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VS特斯拉:谁为下一代中控屏代言

最近,第五代奥迪A4的发布,让我等攒钱买车的屌丝又激动了一把。第一次,在B级车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革命性的新理念——Virtual Cockpit。所以,奥迪不仅是“灯具厂”,还是一家“表盘厂”。

一年前,Virtual Cockpit在奥迪TT上惊艳亮相,成为了下一代仪表盘的设计标杆。TFT仪表盘并不稀奇,但奥迪的设计让它离未来更近。在CES 2015上,Virtual Cockpit被《大众科学》杂志授予Product of the Future(未来产品)奖。

配合中控台的8.3英寸显示器,以及MMI人机互动系统。奥迪的这套表盘设计,无疑引领了豪华品牌的设计潮流。此前,独立、可升降的中控屏设计,就让奔驰、宝马紧随其后。

而在大西洋另一端,美国加州的“镇州之宝”特斯拉,也在用17英寸触摸屏向传统汽车工业发起挑战。特斯拉Model S这种消费电子理念的产品设计,不仅简化了中控部分的设计复杂度,也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特斯拉的17英寸屏幕,让中控设计的难度大大降低

现在,奥迪的Virtual Cockpit正代表传统汽车企业,向特斯拉“一屏统天下”的理念发起反击。Virtual Cockpit与17寸屏幕的对立,实质是重工业类型的车企,与互联网类型的车企在用户体验设计(UED)上的对抗。

奥迪的理念,是屏幕+人机按钮。在奥迪新一代的驾驶舱设计中,有两个屏幕。一个是Virtual Cockpit的12.3英寸LCD仪表盘,一个是中控台上的8.3英寸显示器。前者的革新之处,在于进一步强调驾驶员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把导航地图从中控屏挪到了仪表盘。充分利用了驾驶员正前方的这个显示空间。

奥迪Virtual Cockpit令人影响最深刻的是,你可以直接在这里看到导航了

相比,特斯拉的仪表盘虽然也是12.3英寸,但分辨率仅为1280x480,低于奥迪仪表盘的1440x540;而且,这个仪表盘目前的显示布局是固定的,只是特定模块可以变换信息。奥迪的Virtual Cockpit可以切换很多种显示布局,一种侧重娱乐信息;一种侧重驾驶信息;一种突出转速强调运动风格等等。这一点上,我觉得奥迪取胜。

其实特斯拉的这个仪表盘分辨率,要比奥迪的低一些

中控方面,特斯拉是触控主导(Touchscreen-Oriented),17英寸大屏搞定一切。与之对立的是,奥迪的MMI系统,依然借助物理按钮来控制屏幕。但这个物理按钮并不简单,它顶部是一个触摸板,可以放大、缩小屏幕上的画面,可以用来输入内容。它的旋转、点按,以及摇动,可以控制显示器上的界面。这套系统被称作MMI Navigation Plus with MMI touch。

MMI的好处是,即便你在开车,也可以“盲打”。不会像17英寸屏幕那样,经常分散驾驶员注意力。而且,由于屏幕太大,有时你找一个“按钮”就要花点时间。我本人也经常驾驶特斯拉,对于这个屏幕仍然无法掌控自如。这一点,我更倾向于奥迪的设计。

在系统层面,奥迪的MMI采用的是QNX的Neutrino实时系统。从软件层面,这套系统已经非常成熟。最新一代的MMI还增加了对CarPlay、Android Auto,以及CarLife的支持。反观特斯拉,用的是一个基于Linux底层的系统,据我所了解很可能就是Ubuntu。与QNX这样的嵌入式系统不同,Ubuntu是个桌面系统,除PC外还广泛应用于服务器。

奥迪Virtual Cockpit的剖视图,可以看到采用的是异型屏

这一点上,特斯拉完胜。因为特斯拉的系统可以直接控制车辆,比如天窗、空气悬架、转向力度等。虽然MMI也能实现对某些驾驶参数的调节,但不如特斯拉全面。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也远远不如特斯拉。

最后是硬件层面的比较。特斯拉的17英寸屏幕,由台湾的群创光电组装。用的是宸鸿光电的面板,分辨率为1920X1200。除第一代产品用的是红外线触控外,后面的量产车都是电容触控屏。这里面还配备一个16G的内存,用的是英伟达Tegra 3处理器。完全就是一个平板电脑,而且支持OTA软件更新。如四驱版Model S,车辆的一些功能,都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逐个“解锁”。

奥迪的MMI是基于其自家的MIB-2电子工程架构搭建的。上述的OTA更新,这个系统也能做到。MIB-2架构高度模块化,硬件上可以循序渐进地更新最新的处理器等原件;软件上,也支持OTA更新,来获取一些升级版的导航、通话,以及语音控制功能。这个理念,在传统车企中,已经相当前卫。

奥迪MMI控制系统的剖视图,这个圆盘支持多点触控

但比起特斯拉,升级一下7.0系统,就能“解锁”自动驾驶成就相比,奥迪这个MIB-2有些相形见绌了。

这里面特别提一点,就是英伟达的处理器。特斯拉的仪表盘用的是Tegra 2处理器,17英寸屏幕用的是Tegra 3处理器;而奥迪的Virtual Cockpit仪表盘,用的是一个Tegra 3系列的最新Tegra 30处理器,MMI系统用的也是一个Tegra 30处理器。

在奥迪的手套箱位置,有一个中央计算核心,叫做MMX。其内部集成一个Tegra 3处理器,用来应对MMI系统的运算。另外一个Tegra 3,则直接集成到12.3寸的TFT仪表盘中。所以,处理器性能上,奥迪暂时占优势。当然,特斯拉之后也会更新。

奥迪的这个仪表盘,是全世界第一个把Tegra 3的30芯片集成到其中的。这保证了这个复杂界面的仪表盘可以流畅运行。有了它的支持,这个仪表盘可以以60fps的速度刷新,所以看起来非常流畅。

说起Tegra处理器,奥迪用的不止上述这些。在装配有zFAS自动驾驶模块的车上,还存在一个Tegra K1处理器,来应对自动驾驶的复杂运算。至于特斯拉Model S的自动驾驶,用的具体是哪款处理器,我目前还不清楚。

CarTek |车创是WeMedia联盟成员之一,WeMedia是自媒体第一联盟,覆盖5000万人群。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3关注 | 17作品
+ 关注
汽车评论员/CarTek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5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