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到底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人类旅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它既是一个自我教育的方式,同时也是文化交流和探索世界的一种途径。哥伦布横穿了四次大西洋才发现美洲大陆,马可波罗则在丝绸之路上探索了近20年,寻味亚洲之美。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旅行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人都能享受的生活方式,从奢华度假游到经济背包客,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并且,相应的旅游设施越来越完善,旅游国际环境越来越好,航班的选择也更多。


随之,涌现出了一大波心灵鸡汤文鼓励人们旅行,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不要默守陈规。譬如说:

为什么女性要独自旅游
9个你要独自旅游的理由
我是如何爱上独自旅游的
11个理由告诉你为什么独自旅游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这类的鸡汤文一直在宣扬人要独自旅游,辞掉你的工作吧,追逐你的梦想去探索世界,搞得好像这是探索人生的唯一方式,就好比往世界地图上掷飞镖,投到哪里立马订机票才合理。

作为一个满世界跑的人,我每次看到这些文章都在想,一个人旅行真的适合每个人吗?真的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吗?

不可否认,假期和旅行提供了一次远离日常生活的机会,放松身心。我和弟弟康利选择骑摩托车环游中国,就是因为当时我需要一些新的工作灵感,而弟弟想要从他的金融工作中抽身享受一段休闲的时光。于是我们抽出几个月的时间,计划了这场大规模的骑行穿越中国之旅。后来事实证明,这场旅行对我们的改变很大,并且也成功了,那么问题来了,这对所有人都适用吗?


想要旅行成功,想要在旅行中成长,是没有固定公式可以追寻的。不是说你去了一些特定目的地,譬如说曾在电影中出现的一个泰国海岛,一个巴厘岛的知名酒吧,扭腰和伦敦的霓虹灯光,他们就能为你拼出未来,指明人生道路。

旅行能做的就是:移除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让你静下心来思考。

无论是工作的压力,还是家庭朋友间的困扰,旅行能够提供一个机会让你静下思绪,从其他角度观看问题。不管是海边的浪水声还是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人在途中旅行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

当我和弟弟开始骑行中国时,当时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很不好,由雷曼兄弟破产导致了全球金融海啸,各行各业都深受影响,包括当时我所在的出版业。

从骑行中国这段经历中,我们驶过了中国的很多地方,也和很多当地人交流,这使我明白旅行对一个人的眼界和观点影响有多大。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在生活着,银行家、律师以及企业家们永远无法想象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后者也难以想象前者的生活。

当你看的多了,听的多了之后,你的观念也会随之改变,你会重新衡量事物的重要性,或者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你会分析什么是你想要的,而什么又是你必需的。

可能你会觉得现在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但是别心急,就像旅行中你会发现不是一切事物都是一步到位的。举个例子,加拿大的巨大杉树和中国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都是花费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才长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

总的来说,旅行确实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发现自己,清理头绪,重新审视问题。但最终还是要看你远离日常生活时的所感所想,并做出怎样的选择,而不是靠“12个通过旅行探索自己的理由”这一类清单体文章来改变人生。

人生中哪有什么公式可言。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自驾旅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164关注 | 33作品
+ 关注
​加拿大籍冒险家、电视制作人及公众演讲家。曾为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担任特约摄影师,09年被PDN杂志评定为全球最具潜力摄影师之一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