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智己在上海举办了L6纯电轿车发布会,讲解了的部分核心技术,并公布L6的预售价格区间为23万-33万元,其中Max光年版率先搭载了固态电池,号称是业界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然而发布会最大的瓜不是车型本身,是错误标注了竞品车型 小米SU7的参数,这也引起了小米公司的不满。
小米SU7是近期上市的热点车型,所以智己L6自然是有意为了热度才在发布会上多次提及小米SU7。但失误在最后产品对比的时候,将小米SU7 Max电机参数写错为前IGBT后SIC。实际上,小米SU7 Max的前后电机均应用SIC(碳化硅)材料。同样是半导体材料,SIC要比IGBT更有优势,可以控制更高的电压和更快的通断速度,导通时的电阻很小,但成本比较高。
在智己L6发布会后,名为“小米公司发言人”的账号连续发文谴责智己汽车。在智己CEO公开道歉之后,还继续施压,称“不接受个人轻描淡写的非正式道歉”。直到智己汽车公关部和IM智己汽车官方账号发布致歉函,此事件才告一段落。
这件事体现了出了汽车行业的一种乱象,不少品牌善于抓住一两个参数指标无收敛的夸夸其谈,甚至喜欢拿一些其它品牌的热点产品进行比较,另外还会绞尽脑汁加入大量“定语”获得与众不同的称号,如此反复陶醉其中。这不是单指智己,就连小米不也是拿保时捷Tanycan 和特斯拉Model 3比么?在一些发布会中还经常会出现有违广告法的形容词,比如“几百万以内最好的”,“几十万以内最好的”,“业界第一”,“遥遥领先”等等,这类自嗨式的言论。
说实话在汽车行业多年,从纸媒到网站,再到如今的自媒体时代,我个参加了无数次汽车品牌的发布会,对这类营销自嗨已经司空见惯了。在新能源车还没发展之前,一些品牌还是很严谨的,不会轻易说什么“第一”、“最好”这类的词。就算作产品对比,也会有意会遮盖竞品车的LOGO,不像现在如此肆无忌惮,惹人反感。
本身一个产品发布会就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让外界了解自己产品的特点即可,为什么总喜欢拿别的品牌来对比?做好自己就行,没必要用一两组官方参数彰显自己的优势,真有实力就公开找独立第三方做实测,让消费者参与评判。老话说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