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今年首次降价,新能源价格战导火索被点燃?

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结束,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应声上涨,除了特斯拉以外的绝大部分汽车厂商都上调了新车价格,而车市也因此迅速降温。然而,经历了近两个月的价格“守坚战”,陆陆续续有新能源厂商释放出降价的信号,作为新能源头部品牌的比亚迪,如今也正式官宣了今年以来的首次降价。


据北京一家比亚迪王朝展厅销售人员透露,比亚迪王朝系列大部分车型均有价格优惠,老款车型的优惠幅度在1万元以上,部分热门现款产品也有上千元的优惠。其中,2021款汉EV下调了2万元,2021款秦EV降价1.5万元,而新款车型优惠幅度普遍在6000-8000元,上述降价幅度仅限于北京地区,并预计将在3月份结束。

无独有偶,除了北京地区以外,上海与深圳地区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但调价力度最高在万元上下,不过海洋系列车型则未参与此次降价活动。总的来说,比亚迪此次降价范围仅局限于三大一线城市的部分经销商,是否会进一步启动全国范围的降价政策尚未得知,但可能性很大。

那么,比亚迪为何在此时此刻选择降价?


补贴退坡“后遗症”,新能源市场回暖乏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能有今天的繁荣景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的催化。去年年底,持续了多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正式宣告画上句号,这对于整个新能源行业而言都是一场有预告的“大地震”,新能源汽车几乎集体涨价,以维持原本就不高的微薄利润。

新车涨价,必然会冲击消费端。今年1月份,国内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为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整体表现冷淡,究其原因,补贴政策的结束是最大的根源。在整个行业都不景气的背景下,新能源厂商普遍面临着调价压力,比亚迪也不例外。


原材料价格重回正轨,整车生产成本下降

2022年,原材料价格上涨重挫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锂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一路猛涨,从年初的每吨35.3万元涨至每吨近60万元的天价,几近翻倍!这造成了动力电池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从而使得整车生产制造成本上升,最终通过新车价格的方式转嫁到消费端。

庆幸的是,2023年,行业逐步显现出开云见日的迹象,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价格逐步下落,碳酸锂的价格目前已经跌到了42.9万元/吨,几乎回到去年同期的水平。原材料价格的下降,降低了整车生产制造成本,新车降价也就有了空间,这对于包括比亚迪在内的新能源厂商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比亚迪生产效率提升,产能需加速消化

去年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正式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汽车品牌,从“200万到300万”,比亚迪仅用时半年,其市场体量呈现指数级增长速度,对应的则是产能的供不应求。对此,比亚迪斥巨资扩充产能,并陆续开始投产。

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2023年的目标是400万辆”,如此巨量的产能想要更好地消化掉,需要在消费端下足功夫,而科学合理的价格策略,是刺激消费端最行之有效且很有必要的方式,消费者对真金白银的“诱惑”最没有抵抗力,比亚迪的降价无疑很有助于消化产能。


新能源+燃油双线开卷,扩张雄心显现

此前,在新能源厂商被迫集体涨价的关头,特斯拉这条鲇鱼却逆流而上,选择了降价“二连击”,这为其带来了可观的销量增长,却让中国新能源品牌雪上加霜。面对特斯拉咄咄逼人的价格战,比亚迪必然会采取相应的策略应战,而此次降价,很难说和特斯拉没有关联。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比亚迪的雄心绝对不仅仅是“扳倒”特斯拉,还要“革命”燃油车。前不久, 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上市,DM-i车型价格首次下探至10万元内,真正实现“油电同价”,这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比亚迪接下来可能会通过下探新能源车型的价格,来向燃油车宣战。此次降价,说不定就是这个战略其中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比亚迪此次降价既有环境因素使然,也是出于自身的战略目的考量,是比亚迪为了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之举。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愈发焦灼,厂商之间的厮杀也会日趋残酷,而比亚迪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健,朝着自己的目标有条不紊地进发。2023年,我们终将会见到一个更强大的比亚迪。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秦PLUS
标签: 行情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088关注 | 951作品
+ 关注
车大白,做你的新能源汽车贴身暖男。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