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车在中国为什么不火?

汽车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外来物,当年外国人送给慈禧一辆图里亚汽车的时候,还被当做怪物对待。那么经过了百年之后,中国汽车工业仍然还在追赶世界汽车工业的脚步。而且车型的潮流趋势也在经历着有意思的变化。前些年,人们认为三厢轿车比两箱轿车好看还实用,后来人们觉得两厢轿车更好、方便一些,再后来人们觉得小型SUV更好一些。且不论这是车企营销的结果还是消费者自觉意识的产物,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有些车型在中国从来没有火过,甚至很少进入人们的视线-----旅行车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车型。

我们对于旅行车最初的认知其实是来源于经典的桑塔纳的旅行版,这辆被引入中国的旅行车最后的归宿其实并不太美好。虽然后来很多厂商一直致力于引进旅行车,但是大家的下场好像是一个历史的玩笑----都被消费者冷淡待之。

原因在哪里?

我们来看看旅行车的出身。我们知道,欧美国家的人喜欢大自然,喜欢旅游,喜欢带着一家人到郊外野餐玩乐。注意,这里的欧美国家基本都是发达国家,这一点很重要。人们出行的时候刚开始是开着轿车去的,但是发现轿车的空间容不下太多行李,后来人们又选择了SUV车型,但是发现SUV车型有些浪费,而且操控性和舒适性都不太满意,于是市场上有了旅游用车的需求,这样汽车企业就因势利导生产出了旅行车。这样的话,旅行车不火的原因基本就明显了。

首先,车企把旅行车引入中国的时候我们还属于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群众刚刚不愁吃喝,有一些提前富裕起来的人有了用车的需求,但是还没有提前那么多到为了旅行去买辆车的地步。所以,这个时期引进旅行车顶多也就算是启蒙时期,让大家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一种汽车叫旅行车,仅此而已,旅行车的历史使命也就到此为止。一句话,引入的过早,不能指望市场反应太强烈,只能算是前期培育市场而已。

其次,旅行车基本都是进口车,由于开发平台属于中高端车型,价格太贵,不够亲民。现在有了一些旅行车的市场需求,但是尴尬的事情出现了,没人要旅行车的时候还能国产,另外价格也亲民一些,现在有了一些旅行需求的时候反而旅行车价格贵的让想买的人望而却步。这不得不说是汽车发展在中国的一个特殊情况,按理说这种同平台的车国产应该不是难事,但是车企肯定要考虑到市场需求量以及国产化成本和收益,这样,尴尬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于是,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如果你告诉别人你买了一辆旅行车,别人会在心里默默地惊叹一下:我X,真有钱。

再次,汽车文化的发展仍然滞后。文化这个东西是很奇妙的,你很难说清楚它是什么,但它确确实实地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比如,中国人就认为车越大越好,这个玩意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工作要去大公司,家族大了才有实力,房子要买大的,当然,买汽车也要买大的,即使一家只有三口人,即使很费油,即使停车不方便。皮卡在中国变成了纯拉货的车,MPV在中国也是不温不火,旅行车就更加的小众了。当然,近些年有一些汽车媒体和电视节目也一直在做推广汽车文化的工作,但是把汽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态度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赛车文化、改装文化、比谁的车更贵的文化。其实,话说回来,注重实用性也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过如今已经被别的文化给代替了。

也许真的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还需要耐心地去等待。因为我自己非常喜欢旅行车、MPV以及皮卡,除去很多历史地理原因,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个阶段,人们肯定会认可旅行车对于家庭的价值,而且会把旅行和驾驶旅行车出行当做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当然,我也希望车企在盈利之外,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去引导一个健康的汽车市场体系的建立,因为从长远来看,这样对车企和对消费者以及对于社会都是有利的。

-----------------------------------------------------------------------------------

个人微博:二手马达-个人微信公众账号: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桑塔纳
标签: 新鲜趣闻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88关注 | 26作品
+ 关注
自由撰稿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529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