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后续观察丨子弹飞这么久了,是该击穿威马了

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在昨晚落下了帷幕,而在晚会近四个小时的直播中,令广大汽车消费者惊讶的是,今年竟无一家车企上榜,看起来,车圈似乎是度过了一晚相安无事的“平安夜”。

但其实,在3·15晚会的现场之外,微博账户名为“米周不姓米”的一位威马车主,正在身体力行地坚持着自己的维权之路。翻看这位威马车主的发言记录,可以看到从今年2月3日开始,他便在网络平台开始发声,并试图以此来与威马CEO沈晖进行沟通,但毫无意外,他都失败了。

作为曾经备受瞩目的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一度被外界认为是与蔚小理同一档的“明日之星”,因为彼时的威马不论是市场销量,还是技术储备都丝毫不逊色于蔚小理它们。但如今的现状却是,蔚小理依旧稳坐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的位子,而威马不仅销量下滑,更是冲击科创板失败,至今未能IPO成功。

究其原因,威马汽车首先是败在了最重要的产品上。要知道对于一台新能源车来说,车辆的安全性能是必须得到保证的,特别是新能源车型最为核心的部件——动力电池,如果不能保证该部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能,那必将遭到消费者的唾弃。而威马汽车恰恰被击中了“电池组安全”这个死穴,旗下车型例如EX5自燃事故频出,近年来已发生多起事故,消费者自然是对威马“敬而远之”了。

如果说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是威马汽车犯下的第一个大忌,那么接下来它处理自身负面新闻、事件的恶劣态度与方式,便是导致其品牌影响力快速下滑,用户口碑流失殆尽的催化剂。

威马汽车其实清楚地知道,自家车型自燃事件频发的原因是电池组的问题,但它依旧“嘴硬”发布公告称EX5等纯电车型不存在设计缺陷,不会有安全隐患。即便是某地方消防部门出具的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到:起火原因是车辆电池组的问题。威马它也坚决矢口否认。

用户不是傻子,难道他们看不懂威马这是在“掩耳盗铃”吗?但更令人气愤地还在后头。在自燃事故频频发生后,威马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将用户的车“引导”至旗下经销商/服务点处,例如借保养的名义,偷偷对用户的车辆进行锁电的操作,即限制车辆电池的电压和放电量,从而提高电池安全性。

尽管威马这么做,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自燃的风险,但这同样对用户的日常用车体验,如车辆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效率降低等造成了影响。也就是说,威马既不想承认错误,又怕自燃事故再次出现,所以才偷偷对用户的车辆进行锁电。

可换个角度想,威马其实完全可以大方承认电池问题,并向用户公布具体的解决措施,就远不会造成如今这般恶劣地影响了,毕竟威马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造成新势力,消费者是能够给予其一些包容的。可威马却将其当成了纵容,非但没有正视自身错误改过自新,反而是搞起了偷鸡摸狗的锁电操作,这放在任何一家车企身上,都将会是严重的错误。

更意想不到的是,威马在面对自燃事件车主在售后群的询问与讨论时,给出的解决办法更是硬气,它直接解散将近500人的售后群,删除社交平台的稿件与评论,并对热度高的媒体稿件进行投诉等等,根本不敢直面问题所在,可谓是将“掩耳盗铃”的操作进行了新的升华。

出于无奈的威马用户,只好进行集体维权,而文章开头提到的“米周不姓米”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一边收集证据,一边尝试与威马官方进行沟通,试图与对方商量出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但从“米周不姓米”的微博发言来看,威马汽车官方似乎是将“龟”字诀发挥到了极致,完全不理会这一系列的集体维权投诉事件。

写在最后

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威马官方冷漠的态度,令600位威马维权车主感到心寒。与此同时,官方媒体也开始关注威马锁电事件,并在3月14日晚间举办的广东315消费者晚会上进行了报道。不知在官方下场之后,威马这次是否能回心转意了呢?后续,我们仍将持续关注威马“锁电”事件。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万关注 | 6104作品
+ 关注
原创汽车新媒体。专注汽车,深度传播!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