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黑车漫谈——社会篇

从微观层面看,每一辆黑车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不同的家庭,他们或影影绰绰或堂而皇之地停在街头,只为获取一份并不算高的收入;从宏观层面看,黑车已毫无疑问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从大都市到小县城,无处不在——人力三轮、两轮摩托、三轮摩的、四轮汽车每天都在对接和消耗市场需求。

某种情况从产生到成为现象,是其自身的独立发展与社会对其的关注及评论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粗略来看,社会评价主要来自于媒体和公众两大部分。评价从来都是纷争的,黑车也不例外。不同于其他瞬间或短时社会热点的是,关于黑车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十余年,但无论是掌握舆论公器的媒体,还是广大公众,却始终没有取得共识:赞成、反对、保留意见这三大阵营势均力敌。实际上,所谓没有共识,从另一个角度看,反映的恰恰是一种整体性的特殊共识,即“社会意识到无法短期内就某一问题取得压倒性共识的无奈共识”,我想这正是政府尽管对黑车现象态度明确,但治理缓慢的原因之一。

媒体的态度自然鲜明一些,观点也意料之中地统一:涉嫌非法营运、冲击正规出租车市场、行车及人身安全无法保证、加重道路拥堵、滋生黑恶势力……也有部分自视有观点的媒体指出:造成黑车现象蔓延的原因很多,历史啊、文化啊,就业啊、家庭啊,整体运力啊、市场需求啊,利益割据啊、改革困难啊,吧啦吧啦,将黑车这个计划外生育儿的前世今生扒了个干净,读者看完,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这么复杂啊!哟,来自猩猩的泥快搓完了(引用自和菜头),好期待啊!啊糟糕,厨房炖的汤忘了关火了!也就是说,在“怎么办”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上,我们从中很少看到媒体们诚恳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也没有听闻哪家媒体就解决问题上,采取了量力而为的实际行动,一切都是口技。当然,偶尔看到个别媒体也在呼吁关注黑车司机及其背后的群体,尽管显得高大尚,也确实能够体会到一丝人性关怀。

相比媒体鲜明又保守的自言自语,社会公众由于和司机个体的接触较多,反而不再局限于冷冰冰的“黑车”两字,其议论就显得鲜活许多。“离地铁太远,我每天固定坐一辆黑车,那司机人挺好的,有时候还专门等我”,“黑车开得太疯狂了,我以后再也不坐黑车了”,“哟,黑车也进化了,今天坐了一辆新迈腾”,“黑车里那个味儿啊”,“不想上班了,我也想开黑车”,“政府也不管黑车?把地铁站都堵死了”,“该死的黑车,那么近还收了我30”,“黑车方便,比出租车还便宜”,“珍惜生命,远离黑车”,“他们也挺不容易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甚至相当分裂,但很接地气。

上述观点和言论,反映了公众之间的看法差异,折射出媒体与公众间的意见隔阂,也透射出政府在治理黑车问题上为何时松时紧的无奈选择。毕竟,政府在采取具体措施之前,总要调研民间意见的,如果社会分歧明显,政府决策时面临的困难就比较大。

黑车究竟需不需要治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本就是各方讨论黑车问题的共同基础。然而,是打击,是规范,还是静观其变再做决定?其中的方向、方法和步骤的选择本就多元,再加上社会评价的分化以及不同观点的固化,更加重了选择时的背景噪音。

如何治理黑车?套用主流说法,需要研究落实系统性的综合配套措施,具体如何本篇文章不置喙,只想探讨一下面对黑车现象时媒体和公众应有的态度和角色。

1、包容的心态。想必你有过这种体会:无论多小的车,摆在展厅里看起来都不小,无论多大的车,停在街头都没有印象中那么大,再进一步,当你从即将降落的飞机舷窗向下看去,路上的车简直成了移动的火柴盒。你可能由此生出一些关于伟大和渺小的感慨,而从本质上看,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应有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心态。如果对待黑车同样如此,是否有利于祛除偏激观点,回归理性思考呢?

2、媒体应发挥社会瞭望者和守护者作用,切忌做出过于感性、模糊的报道。黑车到底多大程度上冲击了正规运营市场,黑车司机群体有什么想法、真实收入如何,国家财政收入受损多少,哪种公众意见占相对多数,这些方面请拿出实实在在的数据和调研结果,如此才能提供治理黑车的有价值的参考,推动形成社会共识,否则对不起手中的舆论公器。

3、公众整体上是分散的,普通个体又缺乏表达渠道和影响力,那么我们选出的各级代表和委员,就有责任代表公众建言献策,切实履职。新闻上说李书福准备在政协会上拿出治理黑车的提案,暂不论别的,这种认真劲儿就值得点赞。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鲜趣闻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6关注 | 5作品
+ 关注
文化投资公司
Ta的内容
26
评论
收藏
K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