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特斯拉与比亚迪的电池车身一体设计,解读背后的核心诉求

这周比亚迪发布的全新车型 海豹以及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大火,我觉得有必要探寻一些其中的核心逻辑。在过去几年中电池开发的逻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的——

· 电芯:压缩非活性物质的比例,我们看到铜箔、铝箔、隔膜等等在不断往薄的方向发展,同一种化学体系不断提高压实密度来提升电芯能量密度,这是电芯层面的“卷”。

· 电池系统:而Pack级别能量密度的提高也关系到电芯/Pack的转化率,也就是集成效率,几乎所有的团队都在极限探索如何去掉电池包里的冗余结构件。

· 电池和车身结构化(structure battery):以Elon Musk的飞机油箱为例,飞机油箱从“机翼+油箱”变为“机翼=油箱”,所以在整个车身设计中考虑更多空间和结构耦合,让“车身+电池包”=“车身电池容器”,电芯本身的壳体结构成为整体承重结构的一部分。

因此走到这个阶段,整个汽车的前期设计、集成和售后部分都需要加入进来,和原有的电池部分一起考虑,整个原有的分工逻辑变化了,而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两家同时在整车和电池端能够协同的汽车企业,成为推出这种电池架构化设计的第一梯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图1 特斯拉和比亚迪的集成化设计,从车到电池

PART 1:特斯拉的结构化电池和比亚迪海豹的CTB

下图是我们在特斯拉德州工厂的开放日见到的情况,我们实际来看车身和两者的结合,从特斯拉的这个结构来看,电池壳体的承受力主要包括——

· 前排两个座椅

· 前排座椅乘员的脚步

· 后排座椅乘员的脚步

备注:根据拆解的情况,后排座椅的固定结构上和电池包无关。

图2 结构化电池外部概览

而在比亚迪海豹的设计中,前后排座椅都是通过中间的横梁来承受的,电池包的承受力主要针对上方乘员的脚步着力点。

图3 海豹的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

还有一点发现:电池上面主要还有HVAC风道和隔层,风道主要从中间走,所有电池壳体表面通过隔层来进行一定缓冲。下图中能看到的金属表面部分,就是电池包的上盖。

图4 副驾驶的布置

和前排一样,特斯拉的后排也是通过电池地板顶上来作为支撑面,白色部分为连接HVAC的风道,在下面这张图中,我们能看到特斯拉把支撑部分全部做成了电池壳体的部分。

图5 特斯拉第二排座椅和风道的情况

而当整个电池拆下来之后,从顶视图来看,整个中间部分是完全空的,要想把这个电池包拆解下来,需要把中控扶手、两个座椅,以及中间风道所有的组件全部拆下来,确实能修,但是非常非常费劲。

图6 电池结构拆下来维修以后,整个车身内部是空的

虽然海豹车身结构的图片我们没看到太多,但基本的逻辑也是相似的,只是拆解电池的时候前排座椅不用卸下来,这个会相对好一些,而整体的结构是完全一致的。

图7 特斯拉和比亚迪车身结构的对比

PART 2:特斯拉的壳体设计

因为拆卸很困难,所以这次特斯拉对于维修策略主要分为三种考虑——

1)Pyrofuse的维修:在电池包上方有一个塑料盖,如果这部分出了问题,只需要拆解后排座椅的部分组件,就可以直接进行替换。

2)电气部件的维修:对这部分的维修比较费劲,但是也是从二排座椅拿下来,然后在整个维修窗口下对电气部件进行维修。

整体维修:这个就是电芯整个出问题以后,对电池进行更换。

图8 电池的维修策略

下图所示,是特斯拉电芯在最近上海出现的零星问题,换就OK了。最近上海工厂的LFP和北美的NCA,都出现了零星的质量控制问题并进行后期更换。

图9 在偶发故障的情况下,这种设计就需要直接换电池

这个电池包的螺栓连接点确实比较多,如下所示,其实主要包括38个螺栓——

· 左右各14个螺栓,一边7个

· 顶端包括6+6,有一块额外的保护板

· 电池包电气部件有4个吊挂点

· 在电池末端有8个吊挂点

图10 电池系统的螺栓情况

在CTB状态下,电池的壳体可能从现有的拼焊壳体退回到钣金托盘。根据不同的信息渠道,后面围绕两个托盘有两种路线,一种基于成本考虑做钣金,另一种就是用高压铸铝来做(铝强度是否足够,配合内部的结构设计,是个挑战)。

图11 电池系统的壳体

小结:

从整个结构来看,结构化电池(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需要考虑整体空间,核心竞争力已经从“电池把空间给电池”演变成了“车辆空间给电池”了,这个是目前大家的核心利益诉求。在整体布置空间维度或者Z方向维度,都是利益点。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海豹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339关注 | 856作品
+ 关注
2030 Mobility Research Laboratory,中国首个全部由博士组成的汽车新出行深度研究组织。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