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车主不做这4件事 马上就要多花几千块

当我一说“胎压”,你的反应估计是:“唉,我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呢,原来就是这个啊。胎压上次保养的时候检查过了,没问题”。嘿嘿,我说要倒霉的就是你这样的。

除非你这礼拜刚刚做过保养,否则你之前保养时的环境温度,八成还是零上十几度的时候。本周起北京白天温度已经接近0度,夜晚早就零下了。“热胀冷缩”都知道吧?温度低的时候,空气密度也会随之降低,你上个月胎压如果是2.5,你现在去拿胎压表测吧,撑死了也就2.0,没准儿还不到

胎压过低有啥坏处,相信这十几年来各家汽车媒体不厌其烦的文章和视频,已经说的够够的了。容易胎温升高引发爆胎、胎面加速磨损报废、雨雪路面抓地力骤降引发失控、油耗电耗急升。尤其纯电动车的自重大多超过同级别的燃油车不少,再加上胎压过低,很容易引发各种后续麻烦甚至事故。

所以,赶紧用胎压表检查一下,胎压低的赶紧补上。至于你问我打到多少合适?不同车企有不同标准,但是我个人推荐不论什么品牌,至少2.5以上,最好2.6-2.7,胎压高一点,续航表现会好一些。不用担心胎压高了有问题,我自己的车,胎压常年2.8以上,除了开起来感觉硬点之外没别的毛病。

注意,我说的胎压是冷车状态下的胎压。车辆停放时的冷车胎压,与开出去几公里之后的热车胎压,至少能差0.2,如果你是热车状态下测量,那么建议胎压不要低于2.7(热车),最好是2.8-3.0(热车)

最后,记得明年开春气温恢复零上10度的时候,再把胎压降下来啊。

玻璃水,看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实你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装玻璃水的塑料壶在发动机舱内,以前我们开燃油车的时候,某个早晨启动车辆发现玻璃水结冰喷不出来了,基本上还都没冻得太结实。挂档上路开个20分钟以上,目的地到了发动机的热量也基本把玻璃壶里的冰给融化了,你停车后搂住了雨刷杆把玻璃液都喷干净就行了。

但是现在的纯电动车的机舱里没有发动机,行驶起来没有可以让冰融化的热源。尤其有些热泵空调的车型,反而还从外界抽取热量。如果找不到温度稍高一些的地下车库,你很难让冻住的玻璃液化成水。

仅仅是冻住还不要紧,但是你还记得咱物理课学过,水冻成冰之后体积增加1/10么?还记得夏天把矿泉水或可乐扔进冰箱冷冻,结果拿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涨变了形么?不错,你的玻璃液在玻璃壶里冻住,体积也是要膨胀1/10的,如果你恰好之前玻璃液灌的比较满,又或者冰恰好是从上端口开始冻住,没给留膨胀的空间,再加上有些玻璃壶的材质又是比较脆的那种塑料。那您就做好花钱的准备吧。

玻璃壶+管路+拆装工时费,没有个上千也要大几百。尤其有的玻璃壶装的位置还比较刁钻,要拆一侧的一字板和轮胎内衬才能更换。如果您是到手不久的新车,看着肯定心疼。

如果只是一个玻璃壶也还好说,但要是喷玻璃液的电机烧了,或者管路冻炸了,甚至伸缩式洗灯喷头坏了,那可就更贵了。下图就是我曾经有一台车的玻璃液没有及时更换,结果直接把伸缩式大灯清洗喷头给冻住了,里面卡扣直接被冰憋断,一个支架网购就要1800元,还没算维修厂的工时费。

所以,赶紧把之前夏季玻璃水喷光,换上可靠的冬季玻璃水吧。有些价格比矿泉水还便宜的玻璃水,号称是冬季零下玻璃水......他敢吹、你敢信?

瓶装水和易拉罐是不定时炸弹,会让你钱包大出血到痛心疾首,你信么?

说完了玻璃水,提醒你别忽略了车里的“汤汤水水”。现在车辆的内饰做的越来越“人性化”,储物空间越来越多,冰箱也必不可少,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遗留在车里的瓶装水,尤其是易拉罐饮料是一个个“定时炸弹”,随时会让你钱包出血呢?

原理和刚才提到的玻璃液冻住一样,液体冻冰体积会膨胀1/10,那么车里那些瓶装水以及易拉罐遇到低温会结冰,结冰就会出现体积膨胀,就有可能撑爆瓶子。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放在行李舱的几个易拉罐可乐被冻炸了,喷的四处都是,但没有及时发现和清理。过几天当我打开行李舱后看到,整个车厢内饰都是干透的、黏糊糊的的糖浆痕迹。冬天本来就冷,再加上糖浆已经干透,普通毛巾和湿纸巾根本擦不下去。熬到开春再清理,痕迹已经渗入内饰再也擦不掉了。

如果只是内饰脏还能忍,那把车内线路板泡坏了你还能忍么?同样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在车内一个专门防水的储物槽里,同样是易拉罐被冻炸了,还混着一罐红牛。液体顺着储物槽下面的缝隙直接渗到地板,奔着电动座椅的电机和控制板就去了。好在红牛的味道大,在车里闻到不对劲立刻停车检查,这才避免了钱包大出血。但如果是味道不大的矿泉水或碳酸饮料,那就准捣线换板子吧。

你觉得我危言耸听?还记得那一泡“童子尿”,浇坏了理想L9车内控制模块,并造成短路烧毁的事件么…当时理想处于风口浪尖,又是新车推广期内,所以“扛下了所有”。但是如果这是一台已经开了两三年的车,又是这样明显是人为造成的“泡车”,你看有哪个厂家给你免费处理或质保。

新车到还好,有些老的纯电车比如老威马EX5之流,入冬之后车内漏风的情况又死灰复燃,再加上很多老一代纯电动车为了续航和电池寿命,人为降低了PTC加热器的功率,让车内温度迟迟提不起来。这时候,一条毛毯抵得上千言万语。

你觉得没事,年轻人能扛过去。但你还记得咱奶奶怎么教育咱的么?年轻人不注意保护腿,到老弄个老寒腿可就遭罪了。别看你从家里刚出来,浑身带着热乎气儿觉得没事,等你开出几公里后,寒风吹得你好像都看见太奶来接你了。

现在网购有些插点烟器取电的电热毯挺好用,我自己就用过,效果不错。如果你最近还没有换车的打算,不妨弄条毯子应应急。毕竟再有俩月,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过去了。

由于纯电动车在一些原理和配置方面,与我们熟悉的燃油车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异,所以有些经验可以吸取,但有些新出现的教训也要注意。多听多学就能少走很多弯路,更能给自己的钱包挽回不少损失。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用车攻略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58关注 | 48作品
+ 关注
智能+科技+新能源汽车=蓝电场,Blueprint For Future!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