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的探险者们

福特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品牌






小到Puma,大到F-MAX这样重型牵引车,更有福特GT这样的高性能超级跑车,这种能力,放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找不到第二家如此全能的汽车品牌,我也多次在聊驾驶聊汽车人生的话题中提到,福特是启发我对汽车驾驶乐趣研究的老师。



一个月前福特给了一次让我答谢这个品牌的机会,为了第二天登台给作为福特之友,给福克斯撑场站台。我提前一天到重庆,把新福克斯再次严苛地试了一遍。

关注我的朋友就知道,我对于4代福克斯是那种爱恨交织的状态,爱它的超群底盘功力,直接说是级别天花板,甚至可以直接挑战更高一别的车,恨它有着瘸腿的变速箱表现。

而福克斯那1.5T 三缸机,我其实给了更多认可,我相信没有企业是花钱造一个更差性能的产品,只是这个可怜的三缸在观念上不被市场接受。福特被市场教育的之后,把发动机重点改回到四缸了,变速箱从8AT改回了6AT。但是实际上体验下来,体验各有千秋。新动力总成不是完胜,但是至少在运动性上,比之前8AT可强太多了,至少动力系统不拖累底盘了,终于成了一个好玩的福特。




而探险者的试驾也是我期待已久的,探险者这车是北美福特完全操刀的一款车,以较大空间和霸气的外观,成为福特在售SUV的旗舰车型,而且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为了更好的把旗舰定位站稳,所以探险者上市两年不到时间就很早迎来了改款,而且这个改款方案以后也要沿用到全球的探险者车型上。在审美情趣上,中国市场已经领先美国市场了。福特自身也承认这点,那么先好好看一下,这次改款的探险者有哪些不一样。




整体来说,霸气依旧,细节增加了精致感和科技感


前脸设计

最典型就是灯组的改变,将老探险者的大号反光碗大灯改成了双透镜大灯,而且据说也是因为中国探险者用户很多开车自驾的途中,反应老款探险者的灯光在山区不够亮,所以升级到聚光性更好的透镜大灯,且加入了流行的灯语设计,新款探险者在驾驶员接近的时候,会有一组漂亮的灯语。而且下方的进气口也进行了元素删减,同时增加了两侧L型的镀铬条,





尾部的造型,我个人觉得不如前面来的成功,主要是灯组的造型比较平庸了,在隧道的时候,总给我一种强烈的本田廉价的车的感觉,比如凌派享域等等,同款尾灯。因为本田实在廉价到深入我心了,所以我看新款探险者的尾部反而不如老款更干练敦实。但是现场厂商的人跟我解释,也有不少客户反应探险者老款的尾灯跟它车身尺寸相比占比太小,给人气势不足,这样讲好像也有点那个意思。侧面最大的改变还是轮毂,从老款的简单粗暴的镀铬亮条幅,变成了切削的花瓣型,个人感觉,更符合当前的前脸造型,整体让侧面变得精致,但也有老师说还是老款那个轮圈造型美利坚风情,所以外观改的更好了,还是改的不够好,就留给各位读者自己去理解了。



内饰

而新的内饰确实是相对于老款来说有了实质性的提升,比如老款的令人无法释怀的竖条方框屏幕,变成了一条更主流的连通屏幕,




同时在水杯架上增设了盖板,在中控台上增加了大量的皮质软性材料,让探险者的内饰档次感提升不少,同时还有出空调口,和中控台边缘的镀铬亮条增加的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相对于外观改变来说,内饰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我还没听到哪个老师说这样改不好。




动力底盘都没有变化,一言以蔽之,福特探险者就是平民版的揽胜,你买不起150万的揽胜,你还是可以拿1/5的价格,买个6 -7成性能的探险者的。探险者,它有着同级唯一的后驱平台,这个平台实际上是跟飞行家同享的,飞行家是100万最好的SUV,而且是言论负责那种。探险者的动态性能依然还是它这个价格的顶尖水平。


探险者虽然是一台全尺寸的SUV,但是它是福特,没有福特是开着让人觉得无趣的,探险者就是这么一台车,底盘处于一种舒适和运动兼顾高度平衡的水准。只是相对于福克斯来说,探险者的舒适性趋向要更加明显点,转向比福克斯更有质感些,很顺滑,而且新的探险者改变了方向盘的材质,采用了内外两层触感的皮质,触感相对于老款来说有提升,握着的感觉跟一台路虎差不多,用了后驱的平台,所以前轮转角也非常大,超过5米长的车,2米宽的车,转弯半径跟CRV相差不大。




前排座椅高配有加热通风按摩功能,而第二排座椅也经过一次升级,得到了44mm的宽度增加和25mm的长度增加,也具备加热和电动调节功能,同时高配座椅具备整体掀起的功能,从后门进入第三排,可以十分优雅的等第二排座椅完成前伸,从容走到第三排。




显然这次第二排也是这次改款的重点,座椅确实相对于老款有了一些实质性的提升,但是个人感觉作为乘客来讲,后排的坐垫厚度还是要更厚一点更好,因为乘客不需要路感,我在丽江出差试驾探险者的过程中,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乘坐这台车,作为乘客的时候我希望我屁股有更少的路感,但是屏幕前的读者们,也不太担心,这种抱怨只出现在长时间的自驾过程中,平时一两个小时的短途自驾游还是没得问题的,空间和乘坐舒适度都不错。




车机确实是合资里面比较出色的车机系统,是SYNC+系统,但是这个并没有太大作用,它并不能是探险者的优势,因为车机大家都知道国产车做的更好。合资车总算是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做到不差的水平。因为这次试驾时间很足,所以我在副驾驶足足看了5集水浒传,如果用让我用水浒英雄来形容探险者,我第一反应就是卢俊义,高大威猛,高贵的出身,不凡的身手,确实可以称之为玉麒麟。




在3000米的高原上开探险者跟在武汉开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高海拔地区的含氧量有限,2.3T虽然足足有207kw的功率,但是探险这本身也是一台大尺寸的SUV,加上高原反应,发动机功率大概只有8成的水平,这个动力下,探险者的动力只能说比够用好点,还不够从容,要是开着3.0 V6T估计会更爽,但是看着高速上慢慢行驶的汉兰达 RAV4,还是要感叹,没开过好车的人就容易满足啊,而我开着2.3T的大马力还不知足呢。




福特探险者适合谁呢?

其实目标很明确了,开过好车,但是不想交豪车税的那部分专家用户,他确定开过好车,但凡开过好车,就不会对汉兰达之流留恋了,开过好车,他就知道有些品牌的热销车型从性能上是完全不能匹配它的价格的,开过好车也就是知道,哪怕是豪华车也不会因为修车修死。探险者有着其他同价位前驱SUV没有越野性能优势,不仅是车子的接近角更大,还有车子有更小的转弯半径,同时也有更强大的爬坡能力,同时也有更顺滑的转向感受,更平稳的车身姿态,同时因为车重轴荷分配更合理,弯道的平衡感很好,能感受到前后轴一起把抓地力平均分配的感觉,这些性能都是过去后驱豪华车才会有的感觉。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以为探险者跟我去年试驾的时候一样,月销量还是3000台,3000台不算很优秀的数字,毕竟中国市场好像不破万,都不配有讨论权,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我完全买车是不看销量那类人,所以我对于销量数据是极其不敏感的,相信我看文章的各位读者再过三年,你对销量也没啥兴趣在看了。但是今年再次试驾到这台车的时候,它销量今年以来都只有1000多台。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大概还是受了品牌整体走弱的影响,探险者价格决定了它的消费群体,可能整体年龄偏大,而这些年纪偏大购买力强的人,又有一个问题就是观念比较落后的人群,可能买车还是更加认可品牌,探险者如何破局,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如果让我一句话解释探险者,

它就是平民的揽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评测体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918关注 | 71作品
+ 关注
一群汽车终身爱好者的观点体验和技术认知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