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将是“张嘴”的跑车?冲压进气对国产摩托有何影响?

川崎ZX-6R有望引进国内的消息近期在圈内传得火热,冲压进气(RamAir)这个技术也再次登上了摩圈热搜。为什么说是又?因为不久前北京摩展发布的凯越450RR也拥有这项技术,当时也引起了一波热议。


冲压进气是个啥?粗糙一点说就是依靠高速行驶时车头撞风,让更多空气灌入空滤箱,加大汽油的燃烧质量。和普通车型相比,可以想象成一个是拿吸管喝药,一个是捏着鼻子往嘴里灌药,很粗暴的提升办法。


冲压进气这个技术其实并不算是很先进,川崎于1989年就推出了首个带有RamAir技术的车——ZXR250R(铃木GT380当时的RamAir仅有冷却作用),相比现在的冲压进气技术来讲,ZXR250R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发动机进气提供更多冷空气,让动力输出更稳定,因为化油器的原因,在当时提升马力的功效是有限的。



虽然说当时的RamAir并没有为行业产生巨大影响,或者说两冲的黄金年代掩盖了K-RAS的创新力,川崎并未气馁,继续投入大量精力研发。电喷时代的来临仿佛为RamAir的进步装上了翅膀,高时速下的动力具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后来的ZX-6R、ZX-10R、六眼魔神等等我们熟知的川崎高端车型都具有RamAir。在这项技术诞生几年后,迎来各家大厂的学习,例如铃木GSX1000R、宝马S1000RR、雅马哈R1、本田CBR1000RR-R等等。随着这项技术普及度越来越高,很多厂家并未将它作为宣传重点。


RamAir也不仅仅在高端的摩托车身上应用,福特野马、道奇公羊等等都有RamAir出现的身影,日常买菜车改装RamAir的技术也已经相当普及。



如此说来,摩托车身上RamAir并不算是新奇的事儿,也不是先进科技,为什么国产摩托车不在每台摩托身上都应用呢?其原因就在于成本和应用价值。


由于摩托车的内部狭小,想要应用RamAir肯定要对整个进气道投入很大精力研发,造型设计也要与之相呼应,风洞测试、ECU调试、路试沙尘雨淋等等影响,都耗费着研发精力,当这一切都尘埃落定可以应用的时候,也只能在时速150km/h以上才有效,也才提升3-5匹左右的马力。实用性先放到一边,研发成本最后是落到消费者身上,这一点在国产车价格巨卷的时期,能否让消费者认同是个大问题。


如此说来,国产车是不是很少会有具备冲压进气的车?涅槃个人觉得并不会,如果主机厂将发动机和针对RamAir调试的ECU卖给买他发动机的品牌,很多品牌一起消化研发成本,对销售售价影响就不会很大。可能后期很多消费者体验不到RamAir在高时速时的动力提升,但长时间的冷进气对于动力的稳定性也是有帮助的。

当车头“张着大嘴”具有RamAir的国产车形成趋势的时候,注定有很多不具备RamAir的车也将车头设计一个假的很大的进气口,在造型上迎合潮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953关注 | 983作品
+ 关注
总编辑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