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高阶智驾开测!汽车快要可以放手放脚随便开了?

2023年12月14日,宝马集团宣布,搭载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在上海市正式获得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截至2023年12月底已经有奔驰、极狐、智己、阿维塔、长安六家车企拿到了国内的L3级测试牌照。

 

积极支持智驾发展

提升“能源利用率”肯定是汽车进化的方向,但“车”的真正终极形态,一定是把汽车的工具属性放大到极致,显然“智能驾驶”才是真正能将汽车工具属性放大的技术。去年11月17日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是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给予了车企测试L3级智能驾驶的入场券,也就是普通人理解中的“智驾”到“自驾”的故事真正在国内开启了。

 

2018年9月12日,日本国土交通省正式对外发布《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技术指南》,明确规定L3、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条件,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个允许L3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国家。而在去年的1月31日,奔驰宣布内华达州成为美国第一个获准奔驰合法使用 L3 级自动驾驶技术的Drive Pilot 自动驾驶系统的州府。

 

尽管从法规支持速度方面国内没有拿到“第一名”,但在智驾方面的支持,国内的政策响应速度相对还是比较快的,算得上第一梯队。

“智驾”技术路线

这里不妨先来看看这几家拿到L3测试牌照的厂家所使用的传感器方案。还是宝马、奔驰、极狐、智己、阿维塔、长安的顺序进行介绍。其实BBA这些老牌车企对于L3级别的智能驾驶研究的很早。早在2017年的奥迪全球品牌峰会上展示的A8L就搭载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允许以最高60公里/小的速度由车辆接管驾驶。这也是世界上首款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的量产车。

 

说回宝马,这次虽然没有查到所用的传感器方案,但是从侧面的一些信息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根据以往的报道,宝马应该没有太被所谓的“L3”或者“L4”这种定义的等级给限制,他们更想做的是怎样提高驾驶效率,提升安全性。之前宝马就表示全新BMW 5系长轴距版在技术上就已经具备拓展至L3自动驾驶的能力。还是根据以往的信息,作为严谨的德国车企,宝马没有美国新势力的“偏执”,一直还是在做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所以这次L3测试,大概率还是使用一贯路线,尝试用多重硬件相互冗余的方案,并且有消息显示这次测试车型是包含激光雷达。

 

在德国,奔驰S级和奔驰EQS上已经有可选配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这套L3级DRIVE PILOT系统允许驾驶员在交通高峰或拥堵期间,在宽度适宜的德国高速路段,以最高60公里/小的速度启用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模式。从海外奔驰车型的L3级的DRIVE PILOT系统来看,传感器硬件上额外配备了包括:激光雷达、立体多功能摄像头、后置多功能摄像头和麦克风,以及车轮湿度传感器。

 

极狐和阿维塔咱们放在一起说,这2家其实用的都是华为的智驾方案,并且2家都配备了激光雷达。华为ADS2.0智驾极狐和阿维塔与宝马,奔驰很大的一个的区别是在于对于高精地图的依赖。以前对于“高阶智驾”厂家们似乎都在往高精地图的方向走,但是近几年这种趋势发生了变化。如果从国情角度出发,显然在国内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做法应该是更合适的,宝马奔驰和华为的智驾路线就是一个例子。

 

不过国内的厂商也并非完全放弃了高精地图,这次获得测试牌照的智己和长安深蓝就是偏向于高精地图的智驾方案。前者高速NOA功能在12月12日正式贯通全国,共辐射全国333城的高速路段(除港澳台地区外),覆盖59城高架路段。根据网络上的信息IM AD城市NOA也将按计划如期开启上海地区的用户公测,春节前陆续推送,上海地区率先开放。之后在2024年中,城市通勤模式先行版将上线;2024年内,通勤模式将覆盖全国100城。

 

L2到L3的跨越的点

根据SEA的分级,智能驾驶可以分为6个等级。从级别上来看L3级别是车辆在部分条件下允许完全由电脑进行驾驶,尽管在L3级驾驶员还是责任人,但“由电脑完全控制车辆驾驶”这条可以说是智驾的分水岭。以往各个厂家说自己是L2+,L2.5级,甚至是L2.9级,此次测试落地让L3级智驾落地有了曙光。

 

去年11月17日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而在12月5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从政策层面上可以看到高层对于智驾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也是在政策上尽快开启绿灯。

 

那么L2到L3的难点在哪里?主要是法规上的权责划分问题和核心数据2个点。权责问题是11月17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有提及,在激活自动驾驶的情况下使用主体可以向主机厂、供应链追偿,所以这个问题算是已经解决。接下来就是核心数据问题,目前可以说BEV+Transformer是行业的共识和发展方向。

 

 

那么模型架构确定的情况下,关键点就在于数据闭环的搭建。那么最终智驾好不好用取决于数据的质量,这看的就是数据的采集,数据的标注、数据的处理等等方面。

自主品牌锤爆海外品牌?

在“智驾”领域能否锤爆海外品牌?在新能源时代,国内的相关配套产业链建设确实领先海外,这几乎没有争议。而在“智驾”方面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目前L3级智驾虽然德国车企起步早,但目前国内的追赶速度也确实不慢,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前面提到的数据质量,而这里面的采集,标注、处理、模型的训练都是一个动态发生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长尾”的系统问题,看的就是数据、算法、算力相互配合。

 

以上种种都需要技术积累、人才储备、资金储备等等条件才能玩转。就目前的信息来看,国内这些有L3级测试牌照的车企,不是传统的老牌车企,就是背后是老牌车企,新势力反倒落后些许,不过科技的进步背后离不开资本推动的,如果有大资本看好新势力在这条赛道上的表现,新势力后来居上也是很有可能,正如前面说的一切也都是刚刚开始,未来谁能“锤爆”谁,谁又“秒杀”谁都犹未可知。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23关注 | 276作品
+ 关注
专注汽车测评,聚焦新能源。记录车圈人的那些事儿
Ta的内容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