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公园:演进、分支与孕育 “上海车展造型趋势观察”

ICONA INSIGHT | Observations on design Auto Shanghai 2023 


图1 图1


当历史的书页翻动,这颗蓝色行星进入距今3~2.5亿年的二叠纪,海洋生物依然生命力旺盛,历经优胜劣汰的鲨鱼占据了统治地位,但鱼类爬上岸演化而来的陆地生物,才是耀眼的主角。新优势物种爬行动物逐步摆脱了两栖类的硬骨鱼痕迹,进化出丰富多彩的品类,也成长为骇人的巨兽。


图2 图2


新时代的霸主恐龙即将接过权杖,未来的统治者哺乳动物也在孕育之中,但史上最为惨烈的物种消亡也在不远处等待,只有最坚韧、适应能力最强的物种才能活下来。

……等等,这里真的是ICONA吗?为什么我们在说物种进化?

没错,我们在说物种进化,但又何尝不是在说汽车设计?

2023年的汽车行业,燃油车依然火爆,依然占据了市场的多数,但油车市场的资源渐渐聚集到几个巨头身上,整个行业的焦点集中在新能源车,资本和媒体的视线,都紧紧捕捉着电动智能赛道的风吹草动。电动车的内外饰造型逐步走出了初期的千篇一律,开始多样化的演变;油车也呈现出“跟随”和“异化”两种方向。随着经济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新的品类、新的霸主和新的危机,都在襁褓之中。

本次上海车展的新车造型,正展示了这种有序演进、万物竞发的生机,与黑云压城、迫在眉睫的压力。


标签撕裂

Evolution is happening

不久之前,电动车的造型特征还是“千车一面”的眯眯眼、贯穿灯和无特征线的简洁曲面,但很快,这种一统天下的“一顺边”出现了瓦解的迹象。

原因不难推想:电动车在发展过程中,先是为了迎合市场审美,经历了“模仿油车”的阶段;而后为了宣示先进、科技感的形象,采用了明显区隔于油车的、标签化的“无格栅、眯眯眼、贯穿灯、简洁面”手段


图3 图3


现在,当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足够庞大,不再需要广播体操式的“规定动作”来抱团取暖,造型设计行业强大的“求异”惯性就挣脱了桎梏,开始绽放无限的可能性。率先适应“陆地”的先行者正在努力强化优势,而刚刚完成“登陆”的后来者,也拿出了自己差异化的看家本领,去争夺主流市场的销量。



蔚来新ES6

图4 图4


蔚来全新一代的家族脸,看上去没有惊喜可言?

当然从车型使命而言, ES6也不需要惊喜,稳守上一代的“江山”,在中高端纯电SUV的市场继续畅销,就是最好的安排。这看起来与自家兄弟ES7并无二致的造型,也是求稳的最佳选择……

但其实,它与ES7的造型若即若离,其区别恰到好处。


图5 图5


我们将前脸元素分拆开来,就不难发现:ES6将前脸的明暗分界线紧贴日行灯下沿,纵向大灯和相接的形面采用渐消手法,整体更薄、更自由、更运动;而ES7将这条分界线与日行灯下沿拉开距离,而与大灯形面相连,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反弧面,整体略厚、更显得坚实可靠。其实在侧面也能找到类似的差异,这大概就是“蔚来”式的家族化手法,强化已经形成的品牌特征,集团作战,润物无声。


小鹏G6

图6 图6


在G9上略受挫折的小鹏,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虽是算不上新奇的溜背轿跑SUV体态,却用“悬浮式尾翼”的手法保障了二排用户的头部空间,比真溜背的Model Y更宽敞,又比mach-e的类似做法更自如;贯穿日行灯虽是小鹏的家族特征,却用中嵌Logo的形式作了“打破”,构筑起一种后现代的新意。新的车身形式、新的元素处理,是开疆拓土,也是背水一战。


深蓝S7

图7 图7


从UNI系列开始,长安就仿佛在锋锐风格上“开了窍”,在深蓝SL03上开创的改良化(或者说折中主义的)机甲风,在S7上手法愈发纯熟。游刃有余的折痕展露出运动而又科技的自信和锋芒,适度的拆件处理也使人想起UNI式格栅的惊艳。


飞凡F7

图8 图8


当然,这款车更多的话题,在于高配置低价格——极致内卷的性价比。但看似缺乏亮点的外饰造型,却骨肉匀停,张弛有度,通过前后两段肩线修饰比例,让整车显得修长优雅,同时日行灯、翼子板摄像头饰件,车窗上沿饰条、甚至是门把手,都采用了尽量拉长的手法,配合本就5米长的车身,用洗尽铅华的松弛感,诠释新时代的“卖相”——不出大错且“看起来挺贵”,也是性价比的重要加分项。


油电和解

No more barrier

电动车的发展,曾一度打断了汽车审美原有的演变轨迹。但随着电动车造型的“去标签化”,汽车造型也被解除了封印,从“一窝蜂模仿手机”的极端简洁中释放出来,部分探索者已开始沿着之前的雕塑进化路径,继续打磨衍变。油或电,对造型而言不再那么泾渭分明,这对双方都是一种许可——请更自由地探索造型吧!


广汽Van Life概念车

图9 图9


虽然没出现在上海,而是在万里之外的米兰设计周,但简洁与繁复互为表里的结构所展现出的冲突与和谐,仍让它从地球另一边传送来强烈的魅力。秩序并不意味着无趣,它包藏着野外生存的可靠和安心;细碎也不意味着失控,它展现着极端环境下的无限可能。最为迷人的是那种上古巨兽式的体量与洪荒感,恰与我们“二叠纪”的主题相契合。


极氪X

图10 图10


另一种“繁简对话”来自极氪X。与领克设计源出同门的极氪,向来不死守“电动车”惯用的简洁,但不能否认的是,极氪X仍然科幻。切削感强烈的主车体与碎片感的点缀相得益彰,几处明确但不扎眼的棱角令人激赏;解构感突出的比例,也将不到4.5米的车身修饰得并不局促。这种切削感的曲面在比亚迪海鸥上也颇为突出(这本身也是电动化“入侵”之前的尖端造型潮流),可能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另一方面,极氪X也在多处着力塑造简洁感:取消了门把手,隐藏了水切,又把充电口盖的分件巧妙隐藏入后侧围……一切简化,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曲面的美感,这才是简繁适度的真谛。


仰望U9

图11 图11


这款车更大的话题应该是“云辇”系统、三个轮子也能跑……但很少有人把关注点放在动力——这是一款纯电动跑车,但造型上却看不出炫耀纯电的痕迹,它只是以超级跑车的面目展示出耀眼的自信,并用特征鲜明的前灯和前盖导流槽营造出毒蛇一般的危险感。不管是造型手段还是气质,与当年的比亚迪S8何止是云泥之别。


保时捷357

图12 图12


如果有人指着这个造型说是纯电跑车,应该没人会提出质疑。顺滑流畅的轮廓、浑圆纯净的曲面、隐藏式的前后灯、无格栅的前脸(当然这是保时捷家的标配)……但偏偏,这是一辆燃油车,搭载了一台4.0升水平对置六缸自然吸气发动机。

是的,这并不冲突,上面那些特征也符合保时捷的品牌语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风趣的行为艺术呢?谁说油车造型就一定不能纯净圆润谁说油车已经不配拥有科技感?最有趣的莫过于侧门槛下方的这个“小恐龙”贴纸,设计师们用恐龙来吐槽油车“即将灭绝”的命运,但这种玩笑也昭示出强大的信念和热爱。


图13 图13


自嘲就是自信,跑车之魂永存。


雷克萨斯LM

图14 图14


第一眼很难不被它参数化的格栅吸引,这游走于“电车”和“油车”风格之间的造型倒也符合油电混动的身份。但这只是前菜,新的雕塑质感才是图里隐藏的匕首。不同于老款LM沿袭自埃尔法的“遒劲浪潮”式侧曲面,新款的线条更明快锐利,曲面转折也更清晰,似乎更符合Young Money的审美。


北京现代MUFASA

图15 图15


现代在做一种很新的油车(虽然他们的电车也很新)。被赋予老狮王之名的MUFASA,其造型完全担得起这个名号。前脸造型既不是传统的横平竖直,也没有模仿电动车做出贯穿灯或无格栅设计,而是顺着曲面走势做出了“纵向平行”的文章,新颖雄奇而不失威严大气,元素繁多而不失整齐和谐,侧面的前后“肌肉体块”和下裙边的分色也是如此协调,若合一契。


标致408X

图16 图16


标致在做一种很纯的油车。真正以狮王为图腾的标致,却做出了一些“刀疤”。前脸锋锐撕裂感的日行灯、侧面峭壁一样的曲面和奇峰耸起的裙边,都在用“刺破”的元素营造出紧绷感和冲突感——别忘了,从十年前开始,标致就是切削感的坚定信徒。


智能的多种面孔

More choice of intelligent

智能化本不该只有一种解法,不管是体验、技术还是设计(三者本就应该是一体的)。令人欣慰的是,更多的车企开始从体验的原点去思考智能化。每步入一个新的智能座舱,你都能在几分钟内体会到其独特的匠心所在。除了中控大屏和带鱼连屏,我们还有更多选项,它们不一定是正确答案,但一定为将来留住了更多可能性,孕育着更多的希望。


仰望U8

图17 图17


U8的外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但内饰带来的启发或许更多。重点不在三块屏幕左右对称的布局,也不在中间那块曲面屏,而在于内饰造型语言与智能化部件的自然融合。U8用前后层次和包覆件的衔接,让雕塑感与智能感和谐共生,甚至还因势利导,强化了立体结构的穿插感。


阿维塔11

图18 图18


相比仰望的雕塑感,阿维塔则加入了更多建筑式的思考,让统一的形体逻辑在空间里延伸。从IP前端的开孔式立柱结构开始,内饰空间就从上中下三个层面铺陈开来,两块远一些的屏幕自然镶嵌在中层,而交互核心中控屏则悬浮在下层之外,与立柱遥相呼应,整体空间很有些奇幻感。


林肯航海家

图19 图19


如果和前面两款当成连续剧来看,航海家这款屏幕就显得更具交互新意了。近处的中控屏与老款基本一致,但远端一长条连屏(由两块23.6寸屏幕组成)确实是一种新的体验。限于人机触达性,这两块远端屏不支持触控,所以近处中控屏更多地承担起了“遥控器”的职能。看起来和之前的拜腾有相似之处,但中控屏无疑比方向盘上的屏幕更适于操作。


红旗智能平台HIS

图20 图20


红旗这款智能座舱,看似极简的仪表台,承载了无穷的可能性——通过人工智能与数字投影技术,不仅可以让用户与虚拟的AI助手对话,更能对接绚丽的元宇宙世界,创造出酷炫的交互情境,与宝马Dee概念车有异曲同工之妙。更不必提它可以前后滑动的主仪表台,让物理部件与数字世界协同,构筑起全方位的交互——超脱屏幕,甚至超脱纯视觉的多模融合,应该是下一个时代的交互主攻方向。


衣冠南渡

Counterattack of traditional power

随着大环境的转向和攻守之势的嬗变,汽车造型的特征和秩序开始重建,被新势力激进风格一度打懵的“旧势力”设计师们,开始在新潮流中把握脉搏,搭建自己的造型逻辑,找回主动权。


旗舰SUV的鼻子

图21 图21


同样是旗舰级别的SUV,奔驰和宝马也仍在延续着争锋之势,从格栅的处理就足以看出前脸新秩序的不同提案。迈巴赫EQS SUV 延续EQ家族三厢车的风格,用华丽的直瀑元素在格栅的若有若无之间寻到了平衡(诸位是否发现了,下进气口也延续了上面“假格栅”的直瀑元素);奔驰EQG作为硬派电动旗舰的有趣角色,用欲拒还迎的勾边格栅和大灯,继承着古早G级的造型元素,甚至用科技手段将其强化,更倾向于“左右逢源”;而宝马XM作为三者中唯一带“油”的选手,浓墨重彩强化了格栅,这种“直接”的处理杀气十足。

三者的不同诠释也证明了:物理上的格栅也许可以不要,但前脸C位仍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对这种旗舰级别的SUV来说,这个区域对气质和气势的塑造至关重要(隔壁的仰望U8打了个喷嚏)。


去中心化的“以退为进”

图22 图22


另一些探索者则在尝试更超越性的“去中心化”做法,例如奇瑞iCar-GT。它一反传统前脸“以格栅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元素”的做法,而采用了明显的“凹陷式”前脸曲面,将前脸C位空出,让注意力被分散到两侧的重头元素(双冰球杆式前灯)上,营造出“哑铃式”的格局。这种方式避免了过于厚重的视觉感受,又拉宽了视觉宽度,是电动化带给前脸的新逻辑。日产Arizon概念车、Polestar4等等,也有类似的处理。

一鱼两吃,但是新口味

想当年,南北大众的帕萨特-迈腾CP遥相呼应,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度强悍无匹。在如今的纯电纪元,大众ID家族也拿出了一份眼熟的答卷。

图23 图23


上汽大众的ID. NEXT和一汽大众的ID.7 VIZZION 可以看作新时代一南一北的“电动帕萨特” ,与当年一样,长春的选手更具有欧洲的原汁原味,而上海的选手则加入了更多本土化创新点。表现在造型上,ID.7 VIZZION体现出了更强的韵律感和优雅风范,传递出更强的人情味(从前脸进气口和肩线曲率不难看出),而ID. NEXT则更严肃、更矫健,传递出数字科技感和大众骨子里的严谨。与ID.4和ID.6的“套娃设计”相比,这次南北两家的差异性似乎更明显易辨。


充沛的生命力、多样的可能性,让我们格外珍惜这个平和进化的时代。但纵然有再多元的演进、再丰富的品类,我们也无法忽视一个大概率的事实:汽车市场仍会在不久之后迎来一次更严酷的洗牌,弱小的玩家们将被迫中止进化,退出比赛。与二叠纪类似,洗牌者或许不是此时看起来最强大的玩家,而是更宏观的环境;强大与弱小也有其相对性,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除了祈求好运外,还需要对时局更明晰的洞察和更及时的响应

欢迎来到二叠纪,这里孕育着一切可能,也孕育着一切危机。对于设计师而言,刺激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图1 引用自sina;图2 引用自douban;图3/17-19/22 引用自汽车之家;图4/8/10/12-16/21/23 引用自wheelsage;图5 为自制;图6 引用自小鹏官网;图7 引用自深蓝官网;图9 引用自GAC Design 微博;图11 引用自仰望官网;图20 引用自易车网。

*本文为ICONA发表的设计观点分享,文章不含任何商业目的,其引用的图片、LOGO、车型名称和品牌均属各自法定著作权所有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为ICONA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ICONA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后台留言,获取相关转载须知。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车资讯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377关注 | 287作品
+ 关注
解读汽车设计潮流趋势,创造优秀工业设计产品,分享你所不知道的设计知识。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