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长安刚刚过完了自己的160岁生日,说起来也是个百年老字号了。
在汽车界,这是个了不得的年龄。大家可能对这个年龄没什么概念,就这么说吧,发明汽车的奔驰,它的前身创建于1883年;而大洋彼岸美国的两个传奇车企,凯迪拉克和福特,先后创建于1902年和1903年。从年龄上来说,在长安面前它们都是弟弟。而放到我国,长安也是个非常传奇的车企。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车企,它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越野车,它是曾经的“三大三小两微”之一,如今母公司更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它是我国最成功的的军转民企业之一,也是自主品牌中第一个年产销过百万的车企。
但实际上,长安真正开始专心造汽车是从1984年开始的,距离今天甚至还不到40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安”这个名字代表的,既是一家拥有百年背景的民族企业,也是一个年轻的汽车品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长安。因为长安的历史比较长,经历得事情也比较多,所以这次我们还是分成上下两集,五条主线,上集我们聊聊造车前、微车发家、合资品牌这三条主线,下集再聊聊自主品牌、集团化运营这两条线。造车之前刚才我们说,长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但那时的长安还不叫长安,也没开始造汽车。这段历史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华民族艰难的工业发展历程,所以我会严肃一些。长安汽车的前身是1862年李鸿章命人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洋炮局,就是那个晚辈什么什么氏拜见李大人的李鸿章。
上海洋炮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家工业企业,也是清政府最早的兵工厂,第一任总工程师是英国人马格里,工人也只有50多名,主要产品还是这种非常简陋的开花炮弹。1863年,随着李鸿章率领的淮军讨伐太平天国,攻陷苏州,上海洋炮局也随之迁往苏州,改名苏州洋炮局,并买下了中英阿斯本舰队的设备,中国工业开始从手工作坊转变为了机器生产。而在这一年,后来创建福特汽车的亨利福特才刚刚出生。1865年,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苏州洋炮局再次迁往南京,改名金陵制造局,后来这里生产的美式加特林机枪等武器在历次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是在这一年,李鸿章、曾国藩创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成立,后来变成了今天的江南造船厂。而在世界范围内,芬兰人弗雷德里克创立了诺基亚,美国结束了南北战争,林肯也是在这一年被刺杀。所以你看,很多看似不着边际的事都发生在同一时期,历史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
到了民国,金陵制造局被更名为金陵兵工厂,并进一步扩大生产,成了当时最主要的兵工企业。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上海失守,南京告急,金陵兵工厂年底奉命西迁到西南重镇重庆,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恢复了生产,随后更名为第二十一兵工厂。
这时已经到了1938年,当时的中国到处是炮火,大量重要机构迁移。比如我们熟悉的西南联大,还有同样迁往重庆的湖南株洲炮兵技术研究处,后来,炮兵技术研究处先后更名为第十兵工厂、一五二厂、江陵机器制造厂,最后并入长安汽车。
重庆解放前夜,第二十一兵工厂一度差点被运输大队长的特务炸毁,在当时众多职工的拼死保护下才幸免于难,并成为新中国兵工产业的重要力量。1951年,第二十一兵工厂更名为中央兵工总局国营四五六厂,和同时期的一五二厂一汽,为抗美援朝提供了大量重要物资。
这里插播一个小知识,你看一五二厂、四五六厂,都是用数字命名的,如果你问问家里的老人,他们肯定也能说出你家周围曾经存在过的一些“数字工厂”,这些都是军工企业,出于保密原因,所以才以数字为代号。国营四五六厂是长安作为单纯兵工厂最后的高光时刻,在这之后,由于国家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四五六厂甚至一度面临资金短缺、发工资困难的情况,直到八十年代才慢慢恢复。微车发家
和今天长安主攻乘用车市场不同,长安最早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商用车,更确切地说,是面包车。1957年,为响应国家“军民结合,学会两套本领”的生产方针,一五二厂、四五六厂先后更名为国营江陵机器厂、国营长安机器制造厂,并开始了军转民的尝试。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以下我们就直接叫长安了。在这个时候,长安厂在兵器部的指示下,开始研制国内第一辆军用吉普车。
一年后,以一辆战场上缴获的威利斯M38为原型,命名为长江牌46型的吉普车下线,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一次没有经验,工人们并没有给长江46设计倒挡,导致这车只能往前开,高情商:长安一往无前的象征,低情商:重大设计失误。
但不管怎么说,长江46作为新中国第一辆越野车,意义重大,甚至作为受阅方队领队车参加了建国十周年的国庆大阅兵。
直到1963年停产前,长江46型越野车一共生产了1390辆,随后在上级的要求下,长江46的全部图纸和技术被转交给了北京汽车制造厂,北汽在长江46的基础上造出了北汽212。这车之前还发布了新款,咋说呢,就这个造型、这个技术,你不仅侮辱我的人格,还侮辱我的智商。
在这之后,长安的汽车业务几乎停摆,为了维持生存,一度做起了溜冰鞋、游标卡尺、汽车修理等生意,但这点东西显然不足以养活一个两万多人的厂子。在这期间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1965年,代号二四六厂的国营青山机械厂成立,就是今天青山变速器的前身,后来也并入了长安集团。转机发生在1980年前后,中央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第二机械工业部发出《关于全国汽车工业调整改组方案的通知》。1981年,有过汽车生产经验的长安决定捡起老本行,All in汽车,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首选车型就是当时个体户们拉货急需且制造门槛较低的微车。俗话说,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只因。1983年前后,铃木就是长安的知音。
这一年,长安决定引入适合中国国情的铃木第七代Carry车型,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出了第一批8台“长安牌”样车。1984年,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在重庆人民大礼堂考察了这几台样车,做出了“重庆也可以搞联合体生产汽车”的批示。为什么要用“也”字?因为在这一年年初,中国第一个合资汽车品牌北京吉普成立,有了珠玉在前,长安的技术引进就顺利了许多。
1984年底,第一批长安牌SC112微型厢式货车和SC110微型载货汽车正式下线,这也标志着长安正式从纯军工企业转向了民用车生产企业,也标志着中国微车时代的开始。
与此同时,一汽吉林、昌河、天津大发、哈飞等企业也获得了铃木的授权,一时间,以第七代carry为原型、带着黑框眼镜的面的遍地开花,北京天津的黄大发、黑龙江省的松花江面包车,还有生产最多的昌河小面,如果你年龄足够,肯定坐过其中一辆。到了1986年,长安牌微车已经生产了超一万辆,两年后,江陵厂的发动机生产也超过了一万辆。
到了1993年,也就是我出生的那一年,长安牌微车的产量已达到10万辆,占到了整个中国微车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什么叫微车之王啊~随后,1995年,长安厂和江陵厂正式合并为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一年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长安汽车。
1998年前后,随着昌河小面等竞品先后换代,长安牌微车开始滞销,一年有七八万台车堆在厂房里。不过好在这一年,基于铃木第十代Carry车型打造的 长安之星上市,相信看到这个造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在五菱之光上市之前,这就是大家认知中微面该有的样子。
在那时候,大部分微面采用的都是前置后驱的形式,发动机在主驾屁股下面,冬暖夏暖。但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车辆的前机舱极短、铁皮也非常薄,前排的人体就是正面碰撞的吸能盒,安全性几乎没有。为了改变人们这一认知,长安之星在清华大学完成了“挽救中国微车命运的第一撞”,成为中国首款通过安全碰撞测试的微型车。
到2014年,长安之星累计销售超过500万辆,也是中国第一台累计销量破百万的微车。从1984年第一台微车到现款长安之星,不知道多少小个体户就是靠着这样的车型,拉着一车一车的货,供养了一代人,从白手起家奔向了小康。
最神奇的是,这近40年的时间里,包括长安之星、五菱之光以及其他品牌的微面,始终四五万块钱的售价,不像现在那些洗浴啊,价格涨的离谱,都快消费不起了……
后续长安又基于长安之星推出了金牛星、欧诺、欧力威等车型,并成立了长安商用、长安凯程、长安跨越等多个品牌,涵盖了货车、客车、校车等几乎所有车型,虽然没有长安之星那么风光,但在商用车市场也是有一席之地的。对了,某一段时间铃木浪迪在改装界特别火,价格也被炒上了天,有改装需求的不如看看老款欧力威,改个VIP范儿也漂亮得很。长·合资杀手·安
在奇瑞那期节目我们说过,长安玩死了合资,话虽有些夸张,但也基本符合事实。作为四大汽车集团中最后一个开始合资的,长安先后与铃木、福特、马自达、沃尔沃、DS、林肯六个品牌有过合作,现在还健在的只有长安福特、长安林肯和长安马自达,说是合资杀手也没毛病。1993年,看到长安把用了自己技术的微车卖得这么好,铃木选择与长安合资建厂,首个中日合资的汽车企业——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由于长安有过微车生产经验,铃木又是小车专家,所以在日本市场大获成功的第二代奥拓顺理成章的成了第一台引入国内的车型。1995年,第一辆0.8L的国产奥拓下线,发动机还没一个屁劲儿大,售价7万多,但这几乎已经是当时最便宜的合资轿车,并且开创了国内分期购车的先河,首付一万八,奥拓开回家的广告铺天盖地。
在兵器工业总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当时除了长安之外,还有三家军工企业获得了奥拓的生产资质,吉林江北、湘潭江南、西安秦川,由长安生产零件,其他三家各自组装整车销售。这个西安秦川就是被比亚迪买走造车资质的那个,我们之前提过。所以在当时的马路上,你甚至有可能看到四台来自不同厂家的奥拓同时出现。就好像那个海尔兄弟,还有舒克和贝塔。奥拓书写了中国微型车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奇瑞QQ和比亚迪F0出现之前,奥拓就是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后续又衍生出了都市贝贝、快乐王子等款型。直到2008年停产,老奥拓一共在中国市场卖出了50多万辆,谁说小的没有市场?和奥拓同年国产的,还有基于欧洲、北美等市场销售的第二代swift打造来的羚羊。注意啊,这个swift指的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雨燕,而是通用汽车入股铃木后,基于通用S平台专为欧美开发的车型。羚羊这款车大家就熟悉了,一度作为出租车穿梭在重庆的各个角落,这车的特点也很明显,配置要啥没啥,但作为一辆汽车的本职工作,它完成的很好,机械素质极其稳定。
2005年,人称小mini的国际市场第四代、日本市场第二代swift在国内上市,就是我们熟悉的雨燕,2006年,铃木和菲亚特联合开发的天语sx4进入国内,2013年,长安铃木又将第七代奥拓引入国内,再后来还推出了启悦、锋驭、维特拉,但基本都没啥销量,长安铃木的主销车型还是N多年还没换代的雨燕,而这时市场上更好的选择多的是,铃木也渐渐成为了历史名词。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改装小王子北斗星啊,人家北斗星那是昌河铃木的,你哭错了坟。
正所谓两个黄鹂鸣翠柳,我很丑吗那我走?2018年,铃木汽车正式退出中国。现在回看,铃木对长安是有着知遇之恩的,从最早的微车到后来的雨燕奥拓,铃木都为长安提供了适合国庆的车型样板,而铃木选择推出中国,也并非因为车型不好,而是因为那些适合经济发展初期的小车,已经不适用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了,铃木在三哥和东南亚那边卖得还是不错的。与铃木的合资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让长安明白了一个道理:天若有情天亦老,贤妻不如好大嫂。2001年,长安与福特看对了眼,两个百年品牌一拍即合,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2003年,长安福特的第一款车:嘉年华上市。这款车是个缝合怪,虽然用的第五代嘉年华的底盘,外形却是来自印度市场的特供车型福特Ikon(爱坤)。事实证明,咱们还是不喜欢咖喱味的外形,这款车只生产了3年左右就停产了。直到2009年,第六代原汁原味的嘉年华被引入到了国内,才小小的火了一下。
与嘉年华上市就凉凉的情况不同,2004年,长安福特的第二款车型蒙迪欧上市之后就大受欢迎,这也是全球市场的第二代蒙迪欧,在当时,这是少有的能和日系、德系中级车掰手腕的车型。但缺点也很明显,油耗相对偏高,随后推出的第三代蒙迪欧-致胜、第四代马丁脸蒙迪欧,虽然在外形上越来越时尚,但油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2005年,福特的看家车型福克斯引入国内,直接对标大众高尔夫。这款由福特欧洲团队设计的小车不知道是多少年轻人对操控的启蒙老师,直到今天也是不少改装爱好者以及二手车小白的首选车型。但是福特总是能在人们最喜欢它的时候整出点新花样,也许是为了摆脱老4AT变速箱高油耗的帽子,2012年新款福克斯换装了臭名昭著的双离合变速箱,时间长了高温、抖动、漏油三联,体验极差。虽然后来又换回了6AT,但在后续车型上又搞起了三缸发动机,福克斯的销量也就越来越差。
2012年,长安福特的顶梁柱翼虎上市。那段时间正赶上丰田的刹车门事件,以及高田气囊门事件,日系车整体疲软,合资紧凑级SUV只剩下途观一个对手,而翼虎的产品力在当时看来甚至还有着不小的优势,所以途观、翼虎两台车即使疯狂加价,买的人也不少,甚至还要排队。2015年,翼虎的销量达到了17000台的顶峰。而随着长安福特的总销量也在2016年达到巅峰,95万辆。
但是福特总是能在人们最喜欢它的时候整出点新花样。2016年,翼虎断轴门爆发,长安福特销量直线下跌,2017年直接从盈利上百亿跌到亏损,2021年315晚会曝光的变速箱生锈直接给福特锤到只剩一口气。福特很郁闷啊,你说我还巴巴的给人家当教师爷呢,我这心呐,哇凉哇凉的。不过好在,之后福特的新车型陆续上市,旗下长安林肯车型更是增长迅猛,销量渐渐有了起色。
而曾经福特旗下的另一个品牌马自达就没这么幸运了,销量一直不温不火。2006年,当时还由福特持股的马自达找到了长安,想要玩一场三个人的游戏,长安福特正式更名为长安福特马自达,三方共同持股。直到2012年才各自独立为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
与合作一同公布的还有一款福克斯同平台的新车:马自达3。但在初期,长安马自达的渠道建设并不完善,马3占用了福克斯的产量,还得用一汽马自达的渠道销售,所以在利益分配上,长安、一汽、马自达之间存在了巨大的分歧,2006年4月,刚投产一个半月的马3宣布停产,直到2007年初长安福特马自达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后才恢复生产。
混乱的管理加上马自达佛系的性格,以及在同级别中不算大的空间表现,也许就是长安马自达销量不温不火的原因所在,虽然历代马3和后来推出的CX-5在网络上都是一片叫好声,但都属于是你买我推荐我买我不买的类型,2017年巅峰时期加上一汽马自达,年销量也不过31万辆,2021年一汽马自达并入长安马自达后,销量进一步下跌,如今已经彻底沦为一个小而美的二线品牌。也是在2006年,也是当时福特旗下的品牌,沃尔沃也找上了长安,以技术转让的形式授权长安福特马自达生产S40车型,屁股上也挂了长安沃尔沃的标。
有人说沃尔沃不是被吉利收购了吗?是这么回事,但那是2010年之后了,屁股上挂的也是沃尔沃亚太的标,你又哭错了坟。
这个时候的福特正处在贪多嚼不烂的时期,旗下一度拥有福特、林肯、马自达、沃尔沃、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等8个品牌,所以为了节省成本,各品牌之间通用平台就成了唯一选择。S40就是和福克斯、马自达3出自同一平台的产物,但售价直接飙到了30-36万元,这就属于骨科医院门前酱大骨,变着法的作死了。虽然后来长安沃尔沃把售价调低到24-27万元,但还是太高,年销量一直在几千辆徘徊,2012年,国产S40正式停产。2009年推出的长安沃尔沃S80L那更是惨的没边,虽然学习BBA为中国市场定制了加长版,但40-68万元的售价,让消费者没有任何理由选择购买,年销量还比不上人家月销量,被锁定为目标的奥迪A6L和宝马5系也松了口气,就这啊,我还以为多狠呢?
总之,长安沃尔沃属于是先帝创业未半而骈死于槽枥之间,2008年沃尔沃陷入经营危机后,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在2009年,福特已经与长安签订了秘密协议,要把国产S60放在长安沃尔沃生产,但人算不如天算,2010年,福特实在撑不住了,沃尔沃轿车业务被卖给了吉利,长安沃尔沃S60项目自然也告吹了。2015年,S80L正式宣布停产,长安和沃尔沃的缘分也到此结束。另外长安还有一个比较小众的合资品牌,就是DS。2011年,PSA集团和长安合资成立了长安标致雪铁龙,2012年,为了区分与东风合资公司的产品,法(四声)国总统座驾DS品牌被引入国内。
法国人办事,懂的都懂。在欧洲,DS品牌已经停用将近半个世纪,2007年PSA新任一把手克里斯蒂安·斯特里夫新官上任三把火,急需一款车型立威,而此时PSA内部恰好已经规划了DS3、DS4、DS5三款车型,用作雪铁龙C2、C4和C5车型的换代。
又恰好这个时候长安PSA成立了合资公司,急需车型拿出来售卖,于是还在研发中的DS3、DS4、DS5仓促上马,上市中国。以至于最初的几款车型都是基于欧洲PSA淘汰的PF2平台的产物,完全没办法返销欧洲。为什么要返销欧洲,这又是个魔幻的事。在国内,DS品牌成立于2012年,最早还叫过谛艾仕,而在欧洲,DS却直到2014年才独立为品牌,法国人办事嘛,懂的都懂。
可以说,长安DS乃至整个DS品牌都是赶鸭子上架的产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销量都惨不忍睹。2019年,长安psa连同深圳观澜工厂被打包卖给了宝能,就是在奇瑞那期我们提到的收购观致的宝能。在宝能旗下,长安psa已经变成了BAO和悠宝利两个品牌,一个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车,一个专做五菱宏光miniEV这样的小电动车。鉴于目前这两个品牌都还没有产品正式上市,咱就不做评价了。
但在psa这,长安也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2013年,psa和丰田共同开发的EMP2平台亮相,2015年,长安基于EMP2打造出了P3平台,首款车型就是CS55,现在大火的CS75plus、uni-v、uni-t也都是这个平台的产物。你在如今的各个车评里却都看不见关于这个平台的介绍,原因自己想去吧。无论如何,今天的长安是成功的。从160年前创立,到进入民用车领域,长安经历过数次起起落落,而在经历过数次合资后,长安也积累了丰富的汽车设计、研发和生产的经验,为长安自主品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集,长安自主品牌、集团化运营两条线索,记得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