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比亚迪公布"蜂巢电池"专利 是思皓新能源技术路线的胜利

欣旺达曾在中国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给出过“不起火的欣旺达动力电池”的产品理念和解决方案。思皓新能源自主研发的蜂窝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等均在安全性及续航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面对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各自的行进路线,不少人也提出过相似的疑问,“中国电池发展最后是否能殊途同归,找到共同最优解?”。

近期,业界似乎在比亚迪公布新的六棱柱“蜂巢”电池专利中探寻到了一些端倪。在其

名为《电池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电池包》的实用新型专利可以看到,整个结构借鉴了蜂巢排布推出了一种六棱柱形电池,这与思皓新能源早在2012年开始应用、2020年正式对外发布的蜂窝电池颇为相似。

(思皓新能源蜂窝电池) (思皓新能源蜂窝电池)



 (比亚迪“蜂巢电池”) (比亚迪“蜂巢电池”)



根据专利描述,“蜂巢”电池可以增大极芯的容量,且壳体内可以容纳更多的电解液,以延长极芯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将多个电池连接为电池模组时,有效提高了外部空间利用率,避免电池短路或断路,电池能够满足各种尺寸电池模组的排布需求,以使电池模组适用于各种环境,进而大幅提升安全性。

实际上,比亚迪做出“新抉择”并不意外。回看近些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补贴政策向高续航车型倾斜,车企更多选择高比能、续航能力强的三元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首选。然而,电池能量密度越高也意味着会更加的不稳定。比亚迪为了提升电池安全,研发了采用“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但其抗低温性和续航就要比三元锂电池差不少。如今,为获取高安全、高性能,久经市场检验的“蜂窝系”电池自然成为比亚迪的新方向。

那么与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相比,思皓新能源主导的蜂窝电池到底强在哪里呢?


蜂窝电池、弹匣电池以及刀片电池,对应的就是圆柱电池、方形电池以及软包电池这三种电池类型。通过上方的对比表格可以看到,为了实现长续航,提升电池包能量密度,蜂窝电池选择的是采用高镍的三元811正极材料,这使得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能够达到240Wh/kg,为三款电池中最高的;弹匣电池采用的是三元523正极材料,能量密度可达233Wh/kg;而刀片电池由于采用的是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能量密度天然有劣势,仅有170 Wh/kg,是为三款中最低的,相对应的续航能力就要差的多,冬季续航缩水也更为严重。

(思皓新能源蜂窝电池整包) (思皓新能源蜂窝电池整包)



而在安全性上,可以看出弹匣电池和刀片电池采用的都是大容量电池单体的方案,分别为218Ah和100Ah,而蜂窝电池采用的是4.8Ah的21700小圆柱电池单体,这使得相比于前两者来说,蜂窝电池由于电池单体容量较小,在发生单体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要更易控,大大降低了发生热扩散的风险,是将长续航和安全性平衡的最好,在保证电池安全的前提下,做到了最高的能量密度。实际上,蜂窝电池凝聚了思皓新能源19年的电池研发技术积淀,经过万次模拟热失控试验,最终成功实现单体电芯热失控的情况下,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从产业化和成熟度上蜂窝电池也更具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电动汽车的领头羊特斯拉在高端车型上也是采用的类似蜂窝电池的液冷圆柱电池,坚持多年始终没有改变技术路线,也正是基于安全性和续航的考虑。

毫无疑问,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在这方面,蜂窝电池极具优势,通过技术的突破实现安全性的大幅增加,兼顾续航里程、使用长寿命的显著提升。可以预见,在比亚迪之后,还将会有更多车企加入“蜂窝电池阵营”,共同拼接出中国新能源汽车新版图。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万关注 | 2348作品
+ 关注
新品汽车独家爆料,用车试车开车体感分享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