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池三明治”到“整车三明治”比亚迪的CTB到底是什么?

2023年1月份,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可以用“几乎全军覆没”来形容,除了龙头老大比亚迪依旧斩下了超15万的销量之外,其他国产新能源品牌也就理想和埃安勉强实现了过万销量,其他品牌均在四位数徘徊。


对于这种局面此前我就说过,除了比亚迪在潜心搞研发之外,其他国产新能源品牌,拿着国家的补贴,认真搞研发的没几个,似乎这笔补贴只是单纯成为了制造成本的补贴。


而比亚迪却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有松懈过对电池、电机、车身技术的研发,除了之前被大家熟知的刀片电池之外,比亚迪还有一项技术可能很多人还并不清楚,那就是CTB。




什么是CTB


CTB其实对标的是特斯拉的CTC技术。


字面意思来看:


CTB技术: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


CTC技术:Cell to Chassis,电池底盘一体化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新能源车型采用的仍然是CTP技术。早期的电池集成技术,是最传统的标准化模块,将电芯组成模组再盖上电池壳安装在车身底盘中。后来CTP技术问世,全称为Cell To Pack,就是减少或去除电池模组,直接将电芯、电池壳整合挂到车身底盘中,我们可以理解为电池三明治技术,而特斯拉的CTC和比亚迪的CTB技术则代表着整车三明治已经形成。


比亚迪的CTB技术离不开刀片电池建立的基础,正是结合了刀片电池独有的长方体结构和超级强度,比亚迪才能衍生出“类蜂窝铝”结构,带来电池成组技术里程碑式的革新。


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合二为一形成完整体,从而取消了传统的车身地板设计,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



而且相比特斯拉的CTC,比亚迪提供侧向强度和的扭转刚度的横向钢梁还留在车上,而非结合到电池上盖板中,侧面预留空间比特斯拉小,这也让比亚迪的CTB方案更轻,侧向强度及扭转刚度更高,整车扭转刚度提升70%,超40000Nm/°——在以前,这得是百万级的燃油车才能有的数据。


同时车辆还能获得更强的可拆卸性和密封性,相对来说电池维修也更加方便,甚至保留了换电方案的可行性。


CTB的好处


正如前面所说,采用CTB技术后,车辆的侧向强度及扭转刚度更高,可拆卸性和密封性更强,那么具体有些什么好处呢?


可能很多人认为扭转刚度是越野玩家关心的数据,但其实扭转刚度数与整车操控性和舒适性成正比,扭转刚度越大,在弯道行驶时,整车后轴跟随越快,甩尾越小,车辆操控性越好;扭转刚度越大,在过减速带时,产生的形变越小,车辆舒适性越好。



甚至能够轻松实现电动车领域的50:50车身配比,要知道50:50的整车黄金轴荷配比被宝马吹了几十年,这也是为什么提到宝马大家想到的都是操控的原因之一。



除了整车操控性和舒适性得到提升,比亚迪CTB技术还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利用率以及更高的安全性。


除了 海豹,下一辆会是谁?


大家最先得知CTB技术是应用在了海豹身上,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海豹的一些测试数据:


海豹车型麋鹿测试通过车速达83.5km/h,单移线测试通过车速133km/h,最大横向稳定加速度1.05g。


光麋鹿测试一项就已经能够秒杀大部分大几十万的车型了,只看数据的话谁能想到这是一辆20来万的纯电车型?




所以说比亚迪的CTB技术在国内新能源历史上毫无疑问是继刀片电池之后的又一个跨时代之作,不出意外今年比亚迪新推出的车型都会逐步用上CTB技术,那么下一辆采用CTB技术的车型会是什么呢?大家评论区里可以猜一猜。


点击进入 谈谈中国制造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海豹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5万关注 | 1964作品
+ 关注
主业是:聊汽车的,用视频挑逗汽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