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试车恶意别车,是理想组织能力失了灵?

想象一下,你在路上开着车,突然看到隔壁车道有台贴着伪装的测试车,你内心顿时有些狂喜:嘿这不是网上很火的那什么——理想 MEGA 么!

你一边控制着车速,看着前方的车道实线,一边赶紧让副驾拍下这台车。

没成想,狂喜在一瞬间转化成了慌乱,也许是拍摄惹恼了尊贵的理想 MEGA 测试车驾驶员,于是有了「跨实线别车」这一幕。

12月3日,这组 理想MEGA路试车在行驶中故意别车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并迅速发酵。

据网传的当事人所提供的信息显示,事情的起因是同车乘客在车内拍摄MEGA的照片,后被路试车驾驶员发现,于是便有了此后的故意别车事件。

除了这件事外,整个MEGA的宣传阶段,也能看到一些其他的不和谐声音。

譬如,有小红书博主就发帖称,拍摄到了一辆MEGA路试车在单行道上逆行,甚至在居民区内鸣喇叭。

甚至连理想高级设计总监@BenBaum发布的MEGA宣传视频中,也出现了视频车进行连续变道的违反交规行为。

作为理想的首款纯电车型,亦是该品牌车型品牌矩阵的旗舰车型,理想MEGA在宣传方面可谓造势不少。但从近期的出现的负面消息来看,确实不甚乐观。也令不少人对理想在营销、管理方面的表现进行质疑,甚至上升到了理想的组织能力是否还可靠的方面。

不过回到此次别车事件来看,在事情发生次日,该路试车驾驶员所属公司青岛育喆发布致歉说明,表示已要求驾驶员第一时间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并对其进行辞退。随后,理想官博转发该致歉声明,并表示全体员工及合作方将共同维护和谐安全的交通秩序,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一天的响应速度,可以说是比较及时的,也令这一事件没有过度发酵。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回应并不是由理想直接发布,而是由涉事供应商先发布致歉声明、理想转发该声明并再度致歉。这相较于车企自己发布声明,再在声明中将责任归结至供应商的办法,此次双方权责划分明晰,理想也没落下个「甩锅临时工」的骂名。

可以说,这次公关危机,理想处理的还是十分高效和妥当的,但从MEGA上市后的种种事件来看,理想的组织能力到底是在说大话,还是真有实力?

理想的组织能力,如何?

组织能力,是理想汽车以及该公司CEO李想经常提到的一个关键词。

李想本人就曾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表示,理想汽车有两个最重要的产品,一个是面向消费者的智能电动车产品,另一个则是面向员工的组织能力。

何为组织能力?百度给出的解释是「指公司在与竞争对手投入相同的情况下,具有以更高的生产效率或更高质量,将其各种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对于理想而言,则是将互联网公司能力,汽车经销商集团能力,以及汽车行业企业能力组合在一起的能力。

因此,理想自2022年开始便将原有的垂直职能的组织模式转为矩阵式的组织模式,在矩阵组织模式下,理想的销量今年开启「狂飙」模式,在售三款车型均成为爆款车型,生产、销售、交付等环节并未出现明显的拉胯现象,提前达成30万辆年销量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模式的可行性。

但从近期以及MEGA路试车、宣传片上的发生的负面舆情来看,理想的组织能力对于外部供应商而言还是有所欠缺的,理想在自身最引以为傲的领域「翻了车」,摔得也自然更疼。

好在,理想也及时「立正挨打」,这次舆论危机还算平稳落地。

从「1-10」的必经之路?

在去年年底,李想就表示理想下一步的发展阶段是从「1-10」。与初创期 0-1 的阶段的「速度是效率」不同的是,从 1-10 的阶段,质量才是效率。

而1-10阶段,理想将组织架构升级为矩阵型组织,而最大的特点是确保全流程的管理质量。

但现如今,理想的产销量增速十分迅猛,李想也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160万辆/年,5000亿营收的战略目标。在如此高速的发展之下,又是否会掩盖一些本应发现的问题,理想不断升级的组织能力,又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并订正这类问题,避免规模扩大之后积重难返,对其从1-10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考验。

至于理想能不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提升对公司员工及供应链员工的管理水平,就要看日后理想的行动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理想MEGA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73关注 | 451作品
+ 关注
一个看车和开车的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