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比亚迪的“海洋之旅”,比亚迪海豹成色如何?

当我看到比亚迪 海豹的售价后,颠覆了之前的我对比亚迪的认知,在我的印象中,目前比亚迪的产品序列分为两个,一个是以比亚迪汉、唐、宋为代表的王朝系列,一个则是从原来e网,升级而来的海洋系列海豚、海豹、驱逐舰等。王朝系列主攻中高级市场,而海洋系列主攻中下层市场,而更高级别市场则由“星际”系列负责,这样就形成了空、陆、海三大产品线,布局高、中、低三个市场。

比亚迪海豹 比亚迪海豹


一、比亚迪海豹上场“表演”

但是没想到海豹21.28-28.98 万的定价略低于比亚迪汉 26.98 万— 28.86 万,需要我重新审视下比亚迪的产品策略。难道要多生孩子好致富?比亚迪将推出海豹车型,对标特斯拉Model 3;而在大约在明年6、7月份的时候,比亚迪将推出海鸥车型,其价格将比海豚更低;海狮将在明年3季度左右推出,预计将对标特斯拉Model Y。

比亚迪海豹 比亚迪海豹


目前比亚迪“海洋”系列,有两大产品序列,一个是基于e平台3.0技术的“海洋生物”系列,另一个是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军舰”系列。该车是比亚迪e平台3.0的首款旗舰车型,首次搭载 iTAC 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的底盘悬挂四大技术 。更有CTB 电池一体化技术、类蜂窝三明治结构刀片电池为安全加持。

比亚迪海豹 比亚迪海豹


海豹已于5月20日开启预售,最近又亮相2022粤港澳大湾区车展。车身尺寸为4800/1875/1460mm,轴距2920mm,定位中型纯电动车,轴距与比亚迪汉一致,车长比汉小195mm。提供550/650/700km三个续航版本可选,预售价格区间为21.28-28.98万元。

比亚迪海豹 比亚迪海豹


外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车评都说海豹的外观有别与王朝系列,比汉显得更年轻。但越看越觉得保时捷Taycan的前脸跃然纸上,尤其是前大灯外轮廓和前舱盖隆起的两条筋线。“天下文章一大抄”,设计上可以借鉴,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设计语言。比亚迪官方定义为“飞梭”设计,整体线条较简洁流,低趴动感,风阻系数仅有0.219Cd。大灯由于造型抄了作业,有别于当先电车流行的贯穿式大灯设计,灯内双U型的日间行车灯,类似海洋波浪元素。新车标配全景天幕、主动进气格栅、隐藏式门把手、前舱储物盒,根据不同配置,有18英寸和19英寸两种轮毂。

比亚迪海豹内饰 比亚迪海豹内饰


内饰个人觉得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亮眼的设计,依旧沿用海洋设计美学,主色调为灰蓝与黑的撞色,隆起的仪表台,灵感来自海浪,车门拉手则模仿水滴设计,呼应海洋设计理念。在中央通道区域采用“小蛮腰”的设计,上方水晶挡把设计抢眼,搭配环抱式按键布局,烘托内饰的豪华氛围。新车还配备菱格和以水滴形为灵感的桶形座椅,提升内饰的运动感。

比亚迪海豹方向盘 比亚迪海豹方向盘


比亚迪海豹水滴形门把手 比亚迪海豹水滴形门把手


该车采用CTB技术,在与汉相同轴距下,纵向空间会进一步释放,储物空间也是细节满满,不仅有防滑处理,还有深度可调节的卡位设计。此外全系标配最新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15.6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大屏,可支持5G网络连接。另外,新车除入门版车型外均配备12扬声器丹拿音响。安全配置上,海豹标配主副驾安全气囊、主驾膝部气囊、前后排侧气囊、前后一体侧安全气帘、360度全息透明影像、行车记录仪、盲区监测等。

菱格和以水滴形为灵感的桶形座椅 菱格和以水滴形为灵感的桶形座椅


动力方面,由于新车采用e平台3.0技术,搭载电池车身一体化(CTB)、类蜂窝三明治结构刀片电池、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热泵系统、升压快充等技术。标准续航版搭载150kW电机,电池容量为61.4kWh,CLTC续航为550km,零百加速为7.9秒;长续航版同样搭载82.5kWh的电池,CLTC续航为700km,零百加速为5.9秒;四驱性能版输出功率390kW,搭载82.5kWh的电池,CLTC续航为650km,零百加速仅3.8秒。

水晶挡把 水晶挡把


操控性方面,海豹扭转刚度 40000+n.m/°,采用前双叉臂独立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结构,后驱/四驱动力架构,50:50 黄金轴荷比,低质心高性能制动系统,增加驾控乐趣。

全景天窗 全景天窗


海豹提供两种快充方案,通过升压达到700-750V,最高可支持150kW的直流快充,根据电池电量的不同,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的30%-80%快充时间均在30分钟以内。全系标配宽温域的热泵空调,在-30℃到40℃均可工作,保证寒冷天气下舒适的车内环境。


二、比亚迪海豹的看家本领

说实话,运动造型的比亚迪,虽然逐渐褪去原来的中庸之道,但并不是比亚迪的杀手锏。相比外形,我觉得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和iTAC扭矩矢量控制系统,更值得关注。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首先比亚迪的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和特斯拉、零跑的CTC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说白了都是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底板合二为一,从原来的三明治电池结构进化为整车三明治结构。 CTB 技术将车身底板与电池上盖集成后,同样的车高下,垂向乘坐空间增加 10 mm,乘员腿部空间进一步释放。而动力电池系统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以简化车身结构和生产工艺。做到既要保护乘员安全、又能保护电池、车辆安全能依旧强大。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也就是说CTB技术下,电池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 刀片电池的蜂窝结构可以同时提升车身强度和轻量化,蜂窝铝由此诞生。蜂窝铝目前广泛运用到了航空航天领域。CTB 的结构灵感来源于蜂窝结构,刀片电池本身十分安全,所以相邻电芯可以紧密排列,结构强度更有突破,可以承重 50 吨的重量。CTB 的安全和结构强度,让工程师不用再牺牲其他性能指标。

CTB结构强度试验 CTB结构强度试验


车身底板和电池上盖板的集成释放了之前多层结构占用的空间,采用 CTB 技术动力电池系统的体积利用率提升至 66%;CTB 技术让电池包与车身融合,作为结构件参与整车传列,安全大幅提升,整车车柱碰撞侵入量减少 45%,正碰结构安全提升 50%,侧碰结构安全提升45%, 打造撞不断的电动车。

CTB电池结构 CTB电池结构


CTB电池结构 CTB电池结构


底盘方面有充裕空间升级,双叉臂加五连杆的高性能悬架组合首次搭载在 e 平台 3.0 中型平台纯电动车型,作为竞争对手的Model 3和小鹏P7都是类似的结构,至于谁弱谁强,还得看各家的调教功夫。这套组合在纵向横向垂向都带来了汽车性能的全面提升。横向侧向支撑力更强,操控性能更好;纵向抗俯仰能力更好;垂向悬架摩擦力更低,素质性更优。


得益于CTB 技术让高钢性的刀片电池与车身结合更紧密,整车扭转刚度提升一倍。新车型扭转刚度 突破了 40000+n.m/°,麋鹿测试 83.5km/h,单移线测试 133km/h,定圆回转 1.05g。

iTAC 加持的麋鹿测试 iTAC 加持的麋鹿测试


除硬件外,软件控制也进行了重大更新。利用电机旋变测量精度,相对于轮速更快的优势, 开发了 iTAC 智能扭矩分配功能。传统车辆的姿态控制以制动干预为主,会限制车辆的运动能力。iTAC 以驱动扭矩智能分配为主要逻辑,本质上就是一套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同时结合了一部分ESP功能。通过电脑控制电机的动力输出,整车状态识别提前 50-200 毫秒,时刻保持最强抓地力。


比如在雪地直线加速上,搭载了iTAC技术的海豹可以有效避免起步打滑,相比没有iTAC功能的海豹足足快了0.7秒。不过该功能只出现在高配车型上,毕竟这种赛道式的操作,平常人很难用到,日常的湿滑路面,四驱系统足以应付。


结语:

普通电动车发生碰撞时,因为大都采用承载式车身,底盘对整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电池就安装在底盘上。一般很少受到撞击,也不参与车身受力,很大程度保障了电池的安全性。但CTB技术则不一样。电池即车身底盘本身,虽然节约了成本。但当车辆发生事故时,电池将承受撞击力,并传力或受力,对电池的安全性影响尚未可知。


比亚迪官方提到的电池即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件打造“撞不断的电动汽车”,并指出电池作为结构件参与整车传力和受力,整车侧柱碰侵入量减少45%。该说法缺少参照物,到底是比那些车侵入量减少45%?一旦发生碰撞,电池本身受力,结构必然要遭到破坏,哪怕电池安全没有问题,后期车辆维修成本将会大大增加!这也许是特斯拉一直没有普及CTC技术的原因之一。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17关注 | 82作品
+ 关注
一个游走在汽车行业里的非资深人士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