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2万公里保养,国内5000公里就换机油,4S店是为了多挣钱吗?

汽车的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保养维护可以减少汽车故障率的发生,减少用车成本,增加汽车使用寿命。



在保养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换机油,因为机油随着汽车的使用润滑作用会减弱,到了一定的公里数或者时间就需要更换。

很多车主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严格按照4S店的保养手册规定的时间进行更换,并且还必须到4S店更换才放心。一般来说,4S店要求的是5000公里或者一万公里就需要进行保养和机油的更换。


不过在国外的一些国家,他们的汽车换机油最少是行驶了1万——2万公里才更换,甚至建议2万——3万公里。

那么国内这种5000公里就更换机油的要求真的合理吗?很多人认为4S店之所以这样要求是为了多赚钱。其实这样想太片面或者太偏激,缩短更换机油的里程数其实也是为了车主好。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要明确机油除了冷却降温等作用,还要润滑、防锈等作用,即便是里程数跑得较少,但是机油也有一定的使用周期,虽然说缩短更换周期,确实使4S店多获取了利益,并且相比国外,国内的4S店也确实在这方面挣得更多,但是这并不是频繁更换机油的最主要原因。

根本的原因和区别是机油的品质,在国内很多机友都是矿物质油,这种油非常容易氧化,所以在5000公里左右更换时比较合理的,所以更换的周期就短,频率就高。

而国外之所以2万公里左右才更换机油,是因为大多是全合成机油,这样的机油品质更好,耐磨、耐损耗。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国外的机油品质确实好,因为国内的机油标准也比较低,所以国外使用的机油更加耐用,他们不需要频繁更换,换多了是一种浪费。


还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国内的道路特别拥堵,长时间在拥堵路段走走停停,对发动机的运转影响比较大,机油损耗就比较快;而国外的车流量少,高速出行比较多,所以机油损耗慢一些。


再加上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特别“娇惯”,特别重视,所以就频繁保养,而国外的人汽车文化接触较早,他们明白其实汽车并没有这么脆弱,所以不需要太高的保养频率,这也是认知的差异。

总结:不同的保养频率是因为机油品质和大环境不同导致的,另外车主还需要注意,一些不好的驾驶习惯也会加快机油的损耗,比如长时间怠速等,所以就导致了保养方式不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保养/维修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关注 | 35作品
+ 关注
专业的汽车资讯,就看贞哥车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