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妈妈竟然背着我去试驾了BYD

看到标题,你们肯定愣了一下,DS9车主怎么会对汉有兴趣,但是实际情况就是,我爸妈在我出差的时候,他们老两口决定去试试BYD汉,至于原因,我想我也不用多解释了,因为我妈现在的欧拉已经想卖掉了,然后BYD在农村的影响力,你提丰田根本不好使儿,在村里人看来,丰田那就是上一个汽油车时代的东西,当前时代就该买BYD。所以上个月丰田加雷克萨斯的所有的绿牌车卖了1500台。。。如果法系车还好理解一下,但是你是燃油车卖了17万的Toyota,所以难怪老百姓要抛弃你了,因为你动作实在太慢了。


我爸妈之前就对我说过,他们准备去试试BYD,我说BYD没有适合妈的车,妈想要买一个三厢轿车,因为他们开的桑塔纳3000 ,皇冠,DS9都是这样的车,所以我妈的潜意识里面,她想买的车是三厢的,然后我又跟他们说,BYD还是买新款的好,然后他们就去试驾汉了,我也没问他们结果,因为30万的汉,确实已经超过我妈买车的预算,但是为啥他们会偷偷去试驾,我是想不通的,大概是BYD已经有了强大的号召力?

那么为啥BYD会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像我爸妈这样的7-8线小镇生活的人,短期之内广告给他洗脑是没用的,哪怕他们儿子从事的是这个媒体行业。那么BYD是如何形成如此强大的影响力的呢?

要从我上学的时候开始讲了,大概是2009年,我刚上初中,那年中国首富就是物王传福,而且08年BYD也形成今日一样的广泛认知,只不过当时,大家都想买BYD是燃油车,因为当年的F3 杀疯了,靠着像素级致敬卡罗拉,但是只卖卡罗拉一半不到的价格,让中国很多家庭圆了一个私家车梦。一台5万多的,空间足以让全家人舒服的乘坐的紧凑级家用车,造型还很时尚,让BYD成立第6年就火了一把,但是当年王传福并没有讲太多F3的故事,而是跟我描述了一个电动化的未来,他的F3DM还有纯电 E6,并夸下海口,2015年中国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


而09年之后,大量的自主品牌参与竞争,F3的战斗力也持续减弱,BYD反而过的没啥存在感,09年之后是帝豪 逸动 双雄争霸,期间也有C30 A3 等车型昙花一现。而到2015年的时候,BYD 再次回到舞台C位,这次它带来了,542科技,5s 四驱 2L的三个关键吸引力,策划了一系列,秦战列国,唐大战保时捷的营销故事。BYD一下次以性能出了圈,因为那个时候,国产车是不可能加速到8s内的,因为燃油车动力总成,还是外国人弄得好。


BYD用了另一条思路,绕开了动力总成的短板,而是增加电机电池弥补了国产动力总成性能和油耗的不足,一下子,让群众发现,原来加速5s这种超级欧洲跑车才能做到的事情,中国品牌竟然也能做得到,而且账面上油耗还更低。完全契合大部分老百姓,花小钱装大逼的心理需求。

这是我印象中的第二阶段的BYD,虽然销量还没有成为今天这般不可一世,但是声量确实有了,各大汽车论坛经常有唐的身影出现,为啥呢,因为经常唐被用来教育那些只谈加速时间的键盘侠,虽然这对于BYD来说,这到底是表扬还是批评,很难评价,但是唐的反复出现,已经说明,BYD成功出圈了。


而第三阶段就是去年开始的,新能源热度,准确地讲,去年下半年开始,燃油车就在加速贬值,这是一种量变引起质变的,而BYD从2015年开始喊出的口号,新能源领导者,也在此刻量变引发质变,而DM-I 技术的顺利落地,这比当年5s的唐,更能成为老百姓买单的缘由,秦plus dmi 开始供不应求,紧接着DM-I 三个字贴谁谁怀孕,放在哪台车上,哪台车就开始供不应求。而且俄乌战争引起的能源价格上涨,更是对于此刻的BYD的销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基本是,提车3个月的等待期很普遍。


而今天BYD 也正式走向了3.0阶段,推出了e 3.0 平台,这个阶段的产品就是海豹车型,还有CTC技术,实不相瞒,我爸去偷偷试驾了汉,而我也在当地4S店有车的时候,第一时间去试驾海豹。

BYD的在CTC实在有点东西,坐姿很低,低的就像油改电,我不反对消费者买油改电,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后应该是为体验买单,而非其中的技术,比如大家吐槽的后轮鼓刹,三缸机,我觉得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你体验好不好,老百姓不要去纠结中技术的纠葛,容易被某些车系带入PUA陷阱里面,油改电做的好的车型,你的人机几乎不受影响,很多纯电车,反而坐姿很差。

而BYD 海豹3.0平台,是纯电平台,但是它做到了传统燃油车的低坐姿,非常厉害,跟我日常使用的316i 坐姿一样低。而且3.0平台,BYD也是首次吹了自己的底盘水平,如我三年前预言一样,BYD在2023年将有底盘竞争力,官方的品宣上一定会大量强调底盘的对于驾驶的重要意义。而这样的BYD,最后终归是跟我成为了同路人。


历时5年,耗资百亿推出了纯电整车架构平台化的全新e平台3.0。从底盘层、高压层、低压层、车身层,全面整车架构开发,突破了电动车的性能短板,赋予电动车高级别的智能进化能力,彻底释放智能、电动化潜力。为智能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基础平台。


BYD一步一步的走来,我是从什么时候对BYD有所改观的呢,应该算是春节的时候,蹭了同城媒体的宋PLUS DMi 实现的,虽然底盘还是我印象中那个BYD,所有底盘性能蛋糕尺寸还是那么小,但是它把那个蛋糕全切给舒适性了,所以作为一个代步车来说也无可厚非。然后长板又特别的长,还有附赠的一系列功能,确实让我和我的家人们对于BYD看法有了很大改变,从此之后BYD也成了我推荐的名单之列。而上次在4S店试驾3.0的海豹,可以说底盘不再是BYD短板,而是它的新的竞争力所在。这就是BYD不断技术升级带来的改变吧,也是e 3.0 平台最大的价值之一 。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918关注 | 71作品
+ 关注
一群汽车终身爱好者的观点体验和技术认知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