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享受赛道乐趣,首先要有安全意识

近年来,国内汽车运动、汽车文化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F1中国大奖赛时隔五年重返赛历、首位中国F1车手周冠宇主场作战的背景下,激发起了广大车友的赛道热情。作为全球制动部件龙头品牌,布雷博希望借此机会向大家普及一些赛道知识,与广大热爱汽车运动的车友一同,创造安全、有乐趣的赛道体验环境。

切勿做突破轮胎极限的尝试

对于非竞技性质的赛道日活动而言,抛开车辆动力升级(属于违法行为),轮胎升级对赛道体验的提升作用很大。

轮胎作为汽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轮胎的抓地力将直接影响车辆在赛道上的性能,其中横向抓地力决定了轮胎的转弯能力,纵向抓地力则可以用制动性能或加速性能等来衡量。

在尺寸、胎宽、扁平比均一致的前提下,抓地力更好的轮胎,能为你减少加速时轮胎的打滑,缩短制动距离并提升弯中速度,不仅让车主跑得更快、更爽,还能扩大车辆在赛道上的容错空间。

但即便是顶级赛事配备的轮胎也是有抓地力极限的,如我们经常能在F1、WTCR等赛场上看到的轮胎抱死、过弯推头、甩尾等现象,其实都是车辆突破轮胎抓地力极限的表现。

而且不同的赛道由于赛道路面铺设材料、工艺的差异,同样会影响到轮胎的抓地力,因此大家在进行赛道体验时,一定要先摸清轮胎在该赛道抓地力极限后,再开始撒欢跑,以确保自身安全。

制动系统是人身安全的最大依仗

制动部件对于赛道成绩的影响跟轮胎一样重要,它们是保障车主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一般而言,制动系统分为卡钳、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油管、制动液等部件,其中最关键、对制动性能影响最大,也是最容易突破物理极限的要数制动片。

——制动片

制动片一般由钢板、粘结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其中摩擦块在制动时会被卡钳挤压与制动盘产生摩擦,产生制动力从而达到减速刹车的效果,其摩擦材料也直接决定了其物理极限——制动力大小及整车的抗热衰性能。

由于普通公路制动片并非为赛道极限工况设计,因此在下赛道之前,我们需要先把制动片更换成适合赛道体验的制动片,以入门级的街道、赛道两用制动片为例,这类制动片一般兼具日常使用的舒适性、赛道体验的高性能与低制动衰减特性,最佳工作温度通常在200-300°C之间,更承受500-600°C的高温,是普通车友赛道日体验的绝佳“伴侣”。

值得一提的是,赛道环境下制动片较日常使用消耗速度呈几倍数增长,因此每次赛道日之前,大家应首先确认制动片的摩擦块余量,避免在赛道上因摩擦块消耗殆尽而制动失灵。此外,竞技制动片千万不要日常使用,此类制动片在日常场景下难以升温至工作温度,常温下制动性能远不及普通制动片,日常使用非常危险。

——制动盘

说完了制动片,我们来看一下与之“相爱相杀”的制动盘。从F1所使用的制动盘样式,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材料摩擦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大家俗称的“光盘”制动效率是最高的,但这一切均建立在F1制动盘通风效率超高、制动片极度耐高温的基础之上。

在我们日常赛道体验的工况下,由于家用车普遍没有专门为制动系统散热的通风导管,制动片会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容易产生烧结层影响制动效率,因此需要有凹槽设计的制动盘刮去制动片上的烧结层或材料粉尘,以保持制动系统的性能一致性。此外,光盘在雨天情况下,制动盘表面会形成水膜,从而降低制动效率。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布雷博更推荐大家使用划线制动盘,目前市面上的品牌划线盘,基本都结合了各品牌对赛车运动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研发,在赛道工况下能有效提升制动片的抗热衰性与雨天行驶时的制动效率。

除却两大直接接触产生制动力的部件,作为推动制动盘片接触的介质,制动液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即便只是轻度赛道日用户,为了您的安全,布雷博也强烈建议大家至少采用DOT 4标准及以上级别的制动液产品,中高强度赛道日用户则应该更换为赛用级别的制动液,以确保赛道驾驶时的制动响应速度与抗热衰性能。

同时,各位车友在进入赛道前,也应细致检查制动油管,如橡胶材质的制动油管是否有老化破损的情况,金属材质制动油管则需要重点排查接口处是否有漏油现象。

——制动卡钳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制动卡钳,虽然赛用卡钳具有高响应、高性能、高强度、高抗热衰性等诸多优势,但毕竟卡钳升级费用不菲,我们在此还是呼吁大家要结合自身车辆情况、实际需求与消费能力,理性消费。

最后,对于升级卡钳的用户,布雷博需要重点提醒,目前国内卡钳市场伪造之风盛行,卡钳升级切勿贪小便宜,一定要前往正规经销商处购买。此外,制动系统升级后并非一劳永逸,需要定期让专业人士对整套制动系统进行保养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

赛道日体验建议

介绍完硬件方面的物理极限,接下来,布雷博将给到赛道日新人或希望参与赛道日活动的朋友一些建议。

对比日常场景,赛道上车辆的速度更快,有时车与车之间的速度差也更高,而且突发事件频发,因此赛道日体验确保自身安全才是第一要务,切勿急功近利,不顾轮胎、制动系统的物理极限,想在一节体验中就刷出满意的圈速,或是与他人争强斗胜,持续在赛道上与其他车辆进行缠斗,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在进行赛道日体验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建设、检查好爱车状态,并在体验初期尽可能熟悉与理解赛道。

首先,车手必须保持心态、情绪稳定。人不可能做到没有情绪,即便是F1车手他们在激烈的比赛中也会有情绪,但他们常年的训练已经让驾驶成为肌肉记忆,很少会出现因情绪波动而影响驾驶的行为,而我们作为普通人,明显没有他们这样形成肌肉记忆的驾驶技能,那就只能让自己尽可能的不被情绪所影响,任何上头的行为,轻则影响圈速成绩,重则引发事故,得不偿失。

其次,车手需要非常了解车辆情况与状态。在参加赛道日活动之前,大家都应该对爱车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除了常规的机油、冷却液、制动液检查,还需要细致到制动片消耗程度、轮胎磨损程度、避震器状态等方面,以确保在极限工况下的车辆性能与安全。

最后,车手要充分理解赛道后,再进行刷圈尝试。这里提到的“充分理解赛道”,其实就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爱车的刹车点以及最适合自己驾驶风格的行车线路,同时也要遵守赛道规则,时刻注意赛道旗语,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尝试去做成绩。

 

作为驾驶者,无论你身处何种驾驶场景,确保自身与他人安全,永远是第一要务,特别是面对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汽车运动更应如此。

在布雷博看来,只有当驾驶者懂得赛道安全的重要性,了解车辆的物理极限,才算是正式入门汽车运动,毕竟只有人安全了,才有机会享受更多驾驶、赛道和比赛带来的乐趣,也才能在一次次自我驾驶技术突破中,找到成就感。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597关注 | 158作品
+ 关注
布雷博是汽车盘式制动器技术的全球领导者,为汽车、摩托车和商用车生产商提供高性能制动系统、离合器以及赛车零部件。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