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明说:小米SU7即将抵达战场!小米汽车想成功有多难?

引言 | 会是“电动版观致”吗?


近日小米汽车表示:3月28日, 小米SU7将正式发布。


关于这款网红车,网上吵一片。有人信誓旦旦说车出必买,有人嗤之以鼻认为昙花一现,更多人在讨论价格到底是多少?那小米汽车前景到底如何?


本期《任我明说》和大家一起聊聊。


老任和老封各持相反观点:前者表示看好小米汽车,甚至都想买一辆;后者坦言,认为它可能会是“电动版观致”。双方交锋激烈,争吵不断!


一款产品卖的好不好,主要看三方面:产品、渠道、营销。


一、产品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封并不看好小米,认为它可能会是“电动版观致”。


观致当年说这世界不需要一个Another汽车品牌,但其实它也是现有技术的汇总,产品缺乏真正的颠覆性;调性希望接近豪华品牌,但最后不是平替版宝马3,而是中国版速腾;号称产品是由国际精英团队和知名供应商打造,但现实中很难形成合力;价格不接地气,首战失利。


观致的产品力可圈可点,但管理层战略保守、不懂中国市场却自视甚高、与舆论一度关系紧张,最后即使宝能入场,也未能挽回败局。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雷军说,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大意是要有保时捷Taycan一样的性能,以及特斯拉Model S一样的智能。


老封认为,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性能不只是百公里加速;作为车主,Model S的智能在如今并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


首先,所有特斯拉车型的FSD功能在国内尚未落地,目前只是L2级辅助驾驶,相比头部的华为ADS 2.0、小鹏、蔚来已经落伍。


重点是,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摒弃了激光雷达在内的所有雷达。而小米配备了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走的是融合方案。二者根本不在一个技术路线上,如何致敬?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任并不认同:雷军在发布会上说什么和他的产品之间不能完全画等号。为什么像Taycan一样的性能,因为大家都知道保时捷性能好;为什么像特斯拉一样的智能?因为大家觉得特斯拉代表了智能电动车。这是小米汽车利用大众熟知的品牌来快速建立消费心智。


同时,老任也不客气的指出:老封的Model S是HW1.0的旧车型,和现在的HW4.0不具有可比性。


老封表示:也不能把雷军在发布会上的话全当玩笑,一方面他确实是Model S最早的一批中国用户,另一方面小米SU7的外观神似保时捷Taycan--作为一个致力于成为全球前5的车企,如果连外观都没有独立设计语言,有点说不过去。


关键还在于:SU7是一辆轿车。众所周知,轿车都没有SUV卖的好,就算你致敬保时捷,你好歹先出个电动版的Macan啊?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任继续反驳,车子长得像保时捷绝对没问题,雷军自己说了“我们造的车子要给用户向往感”:一辆20万的产品,长得只像20万是没有向往感的,只有看起来像100万才有向往感。


另外,小米SU7的设计既保守又有突破,整体符合大众用户的审美,如果一辆车什么都标新立异,那它只能走小众化路线,路就窄了。


除了产品设计以外,老任看好小米汽车的点还有:


▎小米造车花了100多亿,比花10亿做出来的车要好上不少;


▎认可小米整个团队的Know-how水平;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小米造车虽然只用了三年多时间,但把握住了产品正确推向市场的关键时间窗口;如果真的到2025年或2026年才推出产品,或许就没有机会把产品卖向市场了。


▎雷军其实对汽车行业很有了解。雷军自认为对汽车不是很了解,这只是他谦虚的说法,例如,他是中国第一批Model S车主,他投资了蔚小理三家新势力中的两家且参与整个流程决策,因此,雷军熟悉造车从0到1的困难、造车新势力的起伏及其中的经验教训,这对小米造车是有很大帮助的。


老封反驳:李斌曾表示“没有200亿不要造车”,所以雷军的100多亿到底是多还是少?至于雷军比较懂车、有决断力等等,难道观致的高管是不懂车的吗?当时麦肯锡的团队没有决心吗?最后实是什么样子大家都看到了。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任大笑:可能正是麦肯锡团队的存在,才是观致落败的根本原因。


而且他认为,观致当时没有一个灵魂人物,还主动割裂了和奇瑞的关系,这让中国消费者产生了距离感。加上中外双方意见不太统一,导致效率不高。


反观小米汽车,有雷军亲自上阵,他本人决心有目共睹且影响力巨大;其次,小米手机有广泛群众基础,让小米汽车自带流量。小米团队以中方人员为主,组织结构成熟,效率更高。


最后,首款车型SU7的完成度高,产品定义是国人喜欢的类型,所以应该不会出现观致汽车的窘境。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封仍然不看好,因为一个朴素道理:汽车行业没有“生而成熟”,小米汽车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并不算友好的舆论环境,上市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浪潮般的质疑。重点是定价上来就走高端,可能脱离它的基本盘。


在产品层面,双方各抒己见,并不能说服对方。


二、渠道


小米SU7上市后,它首年的平均月销会是多少?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任认为,小米SU7过完了半年的产能爬坡之后,每个月销量应该稳在8,000至10,000台,如果只能卖个四五千台一个月的话,那肯定是失败的。


就目前进展看,他持谨慎乐观态度。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封不同意,认为小米SU7第一年的平均月交付量应该不到5000辆。


一、所有全新品牌、全新团队、全新平台、全新渠道,推出的全新产品,多数消费者都会持观望态度。无数事实证明,半年内的全新车型问题最多。


二、当前20万上下的中大型纯电轿车数不胜数,吉利从密集的产品布局上已经让小米的定价左右为难,比亚迪突然的大降价,相当于又补了一刀。另外还有产能、渠道的待完善,SU7月销能到4000已经很了不起了。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对于小米汽车的渠道,老任觉得很有建设性:


▎一线和准一线城市,采用直营+旗舰店;

▎主要二线及以下城市,采用“直营内核”的经销商代理;

▎现有手机门店改造;

▎自建交付中心。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封并不认同:


▎直营模式是新势力常见的,没有新意;

▎小米手机店位置、人流、影响力不如华为;

▎经销商与直营混合的模式,磨合成本高。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看半年后的实际市场表现。


三、营销


对于小米汽车的营销,老封不吐不快,先提出自已的看法:


▲图片来源:雷军的微博截图


▎“50万内没对手”。这没什么新鲜度,因为现在“500万以内最强”、“1000万以内没有对手”都有。生态造车,乐视汽车也提过。


▎“贵有贵的道理”。观致当年也提过,它对标的是宝马3的性能、沃尔沃的安全,但最后却卖速腾的价格,一步步的退而求其次。另外宝沃也提过类似观点,结果并不比观致好到哪里。


▎夸大宣传。以风阻系数为例,通常车企采用120km/h进行测试,但是小米SU7测试时是160km/h,这与现实有一定脱节。


▎全栈自研。雷军总一直强调“全栈自研”,只问一个简单问题,如果所有的那些“高科技”都是小米自己做的,100亿能cover住吗?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另外,老封表示:第一、手机不等于汽车,车规级难度更大;第二、过度致敬不是成功,创新才是关键;第三,过度营销很可能会被反噬。


老任表示,小米汽车应该不会那么昂贵。它的第一台车是“7”,将来上面或许有“8”和“9”,但下面应该会有12345更多的车型,以丰富主流用户人群。


其次,数码消费、互联网等领域中强势品牌进入汽车造车领域,它们有着很强的用户心智影响力、品牌美誉度、消费趋势把握,建设周期往往要比传统汽车制造商要少很多。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因此,小米汽车可能会颠覆汽车圈的玩法,给消费者创造新体验,给市场创造新需求,引领汽车行业的新趋势。


车聚小结


老任总结:小米汽车在电动汽车产业相对成熟的时期,以品牌影响力,供应链整合能力、生态能力、进入汽车行业,以达到提升营收、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另外,老任表示,当前中国正好经历了全球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几年不乏会有不同领域的优秀企业进入汽车行业,希望它们能够造出让用户喜爱的好的汽车产品,改变整个汽车行业。


如果大家都有这样一个雄心壮志,那么中国汽车产业一定会越来越好,而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们,也真心希望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


▲图片来源:任我明说


老封之所以不看好小米汽车,更多的是想给它一些警醒。觉得它有点像“电动版观致”,只是讲行为过程,并不代表它的结果也会像观致那样不成功。


观致当年规划了电动车,但没有做电动车;它有智能化的心,但是没有赶上智能手机普及这样一个好时代。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做电动智能汽车的小米理论上应该是比观致更有时机。因此,小米应当吸取当年观致失败的教训,让科技大厂的互联网基因与汽车制造擦出新的火花。


即使它真的没那么成功,也会给整个行业多一个新的案例。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小米SU7
标签: 新车资讯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万关注 | 3860作品
+ 关注
车聚网,网聚汽车人的力量。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