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管理政策需要不断思考、探索——纪念陈建国

编者按:5月16日上午,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原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陈建国同志追忆活动在万佛华侨陵园举行。追思仪式完成后,将一同步行前往墓地安葬并献花。一锤定音创始人张毅作为生前好友出席这一活动。

建国的同事制作了《追思建国》纪念册,汇集了部分好友近期的文章和信息,墓地献花仪式结束后,在现场领取。

一锤定音今天转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斌的一篇文章,以示纪念!

陈建国同志 陈建国同志

曾经长期负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和宏观管理的陈建国副司长2014年退休后几乎从不参与汽车行业的活动,但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他难得地参加了并对新能源汽车蓝皮书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蓝皮书不只是进行数据统计或记录,更多的应当是完整体现当下思想。未必要保证完全正确,只求翔实记录当年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包括政策),连续进行多年积累,记录时应当深化研究。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说实话,对这个寄语,包括我自身都不太理解,只觉得平淡无奇,也没有不明觉厉感,在这个更关注结论和博眼球视点的时代,泯然众人矣。

首次听他提及思想二字已记不清具体时间。依稀记得是某次跟他汇报他布置的某项研究任务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时,他说一定要思考政策的思想是什么。当时非常懵懂,一方面觉得领导水平太高吾辈难以体会,另一方面则有所失望,心想您这提出一些具体意见,如这条措施如何完善、那段文字如何增减,我们也好修改,结果却提啥虚头巴脑的思想,我们怎么改?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他对思想的关注由来已久。和建国同志工作多年的陈斌、李钢、李万里、吴卫、黄永和等同志和他交流讨论的更多,也许更清晰了解他所说思想的含义。思想,本义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观点及观念体系。照我现在的理解,他所说的思想大概有三层意思:一是可以分解为思、想两个字来理解,思是思考,研究工作要有自己的思考活动,想是想法,经过思考后应有自己的想法(如思考结果和观点),也应形成自己的认识观。二是记录当下的思想,才有助于理解当下的一些行为,而不是事后带着上帝视角来看从而无法理解当下的一些现象和行为。三是通过多年积累并深入研究,既在某方面(如汽车产业管理)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和观念,又客观反映了人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螺旋上升的一个过程。

我2004年进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一直进行汽车产业政策的研究工作。在我与他的交往中,汽车产业管理方面他在我这留下印象的思想有以下六个方面。


(1)汽车企业尤其是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有品牌经营意识。2005年协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十几年后我们再看这个政策可能会有很大的疑问,为什么国家还出台这么细的一个规定。回想起来,当时的现实情况是:2005年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普遍缺乏品牌宣传和品牌营销意识,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合资企业还普遍采用城市+品牌的标识办法,运用商品产地为品牌背书,如标识为上海大众。建国同志也许是早就看到汽车外部标识也是流动的广告牌,为此,要求标注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做好品牌宣传。在研究之初建国提出汽车合资企业是中外双方共同打造的,品牌宣传也是共同出资,为什么宣传的只是纯外资品牌,CCTV等的广告中只见外资品牌中方合作伙伴连个企业名都未出现,这样长此以往中方究竟留下了什么?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发改委才委托中汽中心研究起草外部标识管理办法。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时我还处于研究生学习阶段,产业政策首次提出了品牌战略,为免除消费者后顾之忧要求汽车企业重视建立品牌销售和服务体系,也许产品标识和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一样也是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2)提出要研究和谐汽车社会的理想形态。一直以来汽车普及与交通拥堵、环保存在着较大的矛盾,特别是2009年之后汽车增长较快,一些城市交通部门认为拥堵是汽车过多导致的,就应该限制汽车购买。国家发改委提出要研究汽车社会课题,跳出汽车行业看汽车问题却是我们最难突破的内容,因为身处汽车产业认为就不应该限制汽车购买。为此,2011年9月,陈建国对课题研究提出以下要求:迈入汽车社会如何和谐发展,车、人、生活的关系要厘清,基本认识是否是人民幸福生活需要车,但车多了也有烦恼,汽车来了社会怎么接纳它?和谐汽车社会如何定义?汽车和谐社会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怎样实现和谐汽车社会?汽车要与公共交通和谐发展,新车、二手车、后市场,以及与其它产业的关系怎样?汽车普及、市场需求有什么特征,和谐汽车社会的基础是研究最理想状态的汽车容量,饱和点研究,这也是难点。和谐汽车社会也和政府管理水平相关,汽车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公共政策如何调整?一定要把和谐汽车社会研究透了。从他对汽车社会的思考来看,汽车社会和谐发展应该有个系统考虑,要有一层一层剥洋葱不断思考的一个过程。


(3)认为市场需求也是资源,为维持产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汽车市场规模但不宜发展过快。2009年、2010年中国汽车新车销量达到1364万辆、1806万辆,建国提出:保证一定的汽车市场规模也是汽车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一定要强调,需求也是资源,要慢慢使用。每年汽车2000万销量就很好,已能养活汽车这个产业,不鼓励使劲往大里做,超过2000万继续不断发展也许就太快了。这也是和谐汽车社会的一部分。当时有知名的国际咨询机构预测中国未来要达到4000万辆甚至7000万辆的销售规模,众多的研究人员对汽车市场更多地是基于模型分析,但基本的假设条件、模型的思路、数据之外产业面临的束缚,我们可能并未进行深入思考。建国同志的这个发展不宜过快的结论,应该是基于汽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考虑才提出的,一味地扩大市场规模将会带来道路资源、环境、能源等多方面的限制。十年后回看,现实状况是中国汽车市场增长到2017年的峰值2800多万后回落,2013-2021年9年都是2000多万辆的市场规模。

(4)将汽车普及带来的停车难问题分为供给和管理两个层面来解决。他认为应将停车难问题分为作为基础设施的供给问题和针对停车行为的管理问题。停车供给可分为三个类型,配建的要提高停车位建设的要求(停车位配建数量等),公共停车设施要加强规划并形成较好的管理模式,路边停车则需要合理规划同时管理程序合法合规。针对停车行为日本有停车相关的法规管理,中国停车没有立法是否应研究,主要针对停车管理、程序、违规处理进行立法。


(5)从要求车企开发产品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2009年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国发文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照陈建国的解释,这是国家第一次提到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鼓励的办法就是与产能挂钩,即新增产能的汽车厂必须拥有新能源汽车产品。当时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电池技术发展较慢,新能源汽车产品成本高,汽车生产企业主要依靠燃油汽车挣钱,不愿意开发亏本赚吆喝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国家发改委对汽车产业管理能运用的支持手段就是产能管理,因此提出要求新增产能必须有新能源汽车,这是在初期阶段培育新能源汽车可行的思路之一。

(6)电池技术变化较快,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是多多益善,要和技术水平相适应。新能源汽车尽快发展要和动力电池发展相协调,2016年他认为目前的电池技术路线呈现多样化,电池技术也可能尚处于过渡阶段。如果动力电池技术变化较快,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过快增长,容易在技术方向转变时导致产业成为较大的沉淀资本。


除了以上的思想外,社会各界一直围绕着中国汽车工业该如何自主发展众说纷纭。2005年初路风出版《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结合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合资道路,从技术细节和理论上说明,为什么合资模式并不能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发展。也有一些学者拿汽车工业和“两弹一星”进行了比较,对汽车行业市场换技术等进行了批评,而黄永和则认为从1980年代初的汽车产业大讨论到1994年的产业政策,从来没有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思想,合资合作是在我国当时轿车几乎空白的条件下,中国政府不得以而采取的一个政策,合资合作一个最大的效果就是推进了众多零部件的国产化,有了零部件为基础才涌现这么多的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企业。2006年时任一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竺延风提出“中国汽车品牌自主研发要耐得住寂寞20年”,并解释了需要几代人才能发展起来。这些都是自主发展的一些思想,也许只有当时的行业从业者和管理者才能理解当时的困难、具备的条件和战略,当时的旁观者都不一定清楚,事后诸葛亮似的专家也是隔岸观火。我相信,以陈斌、陈建国等为代表的汽车行业管理者,对自主品牌如何发展都有自己的深入思考,然后在合适的时机植入了相关的政策,从最开始的合资合作,到后来的整车特征、品牌战略、合资自主品牌,以及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提出、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是汽车行业管理部门深入思考后形成的思路和探索。譬如,在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我所理解的自主创新,一定是中国国土上所有汽车的自主创新。”因此,合资企业的创新也应算做自主创新。由此可见,对推动自主创新和汽车工业自主发展,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产业管理者应该都有着共识,也一脉相承地进行着探索。这些探索,是在当时条件下基于当时的现实条件、问题、具备的资源,总结过去、着眼未来的一些战略举措;这些探索,可能要长短结合才能分析清楚,不对当下进行记录,我们无法理解当时为什么这么规定、这么选择;这些探索有的可能是成功的,有的可能是失败的,当然也有开始看是失败的,过十年看则是成功的……一切皆有可能。陈斌回忆与陈建国的工作经历说,“二十八年风雨同舟形影不离我们一起努力过,功过是非任人说”,也许,只有那些参与者记录下当时的思想才更有助于旁人客观评说。

目前,汽车产业已经步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汽车与交通、能源、环境保护、温室气体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大数据为王的时代,我们非常关注数据、算法等,但静下心来思考,也许思想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匆匆前行的我们,希望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并形成想法,并记录当下的思想,无论这思想是对是错。

以此纪念。

(作者:刘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173关注 | 1810作品
+ 关注
透过显现挖掘本质,定调未来车市发展。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