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 2 》观后感:中国最专业拉力车手执导的最专业娱乐片


韩寒是《飞驰人生2》的导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熟知的韩寒是作家,是80后的杰出代表,是赛车手——对于赛车手这点很多人不知道韩寒是场地和拉力双料冠军,是好几届crc的年度总冠军,是中国赛车界最高奖项金香槟的获得者。拿过那么多的好成绩,如果说韩寒对赛车不专业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但是韩寒作为导演拍的《飞驰人生2》里面对于赛车和赛事的描写槽点实在太多,是韩寒不明白这些吗?

 

 

《飞驰人生2》里首先一个槽点是拉力赛最重要的奖项是车手冠军,团队冠军那些只能排在后面,甚至在某些比赛中只能算安慰奖。车手全场冠军才是真正的王者;从这点上来说,那个最有钱的混动大车队已经拿了第一名;以一个老道车队经理的算盘,赞助商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后面完全可以心安理得的躺着晒太阳看热闹,根本就不用搭理张弛小车队所谓的奋斗。他继续冷嘲热讽也没有问题,因为最重要的奖项已经到手了。

 

张弛最后拿到的团队冠军对他来说很重要,那是他竭尽全力奋斗所能达到的最高目标;但对于大车队来说,没有那个冠军只是少一道下酒菜;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没有测试过的赛车加上一个五年没有跑过比赛的车手想去拿到这样的成绩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看看现在的比赛,即便一个好车手拿到最好的赛车并且积极的练车,最后能拿到前十的可能性除了赛车的性能、领航、后勤这些都给力以外,也还需要运气在场。前十名不是那么容易拿的,另外在比赛中遇到了那么极端的天气,在正规的赛事中——起码从这个电影里的情况来看,那么重要的比赛在这种天气组委会早该叫停了。

 

 

《飞驰人生2》最后比赛中的关键时刻有组委会偏袒的问题;在真正的比赛中确实会有一些规则表现出某些倾向性的问题,比如2012 年dakar拉力赛复查戈登赛车的事件,去年比赛中给奥迪车队额外放开动力限制的事件,但组委会至少也要做到有规则可循,不会夸张到这种无厘头的地步。

 

另外就是比赛中前面的慢车必须给后面的快车让路,在明显阻挡后车超越那么明显而又粗野的情况下,不但是那个阻挡的车手会面临处罚,连那个车队的总成绩都会受影响,这么特别明显的严重犯规是妨碍比赛公平原则的。我们前面说了那个大车队已经把最重要的车手冠军稳稳在手了,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去做,除非车队经理脑子秀逗了。

 

 

在正规赛事中赛车的安检主要是安全装备和动力系统,其中最重要的防滚架符合组委会的材质、钢管直径、管架结构和焊接标准大概率可以通过安全车检,更严格的组委会有指定的管架制造商贴有认证的标签,车检人员看到之后基本就放行了。所以隐藏防滚架是个什么鬼?赛车在目测安检的过程中不可能没发现那么大的东西,既然影片里提到了赛车发动机节气门铅封的事,这么细微的东西都要检查,一个“隐藏式”的防滚架怎么可能存在,车检不是开盲盒,要撞完以后才能看到。

 

在那么高水平的比赛中,一辆连路试都没跑过的拉力车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长达一个小时的比赛。影片中张弛在上一次跑比赛的记录是59分58秒,以巴音布鲁克那种硬砂石路的速度来计算,赛道长度怎么着也得是100km长,如果以韩寒真正的实力去跑恐怕100km都不止,这远远超出了一般wrc或者crc比赛的赛段长度。

 

 

在比赛进入到最紧张的时候,张弛的领航把路书丢了,赛车就那么大点地方能丢哪去?然后靠车手的记忆去跑比赛,这个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车手需要领航提示的东西太多了,没人能够记住那么长的距离,尤其是五年之后这个赛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那么多的胳膊肘弯和上坡、下坡,加上旁边真的就是悬崖峭壁,没有领航谁都不敢开那么快。

 

从比赛本身来说,只有那些久经沙场考验、总是在高水平的比赛过程中不断进步的车手才有最后夺冠的可能性;一个五年没跑过比赛还一身伤的老车手,领航还把路书丢了,赛车连起码的路测稳定性都没做,又遇到极端天气,还要靠把赛车的散热系统撞坏才能行驶的车组最后居然还破了自己以前最好的记录,纳尼?汽车赛事比的就是投入,谁预算充足谁就得冠军,至少在概率上是这样,影片里老头乐赞助商也说的很清楚,400万他只想要个积分就行,在赛事中最低的1个积分是第十几名了;老头乐是很专业的车迷,他的期待已经说明这种比赛的竞争是多激烈。

 

 

但是这些作为拿过金香槟的韩寒能不懂吗?

 

怎么可能不懂,在赛车圈里摸爬滚打那么多年,身为冠军他肯定比我们更清楚;那为什么这个片子看起来那么不专业?先看看这个电影前面几分钟有几个制片人,还有随后几乎满屏的联合制片人,这里面有哪个不想借着韩寒的威名跟着《飞驰人生2》去大赚一笔?

 

《飞驰人生2》是典型的商业娱乐片;商业片就要遵循商业逻辑和市场逻辑,也要符合大部分观众的理解能力逻辑——而不是真正的赛事规则逻辑。总体上来说《飞驰人生2》是三者融合的产物,韩寒作为导演把赛事的精彩、喜剧的要素和观众的认知统一的很好;如果真是把电影拍成完全专业化的作品,那就变成了wrc或者crc的纪录片,太过专业的电影至少目前这个阶段在国内受众会非常小,不可能产生几十亿的票房价值,所以大众娱乐和赛事严谨是两码事儿,这个逻辑也确实值得真正的赛事组委会在自己的推广上下下功夫。

 

是的我说的就是环塔。

 

 

观众的逻辑是什么?

​观众爱看的就是张弛吊儿郎当的开着老头乐,一边开一边掉车门,还要借助领航去扒对方的车门去赢,还爱看张驰在赛道里和前车肉搏拼的火花四溅;绝大部分人不会懂拉力赛车是按照前面排位赛速度快慢的顺序间隔时间段发车的,而且前面的车都是在排位赛中成绩更好的,所以理论上越是排在前面的车会跑的越快;从技术到赛车到团队到稳定性,五年后的张弛早已经落伍了,这是客观规律,不是什么咬紧牙关坚持就是胜利的事情,他在后面不可能有什么机会。

​但是这个世界口罩三年之后,很多人的经济都不好,很多人都遇到了困难,大过年的拍个好看又好玩的片子让大家乐呵乐呵,来点励志的东西鼓励鼓励大家是上上策。电影是生活的艺术放大,但大部分观影者的需求角度就是图个乐,看完了能血脉喷张五分钟更好,最后能记住的可能就是张弛的老头乐是奥运牌。

 

 

就像在《热辣滚烫》的剧情里面贾玲在练拳击空击的时候,她那么专业的团队不会不知道空击哑铃的重量应该是多大,但贾玲在练习的时候拿了那么大个的哑铃,起码 5kg,这就明显在专业度上显示了高度的业余水平。看看中量级之王戈洛夫金、P4之王阿瓦、还有轻重量级的比约尔和贝特比耶夫他们拿的空击哑铃才多大?

 

但电影就是放大生活的艺术,它要给你呈现的不完全是严格的技术性复盘,它需要的更多是画面的十足冲击感,然后让观众从贾玲的蜕变里面包上自己的主人公视角精神愉悦和提振信心就行了。

 

 

所以无论是《飞驰人生2》还是《热辣滚烫》,并不是导演不专业——而是不愿意太专业;换句话来说就是专业很重要,但是在商业电影中,很“专业”的“不专业”更重要。

 


 

 

说到最后需要真心吐槽的其实是那些必须要专业但实际很业余的片子;尤其是之前有些国产战争影片,拿它们和俄罗斯、美国拍的对比可以很明显看出差距;美国人现在拍的战争片好多都是海豹队之类的人在做技术指导,对各种战术动作、不同环境的武器和战术配置、各种使用环境的细节都非常精准,大到瞄准镜的种类搭配、子弹特性的不同使用、小到手表的佩戴方式,小队进攻和防守的演变配合等等,都非常专业。

 

而俄罗斯拍的战争片现在更是瓦格纳亲自上阵,这些年大毛的战争片水准已经是登峰造极,恨不得影视剧里都要真刀真枪的干。

 

 

所以从战争片这种角度上来说,这种专业和严谨是不可或缺的,而现在大部分国产片里那种无论是三八大盖、油枪、捷克式还是56-1,无论军官还是士兵,一个个拿枪都是枪管向下慢慢挪动,这种姿势水平完全的货不对板,看起来很帅但其实是专业性为零的水菜头。严肃的战争片类型描述就要有不能马虎的专业度,在这种片子里就是要抠他们一招一式的水准。

 

 

否则不就成了乌合之众搭个草台班子糊弄观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汽车展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723关注 | 473作品
+ 关注
The ultimate adventure 是dakar的宣传语,意为无尽的历险。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