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仔面大叔:比亚迪e平台3.0技术,为啥令人望而生“畏”?

“畏”——乃敬畏之意。


敬畏,这个词是面哥很喜欢的,也作“尊畏”,意思是既敬重又有点小怕,有时可写作“敬惮”。


不论做人做事,正所谓是“敬畏之心”不可无!对于比亚迪这个企业,或者说它的e平台、CTB、刀片电池、iTAC、八合一……为什么会让消费者和对手都尊重,甚至对于竞争一方,还有点小怕,望而生“畏”呢?嘿嘿!听面哥道来,首先啊,这不是去每个城市租下CBD店铺卖车的蔚某品牌能理解的;也不是车子越做越大的某想品牌能做到的。




因为:“产业链、好产品”!


估计看过央视黄金时间,经常看到中粮的广告语应该有印象。面哥认为,比亚迪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代工?什么是风投企业?什么是扎扎实实做事的?都2202年了,心里谁还没点X数!?


正好,在8月31日比亚迪汽车在广州地区举行了多场关于e平台3.0技术沟通会,面哥也参与其中,更多地了解了其中的核心知识。这次沟通会名称为“e启聊聊”,我一到场就说“你们这群理工男,早该多聊聊,广而告之了”。




海豹是e平台3.0技术“All in”产品


“e启聊聊”的核心点就是,e平台3.0技术的产品,近期十分火爆的车型——海豹。就是这个平台“All in”e平台3.0技术的集大成者。很多人看到海豹的颜值、好身材,精美内饰配置于一身,殊不知,这可是量变到质变的“全产业链”产品,缺一不可,一个CTB+八合一电机,就是好身材的最好体现。




莫怪面哥肤浅了,就看颜值。但其实能看到的都是外形与内饰设计师能够给到你的。不仅仅外观,其内在的部分同样值得深究,因为海豹也是一款驾控之车,那为什么好操控呢?那就要讲一讲平台。


厚积薄发的e平台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


说起这个平台,我们还要从其原创开发的历史开始说起。历史最悠久的纯电平台。那会儿的汽车行业对平台的概念还不是特别强,所以e平台还“无名无姓”,但那时的比亚迪已经采用了平台化的手法对关键部件——电机、逆变器和动力电池进行了设计,实现了纯电动车领域“从0到1”的突破。基于这一平台打造的比亚迪e6是中国品牌里首款纯电动车,直至现在人们也能在深圳、太原等地看到它。


2019年3月发布的e平台2.0,实际上就是对关键部件进一步整合优化,进一步缩小体积、提升效率,例如“3合1”电驱系统、“3合1”充配电系统和深度集成的控制模块,并加之以智能网联技术,以满足当代市场对电动车的生态需求。




e平台的前两代都只是停留在将部件系统进行平台化,只能算是零部件的制造理念,离整车制造理念还有些微的差距。而到了3.0时代,e平台不只在谈零部件如何这般,而是赋予了整车四个关键词——安全、高效、智能和美学。


因此,进化到3.0的比亚迪e平台,即便不是目前市面上最成熟,最完善的纯电平台,但也应该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纯电平台了。比亚迪近20年时间对电动汽车的专注,由量变到质变的厚积薄发。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是个好东西!


CTB(Cell to Body)技术以“电池车身一体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实现了40000+N·m/°的高扭转刚度,大幅提升整车动态响应,赋能操控性能。同时作为车身的一部分参与传力和吸能,实现整车安全性能的大幅提升。


这个技术是在“蜂窝”中寻到灵感。结合比亚迪独有的刀片电池的长方体结构和超级强度,衍生出“类蜂窝铝”结构。通过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二为一形成完整体,并取消传统的车身地板设计,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




刀片电池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成为车身传力和吸能结构的一部分,在碰撞工况下,车身具备充足的吸能空间及更顺畅的能量传递路径,乘员舱形变大幅减小,给乘客创造了坚固安全的环境,逐步实现事故“零”伤亡。


用很常规的道理来说,原来纯电动车的电池是“很脆弱”的,需要被“保护”的状态,害怕变形、挤压甚至自燃。但CTB加入后,电池得到了保护,并变成车身刚性有效支持者。40000+N·m/°这个强度,从来是奔驰S级轿车才会有,现在20多万的海豹就具有这个强度。


另外CTB技术下的电池包模块可以快速拆解,未来在需要更换时,施工难度会降低,速度会加快,成规模化以后,万一需要维护、维修的成本也会降低。


刀片电池+磷酸铁锂化学体系=安全放心


刀片电池,就是藏在CTB技术里面的电池。采用高安全磷酸铁锂化学体系,杜绝电池热失控,轻松通过电池安全领域的“珠穆朗玛峰”——针刺测试;电池包通过电芯与托盘、上盖进行粘连,形成类蜂窝铝板的“三明治”坚固结构,可承受50吨重卡碾压极端测试。




刀片电池具备超级安全、超级强度、超级续航、超级低温、超级寿命、超级功率 六大特征。比较好解决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相互制约的行业难题。


现在的刀片电池有几个指标需要大家知悉:支持超5000次的充放电,充电功率最大可达到150kW以上,续航里程轻松突破700km(两驱版海豹),瞬间最大放电功率363kW,约500马力,四驱版的海豹百公里加速是3.8秒。


热泵系统,将来会是新能源的“基操”


高效热泵系统,e平台3.0技术通过热泵将乘员舱、动力电池、驱动总成的深度集成的热泵系统架构,驱动总成的余热回收后为热泵提供高品位辅助热源,使得热泵在零下25℃也能够完全满足乘员舱采暖需求。即使在零下40℃的极端天气,热泵仍然能够正常工作,降低采暖能耗损失。


八合一电机才能让一辆轿车造就出好身材


高效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比亚迪独立自主开发,全球首款量产的纯电动力系统总成。总成集成了驱动总成(电机和变速器)、电机控制器、PDU(电源分配单元)、DC-DC、OBC、VCU、BMS。通过功能模块的系统高度集成,达到提高空间利用率、减轻重量等目的,具备高度集成、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特点。




具体在产品层面,海豹高度集成化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电机峰值功率270kW,峰值扭矩360N•m,最大转速可实现16000r/min,但系统噪音低于76dB。功率密度可提升20%,综合工况效率高达89%。搭载于海豹车型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电机峰值功率230KW,峰值扭矩360N•m,四驱版本车型0-100km/h加速时间3.8秒。未来,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将支持车辆实现0-100km/h加速时间2.9秒。


还有,在e平台3.0上,比亚迪将首次采用永磁同步组合异步电机的全新动力组合架构:加速工况,双电机同时发力;稳定行驶工况,异步电机断开,仅永磁同步电机工作,既能实现四驱的动力,又能实现近于两驱的能耗。


所以四驱版的海豹,在总行程里程上,比两驱长续航版仅仅少了50公里,达到650公里,能跑,还跑的远。


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目前搭载在四驱版本的海豹上。iTAC是针对电动车特性打造的车辆扭矩控制系统,电动车上所采用的电机则可以更快采集轮端信息,通过电机旋变传感器,轮端每一圈可分成4096个采集位。


iTAC较以往提前50ms以上预测到车轮轮速的变化趋势,相比于传统控制策略,识别精度提升了300多倍,汽车动力的控制精度与速度得以大幅提升。


面哥总结:e平台3.0并不止步目前


说了很多领头羊的单项,但其实e平台3.0并没那么简单,而是更注重系统与系统之间的配合,从而做到整车最优化,产生1+1>2的效果。除了海豚外,另一款e平台3.0车型“海豹”订单超过了6万辆,从海豚和海豹的市场反馈来看,e平台3.0被验证是成功的,消费者认可度非常高。




2022年7月,比亚迪汽车整体销量超过16万辆,其中DM-i车型与纯电EV各占一半左右。成为行业第一。从A级车到D级车,未来将有更多智能电动车在该平台孵化,e平台3.0如同比亚迪深深扎入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根,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打CALL给“产业链、好产品”这样的好企业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370关注 | 184作品
+ 关注
2002年太平洋汽车网创建人之一,测评频道首任主编。08年任羊城晚报集团新快报记者,《汽车周刊》总监。现创业《车仔面大叔》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