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一项技术实现突破之后,电动车就能全面普及?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都有一个亟待解决,却又无法根治的问题,那就是用户的续航焦虑。尽管各家车企、电池制造商在不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提高电池密度、提高充电速度,又或者是加快充电桩建设,可在电池材料技术尚未有重大突破前,广大新能源车主还将焦虑一阵子。


而最近,一项名为“无线充电道路”的技术再一次引起网友们注意。据报道,日本建筑公司大林组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公司当下已开始测试无线充电路面,目标是到 2025 年使得该技术可以正式推广应用。


具体来说,在大林组位于东京的研究中心, 一辆小型电动汽车能够在嵌入不间断线圈的道路上,以每小时 15 公里的速度连续行驶,同时实现连续无线充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这一方式,相较于固定的充电桩,能够减少甚至完全减免固定排队的情况,是不是感觉既科幻又先进?


实际上,除去日本,当下已有很多国家早已开始着手研究无线充电道路。早在去年底,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就在其官网宣布,创新的动态感应充电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数月的测试已经成功,用于汽车无线充电测试之路“Arena del Futuro”也已正式开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技术实际上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完美,而是存在着很多弊端。在早些时候,瑞典有一家名叫无线的公司在对一辆重达40吨的混合动力卡车进行道路无线充电测试时就发现,尽管该车辆确实能够通过无线充电道路实现能源补充,但相比起传统的电桩“充电”,这样的做法应该被称为“补电”,因为无论跑多久,只要车辆仍正常行驶,那么汽车的电量就永远无法充满,因此他们表示无线充电道路只能作为应急充能方式使用,也就是当你离开该道路时,或许又将很快没电。


如果仅仅只是应急使用,那就意味着实用性就不高,毕竟无线充电道路的造价着实不菲。此前我国就曾建造过世界上第一条承载式光伏高速试验公路,不仅能够为汽车充电,还能为周围的家庭提供电力,充分利用资源,听上去十全十美,然而改造路面的成本价格高达每平方米 9996 元人民币。此外,无线充电产生的费用以及道路维护和维修的费用,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成本投入,显然不划算。


除此之外,无线充电道路能否成功为车辆充电,还需考虑许多因素,比如行驶速度如果超出限定范围,充电会不会有影响;万一出现限电情况,是否会导致充电功率不足?又或者当面临雨水、冰雹或者高温等不同天气的变化时,道路的功能是否会受到影响?诸如此类的情况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写在最后

综合来看,在当下这个阶段,要想实现无线充电道路,显然困难重重,有这人力、物力去推广这一技术,倒不如先一步普及更多的充电桩,多研发快充技术,这样明显更实在些。当然了,任何技术都是在不断地改善中走向成熟的,而边走边充电的这项技术再过个十年八年或许真能大放异彩,届时它无疑是解决续航焦虑,尤其是解决电车高速续航焦虑的一剂良药,倘若那天真的到来了,那么相信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转而购买电动车了,你们觉得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8万关注 | 4888作品
+ 关注
致力于做独立,有态度的汽车新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