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莫成为第二个大众

多年前,一直被冠以“神车”称号的,非大众莫属。而现如今,大众被拉下了神坛,长城顺理成章的登基。旗下H6的单月销量,就足以让其他中国品牌甚至合资品牌羡慕得干瞪眼。

都被称做“神车”,这是巧合吗?纵观这些年长城的发展历程,似乎与大众还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十年前,人们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莫过于丰田、本田和大众了。在我们当地曾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开不烂的桑塔纳,跑不坏的捷达车”。正是由于这两款神车在大陆市场打拼多年积累下的良好口碑,才使得大众后来推出的车型得到消费者的热捧,甚至一度出现提车加价的情况。和桑塔纳、捷达兄弟相似,长城H3、H5也征战多年,皮实耐用、保养便宜的优点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好评。虽说后来推出的H6也算是一款不错的车型,当时能与H6抗衡的城市SUV几乎没有,但时至今日,综合素质超越H6的同级车型比比皆是。廉颇老矣?至今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撬得动H6销量霸主的地位。这是为何?个人认为这与当年H3、H5的立下的功劳不无关系。由此可见,两个品牌后来的热卖,都是由于之前用亲民的车型打好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从造车态度来说,长城和大众也很像。拿大众的四眼POLO来说,细节处理很用心,配置在当年一点也不寒酸,但就是没有减配后的卖得火。长城之前推出的微型车M1,有四驱车型可选,并且还是四轮独立悬挂,这配置即使放在今日都绝无仅有。但最后的结局真的是惨不忍睹。用心造出的好车并没被市场所接受,两者经历了这种挫折之后,都很快的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那就是颜值。在这个没有什么汽车文化的大陆市场,颜值比技术重要,只要造得好看就不愁卖。从此之后,大众运用了套娃战术,长城使用了换标攻略。对症下药,果然见效,那销量简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从销售环节上看,两个品牌都及其相似。之前卖得不够火的时候,售前的态度是热情的,售后的服务是诚恳的。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销售的架子也端起来了,售后也变得拖拖拉拉了。虽然长城没有像大众那样在卖得最火的时候出现加价提车(不加价等白头)的情况,但也是一种你来了随便看,爱买不买的态度。售后更不用说,买都买了,您还能退不成?这点就不细说了,车主们心里最清楚,在此说多了容易被定义为车黑。

大起大落的人生就像抛物线一样,红极一时,衰极一世。大众被拉下神坛不仅是由于尾气门,还有这些年造车态度的转变。一家开的红火的餐厅,一定是菜肴可口,老板热心,服务周到的。饭不好吃就没有回头客,服务不好客户就会被同行抢走。如今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某些车企吃独食的时代已经终结。大众与长城谁又不是心知肚明?但是大众无论怎么放低姿态去诚恳的卖车,也很难回到那个辉煌的时代了。长城呢?会走大众的老路吗?

这年头流行一句话:“有钱就是爷”,拜金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车企也不例外,只要销量上去,利润到手了,其他都是浮云。这当中长城绝对称得上是土豪了,财大气粗,所以也就有了“城会玩”这个词。绚丽卖不好,那么就在绚丽的基础上打造一款M4,结果市场表现还不错。顺势再推H1,外观内饰大改一番,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蓝标的H1也就离上市不远了。H6也是这样玩,经典版、升级版、运动版、Coupe版、越野版、蓝标版等等相继与消费者见面。这样做确实省了不少研发成本,而且可以加快更新速度,防止消费者审美疲劳。但是在其他车企都埋头钻研技术,努力讨好消费者的时候,长城如果再继续以一种高姿态面对市场,不去弥补自己技术上的缺陷的话那么很快就会被同行赶超。

我曾经在想,为何长城不在H1的基础上研发一个两门版的四驱车型呢?这样吉姆尼就可以彻底下岗了。很显然我这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厂家想的是利润而不是满足小众群体的需求。我们能够想到的问题也许厂家早已都开会讨论了无数次,但是若继续玩换装游戏的话,将来的消费者还买不买单就很难说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也消费者,败也消费者。既要让消费者欢心的同时,不能让消费者寒心,这样才能使一个企业稳固的向前发展。长城,切莫成为下一个大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023关注 | 48作品
+ 关注
非专业人士,仅仅是喜欢汽车而已。汽车知识犹如圆周率一样无穷无尽,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14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