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身边很多男士,买了越野车最后又换成了轿车,真相只有一个

我的车就是SUV,开了3年,换轿车后发现,SUV优势很明显,但4大缺点才是硬伤,奉劝想买SUV的人要三思,只有明白了优缺点,在买车之后才不后悔!

不可否认,自2011年掀起SUV浪潮以来,喷井式的发展似乎戳中国人痛处,前者改变生活方式,后者巩固需求。在汽车市场,国人买车普遍有两大消费观,在相同价格基础上,往往大块头和大空间放在第一位,第二事关面子感,车就是体现身份的第二张名片,从SUV火爆的销量上不难看出,SUV正是符合国人对汽车的基本需求。

不少车企,乃至国产品牌更是把SUV作为救命稻草,奇瑞几乎放弃轿车业务,长城把SUV作为主营项目,长安更是在推出CS75后才把品牌推向新台阶,品牌倾向性发展,国人加以推崇,促就了不少人狭义的认为SUV才是符合出行的唯一方式。

我在三年前买了第一辆城市越野SUV,当时看重的就是大块头,开起来莫名产生优越感,通过性好,功能性强,可开过一段时间发现,对SUV了解的越深,就感觉SUV缺点真的很多,尤其是当前的SUV很多优点用不上,缺点却无可避免。

我认为SUV销量火爆,并不意味着就真的适合大多数人,很多人正因为抱着对SUV一知半解的认知,人云亦云,结果在用车过程中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有些中看不中用,因此在换车时才会更注重轿车。

接下来我将具体分析SUV的4大缺点,为什么身边很多男士买了越野车,最后又换成了轿车,是因为男人不喜欢高大威猛了,还是认清现状妥协了,希望能给想买车的人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缺点一、SUV溢价严重,相同配置,SUV比轿车贵几万

SUV溢价严重几乎是国内汽车市场,所凸显的共性,不少车企为推动SUV发展,把SUV既有面子、空间又大,通过性还好的特点加以推销,加上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观,“越大越重理应越贵”的道理,让原本价值本不是很高的SUV变成车企获利最大的车型,而对车主意味着,消费升级产品降级。

尽管以车企口吻,大就意味着在生产成本上会贵些,车身结构,钢材用料也会增加,但从海外市场来看,成本更高的SUV售价却要比轿车便宜或齐平,难道都是减配吗?

而在国内市场,同级别甚至同平台车型,动力结构相差不大,用料做工,乃至空间和轴距都几乎处在同一水平,配置还相差一截,价格却高出2-3万以上,因此SUV要比轿车溢价严重的多。

譬如,拿 本田飞度与本田缤智作对比,我认为这两款车型是最能诠释基础车溢价有多大的车型,从外表来看,飞度和缤智很难看出两者是出自同一平台架构,但只有开过之后发现底盘滤震和隔音简直一脉相承。

飞度的指导价是8.18~10.88万,缤智指导价是12.78~14.88万,顶配的飞度甚至买不来一台低配手动缤智,而基础架构相同,发动机同为代号L15B的1.5L自吸发动机,只是发动机代号有3和U之分,只能说明调校略有不同,或者是应对国六而区分,实际驾乘感受并没有差别,甚至飞度还要显得动力更强。

而在车身尺寸方面,飞度轴距只有2530mm,而缤智达到2610mm,由于SUV价高加大缘故,在车身设计上显得有优势,但也仅是数据上显得要领先,坐进车内实际用车空间相差不大,并没有形成压倒性优势,仅这点优势缤智要比飞度高数万。

而在配置上却并没有因为缤智贵而用料更好,该用塑料件还是塑料件,隔音也依旧如初,而价格却像两条平行线毫无关联,说白了就是,相同的三大件,底盘升高拢个SUV壳子,就要多花2-3万,而得到的品质还不一定比轿车好。

例如飞度顶配有侧气帘、自适应巡航、主动安全预警,而缤智只有最原始的基础配置,中控显示屏都是后来有的,试想一下,花同样的钱,用着底层结构相差不大的东西,在软装上还差一截,你会买高配轿车还是低配SUV?

当然,这仅是作为最基础的城市越野分析的例子,还有很多品牌都是如此,SUV溢价几乎是恒久不变的金科玉律,比如经常被人调侃的大众,都说是MQB平台下的产品,以高尔夫为产品延伸点,加个屁股是速腾,拉长是迈腾,换壳叫帕萨特,加高底盘是途观L,价格却有着天壤之别,而面对硬派越野或豪车,这种溢价不均衡的现象更是叹为观止了。

缺点二、SUV舒适性差,轿车适合长途驾驶

SUV和轿车谁的舒适性好,历来都是最争锋相对的话题,毕竟舒适才是车的最大价值,双方各抒己见,有的认为SUV坐姿类似椅子向上而坐,直立的姿态不容易患腰间盘突出,也有的认为轿车半躺好,座椅对身体有承托作用,驾驶起来更为放松。

但我认为,如果仅是短距离用车,其实两车并没有实际性差距,都属于舒适性坐姿,但要从是远距离长途行驶来说,区别就比较明显了。

谁舒适性好,先从坐姿角度来看,SUV由于车身高大,坐姿比轿车高,驾驶员的腿部和颈部几乎呈90°姿态,座椅对腿部有承托力,而臀部和腿部又直接承受身体上半部分压力,长时间驾驶感到颈椎以下关键受力部位无法得到放松,导致产生腰酸背痛的感觉。

而轿车由于坐姿比较低,身体是向下而坐,双腿向前伸直,双手握住方向盘,手肘自然下垂,身体主要关节,臀部、背部、腿部被座椅接收分散开来,使得整个身体完全靠在座椅上,给驾乘者都创造了相对舒缓、省力的姿势。

这就好比长时间在办公室久坐,不仅感觉颈部、臀部、大腿不适,而且整个身体也容易疲惫,而坐在沙发上,反而显得整个身体倍感轻松,换句话来说就是,适合长时间久坐的坐姿是,后背有依靠,腿部有支撑,身体有一定的仰卧角度,而不是把重量转移到某个部位上承担。

如果认为这样的解释是一方之言,那么可以看下飞机头等座舱、MPV的坐姿,这应该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坐姿了,其座椅无论是高度还是乘坐姿态,都更偏向轿车坐姿,包括车企在宣传时,对SUV的舒适性往往闭口不提,这也充分说明了,轿车对舒适性又更好的合理性。

另外影响舒适的还有配置及悬挂方面,同平台SUV大多数基于轿车底盘,由于车身高质量重,为了抑制侧倾力,悬架不容易找到平衡点,硬了颠,滤震性不如轿车流畅,软了支撑力又不足,所以SUV的舒适性不如轿车实在。

尤其是在极限变道或过弯时,车身跟随性大打折扣,车身任意一点晃动都会降低驾驶信心,曾就遇到过两次高速躲闪变道,侧倾让我心惊胆战,虽然平时不会冒着危险激烈驾驶,但事故的发生就在那1秒,好的应变能力不仅能够避免碰撞,而且还能有效保护车内人员安全。

在行车品质上轿车比SUV表现的更好,很多经常跑长途的车主,换车更愿意选择轿车,不仅是在舒适层面好,安全性也尤为重要,尽管如今的SUV舒适性在逐渐倾向于轿车,有ESP辅助功能抑制翻车,但结构已经决定其特性,这就好比一根筷子平放和竖放的道理,显然这是SUV还不够的。

缺点三、SUV买时贵,用时更贵,经济性不如轿车

很多人买SUV之前关注的都是空间,通过性,动力有多强,认为买时贵但得到了质量,但买车后更多的人看着持续上涨的油耗望车兴叹,表示开不起,油耗太高,也有的人总爱凡尔赛,认为SUV本质量重,油耗高理所当然,但冲着每降低2毛的油价,半夜排队又从何说起。

在同级别SUV和轿车中,SUV有着庞大的体积和过大的整备质量,加上唬人的外表,使得在行车时风阻系数要比,更为倾向与流线型的轿车大很多,据实测证明,当车速增加2倍,风阻系数将增加4倍,而功率则增大8倍。

而一台车在高速行驶时,当速度达到80km/h,其中60%的油耗是用来克服风阻的,一台车在行驶时,所走阻力大多来自迎风面积,而SUV由于块头大,意味着迎风面积大,所承受的燃油消耗量也会随之变化。

加上由于SUV整备质量重,基于轿车架构衍生,其结构决定了油耗居高不下,比如缤智比飞度重137kg,CR-V比思域重109kg;而发动机功率却相当,导致经常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感觉,使得动力拖沓,要想提升动力只能增加喷油量,意味着即便是不谈风阻,SUV也要比轿车更耗油,尤其是在堵车的情况下,这种差距还会更明显。

面对经济困难的当下,缩减不必要的开支才是成熟男人应有标志,养车本是无底洞,而且同级别SUV不仅买时贵,用车时还比轿车油耗高出很多,都是仅作为代步需求,很多车主无法承受高油耗带来的经济压力,换车时愿意选择燃油经济性好的轿车。

养车是一个家庭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最大的支出,别看风阻、重量、发动机功率,零星的消耗对生活不会造成影响,别等我把这笔经济账摆在面前时才恍然大悟。

轿车百公里油耗平均在6.5升左右;SUV每百公里平均油耗在8.5升左右;两车百公里综合油耗相差2升;目前95号汽油每升9.43元;每年平均行驶2万公里;轿车与SUV每2万公里油耗相差400升,费用相差3772元。

这仅是对城市越野的梳理,如果按照正牌越野牧马人每百公里14升油耗计算,轿车与越野车的费用相差14145元,当然,除了燃油费用,每年保险占比也比较大,要知道,车险是根据车价而定,意味着买时贵,保险就贵,缤智就要比飞度贵500元左右。

对于围绕两点一线的普通工薪族来说,轿车和SUV在养车费用上真不可细算,仅是每年必须开支SUV就要比轿车多4272元,何况还有维修保养,虽然两车发动机相同,架构相同,机油用量也一样,但费用都是不同的,就是因为块头大。

正是因为很多人开过SUV后,加上本身经济不景气,过高的养车费用给生活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所以在换车时通常更多的愿意考虑油耗相对较低的轿车,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满足了出行需求。

缺点四、SUV车前盲区大,停车难,不如轿车便捷

SUV视野开阔,车身尺寸及坐姿决定,有种高出不胜寒的感觉,可以环顾四周,更直观的发现前方环境,譬如高速行驶前方遇到突发事件,轿车要200米才能发现,而SUV300米就能发现,提前做好变道准备,增加安全性。

但由于SUV高大,盲区也比轿车大得多,车前视野受限,犹如大货车,驾驶员一侧A柱就是极易发生事故的盲区,容易发生剐蹭,尤其是不少SUV为增加美观性,我朋友的欧尚X5为例,正坐驾驶室几乎看不见车头位置,转弯掉要花费不少精力。

SUV本是因为车身高大,增加安全性,把AB柱设计的比较粗,但却成为了盲区较大的弊端,非常遮挡驾驶员对两侧视野的判断,这种近距离视野受限,进而影响停车,一方面是视野不开阔导致停车缓慢,对周围环境预判不准,另一方面因为SUV车身过大,尤其是路边侧方位停车,左右挪动始终停不好。

买SUV之前幻想着有车方便太多,空间大、视野开阔,可到停车的时候发现,停车难是SUV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像我这样的急性子,眼看要停进去了,却被A柱下方的石墩剐蹭了,而旁边的轿车一盘就停进去了,车越大停车越难的问题,尤其是在车位紧张的城市比较突出。

我想很多人换轿车的原因,不止是养车压力大,也有可能是因为SUV盲区大,近距离视野受限成为绊脚石,停车不如轿车方便,发现轿车不仅经济性好,而且便捷性还高,是城市代步的好伙伴。

综合以上4大硬伤,才逐渐让人们不在追捧SUV,重新对轿车燃起信心,当然这并意味着SUV就一无是处,它的优点也是轿车所不及的缺点!

通过性好是SUV带来的第一感受,虽然城市越野相比于硬派越野,它带不来上高山、下泥坑的驾驶乐趣,但对平时的一些坑洼路面,相较于轿车还是比较从容。

我买第一辆SUV的时候就是因为老家有很长一段泥泞碎石路面,如果开轿车可能下雨天随时有趴窝的风险,刮坏底盘降低使用寿命,而SUV就有所不同,即便下雨,只要附着力够的情况下,哪怕出现打滑,也是可以正常行走的。

基于通过性好的优点,加上SUV空间大,功能性载物能力强,对远方有向往,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走走318完成自驾游的梦想,后备箱还能带足生活用品的同时,座椅放到还能当床。

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SUV与硬派越野车有较大区别,并不是长得像越野车就具备越野能力,第一没有承载式车身,第二不是分时四驱,更没有三把锁,所以SUV仅是通过性略好的车型。

除此之外,SUV极限变道操控比较一般,但实际碰撞,从成员安全性角度来说,轿车反而容易吃亏,轿车碰撞点相对较低,在与大车身相较量时抵抗力相对薄弱,据某研究调查显示,SUV在与轿车正面碰撞时,轿车事故发生率是SUV的4.5倍,当然这不是绝对性,防范驾驶才是最重要的。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SUV和轿车各自都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SUV的出现是进一步巩固刚需,当它对人们的需求变得不那么重要,发现曾经固以为的长处变成短板,人们会逐渐回归理性对汽车的本质尤为看重。

除此之外,当SUV不足一目了然时,硬派越野它的缺点尤为放大,它的本质就是极地行驶,随着道路完善度越来越高,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弱,说白了这个时代可以不需要这样的车型,但不能没有轿车与SUV。

很多人买了越野车最后换成轿车,那是因为他们知道开SUV的滋味,亲身体验过SUV的优缺点,出于经济压力,或只是想换一种驾驶乐趣,如果对大空间、高通过性有强烈需求,那么选择底盘更高的城市SUV;如果对越野有爱好的,那么全地形硬派越野是最好选择,而只想要家用经济性,便捷好停车,那么轿车值得关注,当然,买车前找准需求,才是买车最正确的方式。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46关注 | 2045作品
+ 关注
飙车车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