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是越硬越安全吗?过于片面的想法,实际并不是所想的那样

车身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驾驶员,形成良好的空气动力环境,好的车身不仅可以带来更好的表现,还可以体现出个性,从外形上看,车身主要分为非承载式和承载式两种,车身材料包括钢板、碳纤维、铝、增强塑料等。

车身的材料和不同部位的材料,根据不同的用途是不同的,目前市场上的车身材料基本都是,那么车身越硬越安全?

具体来说,汽车的主要承重部位,如A、B、C柱、门框上梁、加强板等,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并能形成连续完整的张紧系统。

该系统必须能够相互分担力,并具有尽可能长的冲击力传递通道(不易形成应力集中),我们以马自达的创驰蓝天车身技术为例,其全新的车身结构整体上更趋于紧张,新结构改变了以往的横向结构,中央纵梁与前纵梁相连倾斜。

这样做的好处是中心纵梁更长,可以实现更多的冲击时间;这些线路之间的连接也收紧了,可见动力是传递到车尾的,不要“阻止”,身刚度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车身硬不硬,我们判断车辆碰撞后是否有较大的变形。

在人们的观念中,普遍认为碰撞后车身变形小为好,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做一个极端的假设,比如我们开的车有坦克的刚度,然后撞到一个刚性物体上,由于两者的刚度都非常高,几乎没有缓冲,车子立马停下,但里面的人惯性不会停下来。

会以极高的速度与车子相撞,或者严重损坏座椅腰带等因此,整车刚度过大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吸能区,根据中保安全指数,我们可以发现,中保研在进行车辆安全测试时,会进行各类碰撞测试,其中最重要的是25%的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

可以有效检查车身刚性,看车身结构在碰撞后是否不变形,确保车内人员不被压伤。在这两种类型的碰撞测试中,通常,撞击部件越硬、越不容易变形,我们期望它的性能就越好。

但是,在这些碰撞测试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包括中保研在内的很多汽车安全机构,主要靠的是进入客舱的量小,车体的安全系数很高,但没人在乎客舱(舱)外的变形,也就是我们说车体的安全系数主要看防护程度。

汽车的乘员,很重很硬的车子撞墙,如果车头部分或者车体侧面的损伤比较小,冲击力没有释放到车体上,而是传递给车内的人,时间,对于车内的人来说,人是会受伤的,所以说这车是不是很安全呢?

因此,今天的许多车型都采用了笼式车身和吸能设计原理,要在碰撞过程中将这些冲击力传递到车身上,将它们移除,而不是将它们传递到车内的乘员身上,确保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因此,对汽车安全的定义和理解,并不是汽车越硬越安全,而是把硬的零件放在很重要的地方,尤其是在汽车的整体结构设计中,需要吸收能量的地方一定要吸收能量,就是该软的地方就软,该硬的地方就硬,不能软在关键时候它不能够拉垮了,这样的车子它才是安全的。#汽车车身#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860关注 | 4582作品
+ 关注
唠唠嗑,聊聊车,如果喜欢的话就关注一下吧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