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真瓜了!瑞浦兰钧“问顶”电池超长续航的证据被我找到了!

根据我的经验,消息来源越是高调越不可靠,因为真相看起来总是“平平无奇”。

一个很偶然的时刻,我注意到了这条朋友圈......




点开后我就发现味儿不对!感觉是猛料的味道!左上角的“电芯摸底评价”非常醒目,而“158Ah”、“体积能量密度Wh/L”、“450”这些关键线索更是指向性很明确了。

能量密度能做到450Wh/L算是业内妥妥的天花板了,摸底测试的数据还没公布,说明肯定是发布没多久的新产品,果然直接百度搜“158Ah 450Wh/L”就发现只此一家——瑞浦兰钧。



大家可能并不十分清楚磷酸铁锂电池做到450Wh/L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我们与常规的同类型电池做个对比就清楚了,普通的磷酸铁锂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大约在370-400Wh/L,以磷酸铁锂电池比肩三元锂电池,业内天花板名副其实。

能量密度触顶是限制磷酸铁锂电池发展的主要矛盾,但另一方面,它的优势也十分明显,抗拉伸、抗震动、抗冲击,安全性高;技术成熟,成本低;循环放电次数能达到3000,寿命长。

正是看中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诸多优势,很多业内大厂都在努力尝试提升负极材料的比容量,也就是想通过质量更少的负极材料容纳更多的锂离子,但是并未见有实际成果。在“问顶”诞生前,磷酸铁锂电池发展已经停滞很久了。所以可以想象当450Wh/L出现时,市场会有怎样的反应。




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国际车展上,瑞浦兰钧就在发布“问顶”系列产品时解释了“问顶”技术的关键。

我们知道电池有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四大部分,而正负极会分别引出一根金属导电体称为极耳,就像人的耳朵会“支出来”一块。瑞浦兰钧发现传统的极耳弯折方式存在空间浪费,从而优化了电芯卷绕方式,释放了顶部空间,将原本的15mm厚度压缩到了8mm,空间利用率提升了7%以上。


既然空间存在浪费,为什么之前就没人想过要改善呢?

不是不想,是不能。

因为留给极耳的空间本来就小,极耳到转接片的路径、松弛状态不同,极耳冗余、下沉,或是没有支撑让极耳插进极片里,都会导致电池短路得不偿失。即便勉强做到,还要考虑量产的良品率,以及装配过程造成挤压对极耳的影响。

瑞浦兰钧优化了极耳的弯折方式,让电芯极耳穿过装配部后弯折,再与转接片的上表面贴合并导电连接,这样就减小了原来用于折极耳的空间。这项设计让极耳的长度缩短2/3,过流能力增强,而且节约了成本,电池内部可利用空间大了,能量密度自然也就提升了。


此外,“问顶”电池的电芯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磷酸铁锂电池,也适用于三元锂电池,大幅提升二者的续航能力,磷酸铁锂方案续航将突破700公里,中镍三元方案续航突破1000公里,这将让电车成为长途旅行的首选。


更牛的是,由于电芯长度缩短,“问顶”电池还能在原材料和控件方面节约5%的成本,技术突破+成本降低,这真是现实版的“我全都要”。

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问顶”158Ah已经就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天花板了?瑞浦兰钧表示:未来到了,但没完全到。因为和158Ah型一同发布的200Ah还没上市呢,能量密度更将达到恐怖的650Wh/L,显然行业的天花板并不是瑞浦兰钧的天花板。

其实科技探索上的困难与挑战与其说是“天花板”,更像是一颗颗绊脚石,技术人员一次次的踢开石头,攻破天花板才成就了今天的便捷生活。热爱科技行业,正是热爱那种为破局欢呼的喜悦,而“问顶”带来的新能源行业的新未来也值得我们关注。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392关注 | 208作品
+ 关注
专注新能源汽车评测 纯电、插混、增程式电动车就看新电动。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