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再回澳洲,那些景色那些车

上一篇写到毕业了。毕业以后,我就回国了。虽然跟国内相比,澳洲很多方面都很好,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大海,完善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体系等,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回到家乡,觉得在家更踏实,也可能是没有安全感吧。2014年,和媳妇决定利用几天年假去澳洲旅游,她这是第一次去,我则是回到我当时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故地重游。这次行程时间有限,所以只选择了墨尔本和悉尼。怀旧也是旅行的一部分,毕竟离开近10年了。这次航班坐的也是当时最熟悉的新加坡航空,23:55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新加坡转机再到墨尔本。想当初每次从家走就觉得恋恋不舍,生活了20年的城市到了那一刻才觉得那么难以割舍。只有到了那一刻,才体会到什么是家,什么是家的感觉。

我以游记(流水账)的方式记录一下这次出游吧,希望能给准备去墨尔本和悉尼旅游的朋友们作为参考。到墨尔本是当天下午。出了海关,我的同学两口子到机场接我们,这位同学,就是当初毕业前买我那台SAAB的同学,现在在墨尔本开咖啡厅,还做房地产,昔日的屌丝已经变成了土豪。他们开的是一台黑色的卡宴S柴油版。出了机场,感慨万千,曾经往返多次的路,每一次走,感觉都不同。曾经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思绪万千。看着周围的一切快速向后飞过,我的注意力回到了车上。这台车给人的感觉很硬朗,柴油机动力澎湃,隔音非常好,几乎感觉不出是柴油车,排气的声浪很运动,很浑厚。车子转弯侧倾幅度也很小。在国内我接触的X5比较多,乘坐来说,这两台车感觉很像,只是卡宴比X5还硬。驾驶感受稍后再说。

这次几乎所有的行程都提前安排好了,墨尔本的几天都住在South Yarra这个区的一个公寓,离City比较近,周围很安全,也挺热闹,没事可以溜达溜达。办理完入住,在对面的7-11买了一个SIM卡,就有了当地的号码,这几天跟朋友联络都方便。收拾收拾就睡了,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墨尔本第一天。一早,同学过来接我,去他店里吃早餐,蓝天,白云,坐在餐厅的院子里吃早餐,确实生活很惬意。早餐非常丰盛,媳妇最喜欢Omelet。这些我都叫不上名字,不过味道很不错。

吃完早餐,我们到我同学家,他把一台马自达CX-5让我开走这几天用。新车跑了8000多公里,平时基本都是放着不用。我拿到车,按照我之前安排的行程去了Phillip Island(菲利普岛)。这是一个很著名的小岛,也是到墨尔本都会去的地方。可以从东南方向开车进岛,也可以从西边坐轮渡过去。岛上有野生动物园,考拉保育中心,还有最著名的企鹅,所以这个岛也被形象的称为企鹅岛。从墨尔本出发去企鹅岛,大概一个多小时左右的车程,120公里左右。在澳洲开车很省心,只要顶着限速开就行,大家速度基本相当,当地人开车也不愿意经常变换车道。路上基本不会看见限速80只开40的。

CX-5开起来感觉比较硬朗,悬架支撑和过滤都不错,2.0的创驰蓝天发动机,动力挺基本够用,6速变速箱换挡很顺畅,不过有的时候降挡有些犹豫。总的来说,是一台很易于驾驶,很实用的一部车。开着这台车,很轻松到达了企鹅岛,我们先去了考拉保育中心,建议想近距离看考拉的人可以去看看,真的很近。不过看完了很多人会后悔,因为真实的考拉并不像动画片里那么可爱。看完考拉去了一个动物园,因为这些地方都在这个岛上,距离很近很方便。菲利浦岛上还有一个小型赛道,以前上学的时候去玩过,这次就没有去,喜欢玩车的朋友可以去跑跑,也可以体验一下那里的卡丁车,也挺刺激的。因为岛上车子很少,所以媳妇也想体验一下右舵驾驶,就换了人。不过从国内过来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自主驾驶,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澳洲考驾照越来越严格的原因。比如我刚去的时候,去超市之前都会想一下从哪边进,但是我有个同学,从来不想,直接靠右从出口就进去了,然后再一路Sorry倒出来……

去完这些地方,接近傍晚,我们到了最后一个景点去看企鹅,这个地方一定要晚上去。每天白天,雄企鹅出海觅食,晚上回来,而这个景点的位置就在企鹅的巢穴附近。这里禁止闪光灯,禁止大声喧哗,人们可以坐在看台上等待成群结队的企鹅回家。在雄企鹅还没回来的时候,海滩上会有很多雌企鹅从巢穴出来焦急得等待。等到自己的另一半回来,两只企鹅高兴的回家去。但是面对未知的大海,谁都难以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有的企鹅没有回来,在沙滩上这只就不回家,一直等一直等,等到自己也倒在沙滩上……这或许就是忠贞的爱情吧。随着企鹅一批一批的回到了家,我们一天的行程也结束了。

第二天,本来跟同学两口子一起去大洋路。大洋路的介绍:大洋路(The Great Ocean Road),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的一条行车公路,全长约276公里,建于悬崖峭壁中间,起点自托尔坎(Torquay),终点于亚伦斯福特(Allansford)。全长近300公里的海滨公路。沿着维多利亚州西海岸蜿蜒伸展,一路壮丽的海洋风光尽收眼底。大洋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正式被定为国家自然公园对游客开放。经过20多年的开发和推广,现在已成为澳洲境内为数不多的世界著名观光景点之一。

吃完早饭,我同学突然有急事要处理。他把卡宴留给我,让我和媳妇自己去,给我这个车的时候他说:“大洋路不近,时间有点紧。开这车能快点回来。”。于是,我把他们送回家取另外一台车,紧接着从Hawthorn上高速直奔大洋路方向。高速上感受了一下这部柴油卡宴,变速箱很称职,每次换挡都能了解驾驶者的意图,从来不会拖泥带水,油门响应很快,扭矩确实非常大。主要是排气的声浪盖过了柴油机特有的声音,一路走来不会感觉是台柴油车,除非低头看转速表。同样还是和X5相比,卡宴的悬架行程感觉特别短,车身总觉得贴近地面,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舒适性稍差,有点过于敏感。尤其是运动模式的时候,车身如果降低,路面的反馈就会太夸张。X5悬架高低不会变,总是有足够的行程来过滤震动,两种风格,难说哪个好哪个不好,看个人喜好吧。从墨尔本开到Geelong(基朗)就上了大洋路(The Great Ocean Road),全程路都不宽,而且全是弯道。限速一直在变,有的地方50有的地方80,自驾的朋友需要时刻注意。

到了这里有个小插曲,有一个高尔夫5代的TDI一路跑得特别快,我就跟着他跑,一路跑一路超车,最后超了他又跑了一阵,觉得确实有点危险,就停在路边休息了一会。拍了拍照,重新上路,走了没多远,发现那台车被警察拦住了,在路边停着呢,估计是超速被抓到了。当时就感觉,如果没停车休息,估计就跟他一起被抓了。(就是下图这台车)

大洋路基本上从Geelong到Apollo Bay算是走了一半,很多人第一天就开到这里,然后住下,第二天从Apollo Bay开到著名的十二门徒(Twelve Apostles)。我们则选择了当天往返。

大洋路沿途有灯塔等小景点可以边走边看,沿海的地方很多漂亮的值得停车驻足的地方。其实也不用非得按照攻略到各个景点,这一条路非常美,每一处都是景点,每一个角度都是不同的。开着车边走边玩还是挺舒服的。

网上还可以提前预订观景直升机,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注意如果乘坐直升机要看好路标,没到十二门徒就要拐弯,否则就会走冤枉路。虽然叫做十二门徒,但是由于风化等原因,这些大石头现在也就剩六七个了。景色就像很多宣传片和照片里一样,看完了十二门徒可以继续往前开一点有个伦敦桥(The London Bridge),也可以看看,再往后就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景点了。看完伦敦桥我们就折返了。回来的时候走的另外一条路横穿回去的。

在澳洲开车,限速可以超过一点,比如高速限速100,最快开到107也不会被拍照。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防止误差等情况,所以,本地人通常都知道这个规矩,高速都开107。如果你开100,最好不要走最内侧车道,否则会被很夸张的超过去。我们回来的时候走的路只有一条车道,限速90,我们开90,后面的车总是越来越近,我们不得不加速,但是有的时候后面是那种超大的集装箱开车,我就靠边停车,等他过去再走。就像电影里那种卡车,一般的车开90只是觉得挺快,但是这种卡车开到90,在后面很近的位置就觉得像一头大象跑过来,气场太强了,有压迫感。开了一阵,快到高速了,换成媳妇开。

过了Geelong,同学打来电话约在City里吃饭,正好可以逛逛。回程路上加满油,见面把车还给他,吃完饭街上逛逛,感觉挺好。

晚上的墨尔本很漂亮,不过跟10年前没有太多的变化,也许这就是这座城市吸引人的地方吧。回到当年上学的时候很熟悉的地方,发现又没有什么变化,仿佛自己穿越了一样,脑海中浮现出当年的场景,感觉很奇妙。吃完饭去上学时候经常去的St.Kilda看了看夜景,回忆当时和同学开玩笑的那段,那个同学说:“寂寞的时候看看大海,我爸说我在这边看海,他也在那边看我。”一切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那一刻又清楚的浮现在了眼前。但是又像过了好久,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这座城市,可能因为土地都是永久所有的原因吧,所以50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只是外观稍微翻修一下,主体不会有大的变化。不能像我们这样想拆就拆,拆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了。晚上开车到上学时候常去的Ashwood区的Woolworth超市转了转,感觉也和以前差不多。买了点吃的,回去自己下厨,快乐的一天又结束了。

第三天,我们计划去距离墨尔本40公里的Belgrave火车站附近的Puffing Billy感受一下蒸汽火车。下面是介绍:上世纪初,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为开发其偏远地区而修通了四条低成本的762毫米(2′6″)铁路线,普芬比利铁路就是其中的一条。这条铁路于1900年12月18日通车,连接Upper Ferntree Gully和雷克夏(Gembrook),这条铁路由于1953年的一次塌方而受阻,再加上营运亏损而于当年关闭。目前看到的连接贝尔格雷(Belgrave)和雷克夏(Gembrook)的这条线是原先铁路的主要部分,它贯穿森林、长满蕨类植物的山沟以及农地。

这里给准备去这里坐蒸汽火车的朋友一个建议,尽量从City里坐Belgrave的火车直接前往,下了火车往前走几百米就是Puffing Billy蒸汽火车的售票处和车站。我们开车去的,结果在周围找停车位找了半天,而且停车位只能停2小时。所以太匆忙了。在澳洲,停车场和停车位的牌子如果写着1P,那就是只能停1小时,到点不走很有可能被贴条。如果1P下面小字写着Ticket或者Meter,就是收费的停车位,一定记得要买票或者往咪表里缴费。我们没有坐到终点,只坐到了一半就折返了,火车和车站保持着历史的气息,很厚重。工作人员也非常友好。

回到上车的车站,行程结束了。找到我们的车,开着在周边转转,就往回走了。因为这天的路程不是很紧,回去的路上经过几个卖新车和二手车的店,还进去转了转,跟销售聊了聊。晚上跟我同学两口子还有当时合租的室友一起吃饭,吃了好多西餐,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吃了一顿涮羊肉。这么多年了,味道和国内也差不多了,最主要的是,真的是涮羊肉。还点了一锅大排,也挺过瘾的。如图:

第四天一早,我把马自达开到同学家,完璧归赵。吃完饭,同学送我们去Avalon机场乘飞机飞往悉尼,结束了墨尔本的行程。很快便到了悉尼,下了飞机,在机场找到租车公司的柜台,我在Eurocar租的车,网上预订的是两厢卡罗拉,但是被告知车子没有了,换了高尔夫7。出示驾照和护照,手续很简单。拿到车,直接前往提前预订的酒店。

悉尼比墨尔本略显拥堵,不过没有堵成北京这么邪乎。高尔夫车子很硬朗,悬架比国产的硬,不知道是主观感觉还是底盘确实比国产的低一些,开着也比国产的整体感强。而且油门响应也很快,就是变速箱低速的时候换挡动作有点突兀。总体很不错。我们酒店选在了海港大桥(The Harbour Bridge)不远的地方,停好车,在附近溜达溜达。情人港(Darling Habour),海港大桥(The Harbour Bridge),环形码头(Circular Quay)都转了转,又到了当年去过的餐厅(Pancake On the Rock)吃了一顿。然后到China Town转了转,在Coles超市买了吃的喝的,就回酒店了。结束了在悉尼的第一天。

悉尼第二天,早上起床,退房然后吃过早餐就驱车前往蓝山(Blue Mountain)坐落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它与悉尼市区接壤,在悉尼以西约100公里处。 其丘陵起始于堪培拉西面五十公里,从内皮恩河(Nepean River)西岸延伸到科克斯河(Coxs River)西岸。高速上感觉高尔夫太省油了,瞬时油耗一直在百公里4-4.3升之间,偶尔加速的时候能到5升,城市也就6升左右。

到了蓝山,买了一张索道的票,可以坐三种交通工具,而且不限次数。我们买票的时候问怎么上山,售票人员拿了一根笔,拿了一个地图,特别认真的一边画一边讲,告诉我们她的建议,她确定我们讲明白以后,把票卖给我们,不得不赞赏这种敬业精神。这里有大缆车,小缆车和小火车,如果有时间可以多坐几次,挺有意思的。爬山的部分其实不是太多,也不会太累,边走边玩边拍照。有半天的时间基本够了。下山以后,在周围的城镇逛逛,买了点东西,就回悉尼了。

这天我们选择了著名的Bondi Beach附近的一家公寓。过马路就是海边,停车也很方便。到了住处,接近黄昏,海边沙滩上坐着看看大海,海边走走,很惬意。周围是当地人聚会的地方,晚上很热闹,街上走走,转转,吃了晚餐就回去了。

悉尼第三天,早上没有开车。在附近的商店买了两张公交卡,乘坐公共交通前往环形码头。公交车上没有多少人,开得也很快,没多久就到了目的地。下了车,买了张船票,在海上转了一大圈,最远端到了Manly,看了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海港大桥,动物园(Taronga Zoo),最终回到环形码头。之后,去了水族馆,看了悉尼塔。这天基本是城市观光。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大半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坐车回到住处取行李,装上车,开车直奔机场,结束了悉尼之行。到达机场之前把油加满,加油的时候再次感觉到这个车真心太省油了。百公里真的也就5个左右。还了车,上了飞机,看着飞机慢慢的离开了这座城市,我们也结束了本次澳大利亚之行。

这次旅行还有一个感触。我们经常听说一些当地人歧视中国人,这种现象肯定会有,但绝不是多数。大多数的人还是很友好的,当地人很简单,只要你英语能沟通,他们无所谓你是哪里人。相反的,一些印度人,中东一些国家的人,甚至华人会觉得你是新来的你是中国人等等。曾经上学的时候,别人稍微态度不好,就觉得别人歧视,别人欺负我们,其实有可能他们只是直接表达了他们的意思而已。通过这次去旅行,我觉得当时的很多事情都是沟通问题,也是文化差异。当地人通常很直接,不愿意就是“No!”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而我们通常很含蓄,而且喜欢等着别人主动开口,我们再开始与对方交谈。所以,在这里,建议在国外上学的孩子们,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胆怯,主动沟通,相信很快就会融入当地人的圈子。这样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有朋友近期或者有计划到澳大利亚旅游或者有一些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已经写了第四篇了,感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自驾旅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2万关注 | 1127作品
+ 关注
车评人。热爱汽车、驾驶和赛车运动,熟悉赛道驾驶;热爱旅行,自驾游。中国国内自驾,东南亚,欧洲,澳大利亚丰富自驾经验。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7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