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使用的全合成机油真的是全合成吗?

关注汽车保养的车友会发现,这两年市面上很多矿物机油、半合成机油很少见了,全合成机油成了主流,全合成机油的价格没有上涨很多,反而越发地下降,99元全合成机油保养套餐、58元全合成机油保养套餐也有推出,难道现在的全合成机油都做惠民政策补贴车友了吗?

首先说结论,现在的全合成机油,很多并非是真正的全合成机油!在绝大多数的车友观念中,机油只分三类,那就是矿物机油、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对机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了解的不多,全合成机油之间的差异非常非常大,要是用上了虚假的全合成机油,反到对发动机有害。

如果是自然吸气发动机,那么使用矿物机油、半合成机油或者全合成机油都可以,除非有些高端车明确要求使用全合成机油,那么它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就要使用对应的全合成机油。但现在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天下了,而涡轮增压发动机是要求使用全合成机油的,从这点就能看出,这是这两年市面上全合成机油越来越多的原因,毕竟市场需求在哪里,产品开发的方向就在哪里。

机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和而成,不同品牌的机油,使用的基础油和添加剂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配方和要求,这个不同是不同品牌的机油不同特色的根本原因。基础油和添加剂决定了机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基础油也是有分类的,目前有5类,从1类基础油到5类基础油,并且类别越高,质量越好。其中1类、2类是矿物基础油,性能一般,3类、4类、5类是合成础油,性能相对优秀。

目前市面上比较出名的全合成基础油,有壳牌开发出来的GTL天然气提纯3类基础油,4类合成技术基础油的代表是美孚大名鼎鼎的PAO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5类基础油主要是酯类的基础油,目前存世不大,很多大的机油品牌推出的也不多,现在的全合成基础油主要是3、4类基础油。汽车工业极为发达的德国早期只认可4类和以上的基础油才是全合成机油,但随着机油工艺和提纯技术的提升,3类基础油的性能也可以做到很好的的指标,3类基础油后来也可以称为全合成机油。

但机油是不是全合成和半合成,大多是机油厂家自己定义,特别是在国内,只要性能指标能过检,都可以贴上全合成机油的标签。这里面机油的另外一个配料的作用就出来了:添加剂。尽管使用了级别比较低的基础油,但选用能提升机油指标的添加剂,就能提升机油的理化指标,达到全合成级别,所以这两年全合成机油成批量地出现。

使用过价格比较便宜的全合成机油的车友有没有这种体验:新加入的全合成机油使用起来发动机噪声不大,动力也可以,但4000公里甚至3000公里后,发动机的噪声、动力和发动机的抖动都出现了变化,这就是添加剂逐渐失效,低等级的基础油的面目显露出来的原因。

要是这种依靠添加剂堆料形成的全合成机油使用到了主流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上,对发动机的伤害显而易见的,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问题普遍较高,性能不好的基础油给了发动机油泥的环境,要是经常激烈驾驶,高温导致油膜撕裂的情况也常发生,同样造成发动机的磨损。

再说低温,等级比较低的基础油低温流动性也是比较差的,这个直接关乎发动机的冷启动保护,而发动机主要的磨损就来自冷启动磨损。这些使用普通3类基础油,甚至3类混合2类低端基础油加上添加剂形成的全合成机油,说是发动机的杀手也不为过。

涡轮发动机的普及,让全合成机油更快地进入车友视野。用量大,价格低是正常的,这是市场规律,因为量大就容易控制生产成本。作为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我来说,也知道机油的油品成本不高,但营销、渠道和税务等的成本,均摊到每一升机油上,卖给消费者的价格远高于成本,这个是避免不了的。工业化大批量的产品,绝对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若您爱车,我建议无论是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选择全合成机油,并按照原厂要求的里程更换机油,但面对价格极为便宜的全合成机油,不建议轻易地尝试、长久地尝试,毕竟大瓦磨损、正时链条短里程就拉长的现场,越来越常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保养/维修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