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你们的仪表盘为什么那么LOW丨炉边谈车

短短20年时间,中国品牌在经历了早期的山寨抄袭,野蛮发展,到中期的遭遇挫折和瓶颈,再到后来开始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再到如今开花结果,已经初步形成了和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但中国品牌要走的路还很长,品牌价值,核心技术,造型设计,机械调校依然是中国品牌的劣势。最为关键的是,一辆中国品牌车型,相比同级合资车型,明明在各方面都占尽优势,但为什么看起来还是那么的LOW?为什么没有合资品牌大方?本文将向你讲解,中国品牌的仪表盘设计为什么会不好看。

风格统一黑色背景,不要用炮筒式

很多中国品牌车型的仪表盘都是浅色的,而且多以银色炮筒式的装饰包裹,而合资品牌甚至是豪华的车型,几乎都是采用黑色作为仪表盘的背景,而且都不经常使用银色的炮筒式仪表。炮筒式仪表虽然能彰显运动,有立体感,但受限于成本原因,仪表的材质不会太高,反而会降低的炮筒式仪表的质感。

上图是 长安CS75(左)和本田XR-V(右)的仪表盘,可以看出长安的炮筒式仪表配合中间小气的显示屏,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水温和油量表的设计风格与中间车辆信息显示屏里的设计风格完全不统一,整体看起来不是很协调,略显杂乱。而XR-V的仪表盘采用了统一的风格,以黑色为背景,黑色的背景配上白色的刻度,清晰易读,红色的指针同样能体现出运动的风格,而不会破坏整体的美感。

就连主打运动的宝马车型,都没有使用炮筒式的仪表盘,简单的设计看起来却非常漂亮。

拒绝深蓝色

包括上面的CS75,很多中国品牌车型都喜欢用带蓝色的仪表盘来体现科技感,而且是那种有点发紫的深蓝,对没错,就是街边20块钱的小音箱打开时闪的那种蓝光。

左边的吉利帝豪和右边的大众朗逸,辆车的仪表盘非常相似,但为什么朗逸看起来就比较顺眼呢?首先朗逸的刻度很大很清晰,和XR-V类似,黑色背景配上白色刻度和红色指针,清晰明了,反观帝豪,刻度小不说,时速和转速表非要整一圈蓝色(刻度更看不清了,不利于驾驶员在行车途中观察时速),再配上红色的指针,就像一个人穿了一件深蓝的的鸭绒袄,配上大红色的棉裤,你说好看不?在此我建议,如果不是新能源车型,仪表盘颜色还是要慎用,那些高端品牌的服装,也不会以这种颜色为主色调。

比亚迪S7,以下省略一万字。

简洁为主,扁平为辅

就像ios6进化到ios8一样,扁平化是近几年的趋势,而汽车也不例外。

很多中国品牌车型仪表盘屏幕显示的车辆信息,都像老旧的ios6一样,而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的车型,都已经进化到ios8了,要想逼格更高,中国品牌也要追求扁平化。

上图为比亚迪唐和福特锐界的仪表盘,其实比亚迪的电子技术绝对在一些合资品牌之上,但比亚迪车型那些设计风格真的有待提高。同样是液晶仪表,虽然唐的仪表相比S7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整体看起来依旧没有锐界显得高级。首先扁平化问题没有处理好,所有图标都设计的很“立体”,很有“光泽”,而锐界的仪表盘则走扁平化简约化路线,中间硕大的时速表提配合两边一红一蓝的显示框,主次分清,没有描边没有阴影,非常具有科技感。其次唐颜色过多,白蓝红绿看起来非常杂乱。而锐界就显得很自然很甘短,红蓝两种颜色分列两边但面积不大,既不单调,又简单协调,扁平化处理很好,相比唐的仪表反而更有纵深感。

同样是仪表盘,差距真的很大(左e6右杰德)

仪表盘和多媒体系统的整合

除了仪表盘,位于汽车中控的多媒体系统是车主了解汽车信息,操作汽车功能的又一块显示屏。

对于中国品牌车型来说,我非常推荐用更多的按键而不是一块大屏幕来开关车上的功能。

首先中国品牌因为成本的限制,屏幕不可能做得像ipad那样灵敏,兼容性那么高,很多中国品牌车型,为了好看,为了噱头,在车上装上劣质的电阻屏,这会极大的降低用户的体验。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采用了多媒体系统和仪表盘结合的解决方案,这样技能方便驾驶员观察操作,又节省了一个屏幕的成本,比如上图的新款奥迪TT。

最重要的是,对于很多中国品牌来说,为了凸显配置,往往会在中控上硬塞下一块大屏幕的多媒体系统,不利于中控的设计与布局,把仪表盘和多媒体系统合在一起,可以让内饰设计师更好的发挥,设计出更漂亮的中控。

虽然仪表盘和多媒体系统合二为一的配置现在只出现在奥迪、保时捷等少数豪华车型上。但对于现在的中国品牌来说,电子系统本就是自己的强项和优势,如果能把多媒体功能搬到仪表盘上去,加以优化和设计,这种新鲜的配置无疑会大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投入也相比发动机变速箱等大件要少得多,何乐而不为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046关注 | 150作品
+ 关注
一个和车有关的地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79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