验过,你会发现,所谓6座车,绝对不止是多个座位、少个座位的区别,而是体现在细节上。第二排的独立电动按摩座椅就不多说了,有车主是这么形容第三排座椅的:“是我看过的4、5台有第三排的车中,对第三排乘客最友好的。”


在今年5月25日理想ONE新款发布会上,李想本人公布了一个当时让很多人费解的消息——取消7座版本车型。我在现场却差点笑出声,这和我们半年前的调研结果简直一模一样!


除了智能化大屏、语音以及大六座之外,车主们对理想最满意的还有一项是增程式,这也是理想初入车主眼时最大的特点。


不过这个最大的特点,在很多非车主群体的眼里,争议却也是最大的。


原因很简单,在他们看来,增程式算不上一项新技术,毕竟早在2007年,通用雪佛兰就推出了一款名为沃蓝达的增程式电动车,但后来因为成本问题,这辆车最终停产了。


在理想ONE之前,历史上从未有一款增程式的车获得成功的先例。


而如果要说其他混合动力车型,市场上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


在2019年整个新能源行业面临挑战时,当时融资面临极大压力的理想挑战更大。


也曾有位投资人对李想说:“只要你愿意转纯电,我就愿意投钱。”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李想拒绝了他,用李想的话来说,“这台车不是给投资人造的。”


在李想看来,纯电动车型在出行问题上存在的不足还非常多、是很多时候“迫不得已”的选择。


里程焦虑、补能焦虑都是摆在面前的核心问题,既然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那市场上必然需要一个两全的解决办法。


尤其是作为一款家庭用车,当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等待一两个小时充电,你可以临时更改路线去找充电桩,但当你带着父母孩子外出的时候,消耗这样的时间是完全不能忍受的。


为家庭而造,为全车人而造,消除里程焦虑,让出行更幸福,就是理想ONE走增程路线的初衷。


当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大多数买理想ONE的车主都是把它当燃油车,冲着“骗绿牌”去的时候,在需要用“燃油车牌”购买的北京,仍然有大量用户选择了理想ONE。


理想近日的用户调研得出了这样的数据:94% 拥有稳定的充电条件,单日出行里程不超过100KM的用户约占83%,城市中超过80% 的里程为纯电行驶。


这份数据应该是超出了很多人一开始对于增程式的预期,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很好理解。


前段时间社长的发小管朋友借了辆路虎揽胜,开了半个月之后就把车还回去了,发小抱怨道:“开的时候真的爽,但每次加油都要花700多块钱,真是要命!”


理想ONE已经算是一款比较省油的中大型SUV了,用燃油跑一公里大约5毛钱,但用纯电跑一公里大约只要1毛钱,二者相差4倍。


纯电行驶给理想ONE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省钱!按李想的话来说,没人会跟钱作对。更关键的是,纯电驾驶体验确实远远高于普通燃油车。


遇到假期带家人出游或临时有商务需求要出远门等“遭遇战”时,理想ONE又可以通过加油发电的方式来应对。


在电池技术突破新瓶颈之前,用堆电池的方式来解决里程焦虑显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此前社长无数次和大家说过,要解决里程焦虑无非两种方式:1是补能的地方足够多;2是补能足够快。


第一点要做到,除了各家车企自己努力布局自家的充电桩,更重要的是需要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这样的国家队去做基建,而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确实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把整个基建网络搭好的。


第二点“补能足够快”,各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蔚来选择了“换电”,小鹏选择了“超充”,而理想则选择了“城市用电,长途发电”:这背后是两种技术路径,一是自研增程,二则是自研超高压快充技术。


没有谁对谁错,这是针对不同定位人群的选择。


写在最后

,”


2019年,国内新势力普遍面临内忧外患,尽管大环境差,但蔚来、小鹏至少已经有大量的车跑在路上,而理想一边还在努力解决融资问题,一边又面临着媒体试驾会后更改座椅方案、推迟交付时间的舆论压力。


当时我问一个初入汽车行业时尽心带了我很久的行业前辈一个问题,“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还会选择投理想吗?”他曾在2017年理想还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真金白银毫不犹豫拿去给李想做造车这件他们这群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我印象很深刻,那天他依旧毫不犹豫回答我,“当然会,如果重选一次,我可能会投更多,甚至可能考虑要不要砸锅卖铁都给李想。”


我问他为什么,毕竟2019年年中时,理想还没有一辆车在路上跑,他告诉我,“我始终认为,李想是汽车行业里最优秀的产品经理。”


2年多过去了,理想从一开始的现象级产品,逐渐变成了某些层面标杆的定义者,而三季度财报里占总收入11.4%的研发费用和单月13485个家庭的选择,或许也成了我当时那个问题最好的回答。


而这13485台在路上跑的车,背后的意义也远远不止是几个数字这么简单。


对理想自己而言,13485台意味着,从理想ONE正式上市至今24个月,月销破万的里程碑已经完成;对新势力而言,理想ONE成为了新势力里第一款月销过万的车型;而如果上升到整个中国品牌,我们终于有了30万以上中高端车型里月销过万的车了,国产品牌向上探索多年,终于有了成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理想ONE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7万关注 | 2761作品
+ 关注
想了解电动车?看我们就够了!虽然姿势不太正经,但教的东西很正经!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5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