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买车的人越来越少?是穷了?还是变理性了?

先看一组数据。


据乘联会统计销量数据来看,今年1~2月份,汽车市场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9.8%,细分到各车型大类,不难发现,不论是轿车、MPV还是SUV车型,同比累计销量全都呈现出“赤字”状态,由此反映了一个问题,今年买车的人越来越少了。

当然,如果你认为数据是片面的,那看下面这则报道。

该报道称某4S店销售分享了一下他春节假期的上班经历,4个字可以总结概括——惨不忍睹!

因为那段时间,他们店总共销售额就只有2辆车,即便时间拉长到2月份,店里面虽然人流量增大了,但是买车的人仍然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按道理讲,疫情放宽之后,报复性消费者应该居多才是,可为啥结果却恰恰相反呢?

第一,买车后并不方便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消息显示,截止去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便达到了4.17亿辆,可想而知,交通压力有多大?特别是上下班出行,整天堵得水泄不通,有的时候可能还没有乘坐轻轨方便。再一个就是停车难的问题,开车上街,预计逛街2小时,可能进车库排队都得花半小时,不好停车不说,关键是某些商场停车场收费还很贵!

另一个对于油车而言,会遭遇限行,不方便不说,万一哪天一不小心忘记这茬事儿,被摄像头关注到后就直接损失100元。

第二,疫情带来的滞后影响

截止去年,全国疫情才迎来了真正的松动,虽然各个行业的经济都开始慢慢复苏,但这次疫情同样也带来了很多“后遗症”,比方说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大多数消费者更加认为,“存钱”才是唯一出路,因为疫情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吃到了“失业”的苦头,没有收入来源时,那时候才意识到“存款”才是王道,毕竟最基础的,得保证一家大小的开支吧?再加上汽车本来就是持续消耗的产品,给自己增加无形的压力,没太大必要。

第三,汽车后续附加费用会造成额外经济负担

买车是前期花出一大笔钱,但养车是后期慢慢花出一大笔钱。

首先养车,咱们有保养费用、保险费用、油费(电费)、停车费等等,光以上这几项,每年花出去的钱不占少数,还有后续可能会产生的修车费、换轮胎等费用,这些附加费用一累加,腰包里的钱还得往外拿。买得起,养不起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索性很多消费者直接拒绝购买汽车了。

第四,福利政策的收紧

疫情还未结束的早些时候,为了搞活汽车市场,国家拿出钱来补贴油车,如今市场回暖,政策也被逐一取消了。不光是油车,新能源汽车也一样,补贴政策取消不说,近段时间乘联会也有消息传出,近两年新能源绿牌的“区别”待遇也即将取消,损失了这一波福利,多少会造成购车人的心理不平衡,也就以致于部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开始下降。

第五,公共交通越来越完善

许多人购车就是为了图个方便,以美国为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原因是国外的公共交通并不发达,有许多居民居住的地方离汽车站可能十几公里远,这对他们出行、购物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他们不得不购车。

反观国内市场,几乎一两公里路都有一个公交站,并且轻轨的站台也在逐年增多,就算是想去到别的城市,也有高铁为你服务,不仅速度快不说,而且相较于自驾而言,它还更省钱,钱少事儿少,何乐而不为?

结语

自己有车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能够满足你所谓的自由!但它的坏处就是麻烦事儿变多了,并且你每年还需要多花费一笔额外的开销对其进行供养,那么最后问题来了,你们觉得买车是好处大于坏处,还是坏处大于好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鲜趣闻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6关注 | 90作品
+ 关注
车圈小白,一个不专业的车评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5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