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的AMG收编67年的SL
SL正式进入AMG世代,“Class”已成往事;
四轮驱动、后轮转向、以及未来的混合动力……SL玩儿出新花样;
SL级历史不谈190SL(W121)都是耍流氓。


SL的开机画面,标配AMG

这一代的SL是AMG开发的,从R232开始,原来属于奔驰乘用车的"SL-Class"(SL级)转变为“Mercedes-AMG SL",没有了“级”的概念,就像 AMG GT,我们就从来没有说过“AMG GT级”吧?这也是我起这个标题的原因——其实AMG倒是可以把SL说成第二款独立(于奔驰乘用车)车型,没毛病。




为什么要AMG研发?其实在大家都在往电动车大笔投资的时候,对传统燃油车的投资当然会收到影响,再说SL级本身也不是一个走量的车型,尤其上一代SL级堪称市场口碑双惨淡。交给AMG,直接与下一代AMG GT同平台——一个硬顶叫AMG GT(C192),一个敞篷叫SL(R232 ,进步是新SL是2+2座椅,多了一个象征意义重大的短小后排,新闻稿说了适合1.5米以下的人乘坐)。AMG得到一个传奇的名字,SL得到一个AMG的性能加持,如果是双赢,那都应该感谢成本的威力。


其实除了名字外,SL已经不是那个“SL”了:

我找了两款车做参考,新SL的比例尺寸其实更接近于现款的AMG GT ROADSTER,比例上和原来的SL级完全不一样,前后悬很明显;即便类比AMG GT ROADSTER对比下前门到前轮的距离,传播的时候可千万别说“加长引擎盖”了;风阻系数多少也可以佐证一下这种变化,R231风阻系数0.27,R190风阻系数0.36,新SL风阻系数0.31,比前者不足,比后者有进步;

定位就更不是了,因为对AMG GT就是瞄准911这事儿,即便AMG官方也从来不藏着掖着,SL和新AMG GT的同平台,所以应该也是瞄准了911 Cabriolet(这款车是有后排的,所以你对SL变成2+2的布局是不是又多了一份理解?),但是原来的SL级和911绝对没有这种对应关系。






所以与其说SL继承了SL级,不如说SL以“SL”之名取代了AMG GT ROADSTER,也许更准确。


SL的新玩儿法

首发两款车型SL 55 4MATIC+和SL 63 4MATIC+,简单数据如下:


共性是都是采用了4.0的V8发动机,编号M177——配合的是湿式油底壳,那是不是意味着未来新AMG GT也会放弃干式油底壳,值得留意一下。


从我的角度更有意思的是“55”标号重出江湖:最早的SL55 AMG出现在R129代的SL级上,发动机是编号

M113 E55,自然吸气;然后出现在R230的SL55 AMG上,编号M113 E55 ML,机械增压;现在的SL55则是双涡轮增压——同是55,变化不小。




不但“55”得到启用,未来“73”的标号也会重新启用,但V12已成往事,V8就到头了。至于常见的“43”和“53”的标号也不会缺席,目测SL43应该是唯一的后驱SL了——本来全是后驱,现在后驱反而最少 ,我还能记起几年前在德国AMG总部,问及未来会不会采用四驱时,他们当时的回答是后驱是AMG客户最喜欢云云的回答,真是时过境迁往事不可追啊:


SL首次采用四驱,SL也首次采用了后轮转向,目前的新闻稿上提及后轮转向是标配!标配!标配!(the SL is equipped with active rear-axle steering as standard)。但和S级上的后轮转向技术指标上略有不同:

1.前后轮同角度或者反角度作用的速度不是60公里/小时,而是100公里/小时;

2.角度不是4.5度,也不是10度,而是2.5度。

想想也完全可以理解,毕竟SL长度才4.7米左右,S级要5.3米左右,偏转角度不必那么大也可足够灵活。


混合动力未来也会在AMG扮演重要角色,甚至会上插电式混合动力。排量不够电机凑,P3位置的电机设置也算是AMG在排放压力下的坚持,53和73的电池容量和电机功率都会不同,73的综合输出可能会突破800马力。



内饰采用了可变换角度的中屏,也是目前奔驰家族里唯一可变角度的中屏,调节角度范围从12度到32度,尺寸11.9英寸。因为触摸式中屏大大减少了实体按键,所以不但屏幕自身的角度调节是在菜单中用拖拉条方式进行,甚至开闭折叠软顶也是以这样的方式。



在6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折叠软顶可以在15秒完成开闭,原来R231的折叠硬顶的时间是20秒,AMG GT ROADSTER折叠时间是11秒。911 Cabriolet的软顶时间是12秒左右。







正本清源

我在《大观星徽》上SL级篇的主题就是了解SL历史必须要弄清楚SL和SL级(SL-Class)两个概念,前者是赛车名称,后者是车系命名,SL真正成“级”(不是单一车型)就要从1954年开始算起——迄今正好67年,所以说“67年(1967年)成立的AMG收编了67年的SL级”也是妥妥的。

最前面的300SL(W194)只是一款”孤独“的赛车 最前面的300SL(W194)只是一款”孤独“的赛车




第一代 W198和W121

W198 W198


W121 W121


W198II W198II


1954年的SL级是由300SL GULLWING硬顶轿车(W198就是我们俗称的鸥翼)和190SL(W121)敞篷车组成的。1957年后鸥翼演变为300SL ROADSTER(W198 II)后,SL级才成为一个纯粹的敞篷系列——谈SL级历史不提及W121的都是耍流氓。


第二代 W113


提供硬顶,因为硬顶上的两个凸起,所以这一代才有宝塔车PAGODA的昵称。在这代产品的中后期,一个叫AMG的公司成立。


第三代 R107


辛德芬根制造的最后一代SL,也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代。这一代提供硬顶的COUPE车型SLC(C107),是不是有点未来AMG GT(C192)组合的影子。


第四代 R129


从这一代开始,自动防滚架成为SL级的标配,AMG史上最大标号“73”也就是在它身上实现的——SL73 AMG。


第五代 R230


这代SL是口碑市场双丰收,2001年AMG用SL55 AMG开启了“一人一机”的机械增压时代。


第六代 R231


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代SL级,但其SL65 AMG成为SL历史上的最后一款搭载V12发动机的车型。


第七代 R232


AMG的第二款独立车型(AMG GT双门和四门都叫GT),SL进入全AMG时代。

我是喜欢全新SL的。奔驰CLS级开始的全新设计语言在SL上终于大放异彩,车身拉宽重心拉低,新语言的犀利感就出来了,而且和SL的定位也非常契合——目前奔驰产品线里的颜值天花板非SL莫属了。



关于SL的设计,我之前已经提前做了一篇文章解读内饰,作为SL内饰设计师的杨子墨帮我解答了很多内饰的问题,不妨再次推荐大家一读。





END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888关注 | 265作品
+ 关注
自由职业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7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