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没有深入研究理想产品的人而言, 理想L7(参数|询价)与理想L8仿佛是个套娃产品,甚至误以为就是六座改五座的简单搬运。在没有深入看到理想工程师的研发背后,我曾经也这么认为,毕竟对于企业而言,这是才省心最省事的操作。要知道,很多合资车的设计都是套娃产品。

但理想显然并没有偷懒。因为在理想L7首次亮相时,李想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理想L7绝对不是简单的理想L8的六座改五座,而是针对五座的特点进行了完全独立的设计。”或许正是这句话,让理想L7有了全新的生命和活力。

我们先看看L7和L8两款车的定位,L8的定位是家庭六座豪华SUV,而L7定位是家庭五座新旗舰。理想L7的车长为5050毫米,车宽为1995毫米,车高为1750毫米,轴距为3005毫米,是标准豪华中大型SUV的尺寸。尽管理想L7与理想L8的轴距相同,车身尺寸也相差不多,但两款车拥有完全不同的白车身,底盘系统也有所不同。在设计之初,两款车的定位就非常清晰,通俗点来说,理想L9是180平米的“大三居”,理想L8是120平米的“实用三居”,而理想L7则是120平米的“大两居”。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空间体验,正是理想L7的设计出发点。
据理想L7研发总监刘友波介绍,“别看L7和L8长得很像,但几乎没有多少零部件可以复用。就比如星环大灯,L7就是重新设计了的。L7的星环灯比在L8和L9上的要厚重很多,造型更动感,更符合L7的定位。我们为此专门调整了星环灯与引擎盖的对接工艺,从过往的拼接工艺改为压接工艺,优化缝隙的视觉观感的同时还能提升对行人的保护。像这样的小细节太多了,但真要说二者最大的差异,肯定还是在车内二排,只要你坐进去,你就能理解,这是一台理想L7,是旗舰级的二排乘坐体验。”
不仅如此,为了最大化给用户带来最好的空间体验,理想L7对前排座椅横梁进行了重新布置,并通过对前排座椅骨架滑轨再设计,使得副驾座椅相对于主驾,还能再向前移动50毫米;同时,相较理想L8(二排座椅最后位置),理想L7的二排座椅还向后移动了102毫米,实现了高达1160毫米的腿部最大空间,这也让它超越宝马X5L和奔驰GLE。

这还只是开胃菜,刘友波还和他的团队对油箱进行了重新布局和设计。通过对比图,可以看到他们把理想L7 的地毯台阶跟随座椅也后收了100毫米,确保立面不会超过坐垫,让二排依然能够拥有纯平的地板。但这样一来,留给油箱的空间就更小了。为了让油箱容积仍能保持在65升,他们又重新调整了油箱造型和布局,才最终‘挤’出来了这宝贵的102毫米。
空间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座椅的舒适性问题。细心的车主可以发现,理想L7的二排座椅靠背实现了最高可达40°的靠背角度。这么说,大家可能没概念。目前主流的豪华中大型SUV,二排座椅角度也就23°-31°,也只有宝马7系这类D级豪华轿车的二排座椅角度才能达到39°。但凡事都不是简单的越大越好,刘友波特别提到轿车和SUV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简单照搬照抄角度的一味增大。

他说SUV的座舱与后备厢相连,二排座椅后方没有支撑结构,后仰的角度越大,对座椅强度等性能的要求越高,虽然舒适度会更高,但轮拱造型乃至轮胎尺寸都会受到影响,很难实现。单从二排座椅角度上,理想L7实现了对他们的全面超越,搭配无极电动调节,能让每个用户都拥有非常舒服的坐姿。40°的靠背角度不仅让乘员的头部空间达到了992毫米,非常充裕,还能在观看二排娱乐屏时,视线更加水平,看电影也更爽。我们不得不说,理想的工程师真的是有心了。
类似的专属细节设计在理想L7上还有很多,比如“皇后座”模式、脚托连杆和背板等等,真的是用完美主义的要求去做产品,这样的理想值得点赞,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并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