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再买燃油车,一定坚持“3不买”:不是制造焦虑,是教训

截止到2024年4月上半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50%,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取代传统燃油车指日可待。但是这一情况,并不妨碍很多人继续选购燃油车的热情,纵观汽车销量排行榜,轩逸、帕萨特、 本田CR-V等这些传统车型,依旧保持着头部排名的地位,每个月1-3万辆的销量,成绩还是相当可观的。

不是说这些人压根不懂车,也不是说用车思想太过迂腐顽固,虽然就连政策都在干预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它本身也并非能100%匹配所有用车场景。举个例子,北方地区冬天一场大雪,就可以让不少电动汽车原地趴窝,本来官标的四五百公里的纯电续航,实际能跑到个40%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有的纯电汽车甚至停在原地不动,电池电量都会嗖嗖地往下掉。

还有一些一线城市的老小区,没有地下停车位,公共车位配比又严重不够,日常连正常停车都成问题,更不谈家家户户申请安装独立充电桩了。这种原生环境对纯电汽车就相当不友好,隔三差五的总想着把车开出去充电,回来晚了又担心没有车位,长此已久,很容易产生用车焦虑。如果买车之后反而被车束缚,那倒还不如打车更划算。诸如此类的场景痛点,还有很多。

所以时至今日,继续坚持买燃油车的人,一定是有他的需求和痛点的,大家立场不同,真的没有必要“五十步笑百步”。2024年再买燃油车,一定坚持“3不买”,这里不是制造焦虑,而是花钱买来的教训!

一、冷门品牌坚决不能买

汽车行业一直很流行一句话,叫“叫好不叫座”,这种车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多人嘴上都说产品力强,但是销量却怎么都起不来。一些不懂车的小白,听信这种言论,拿着攒了好几的血汗钱,真金白银的支持。结果发现没过多久,当地4S店纷纷撤离了,甚至品牌都要宣布退市离场,害的不少人用户后期修车无门。出了问题,第三方维修店连车型基础数据和配件都没有,因为太冷门儿了,真的是苦不堪言!

所以选车买车,首先就确定主流大厂热门品牌,毕竟年限资历都摆在那里,不管是技术储备还是企业运营,都会比新生品牌更靠谱。加之市场热度较高,庞大的规模效应也足以支撑企业正常运转,售后体系更有保障。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宁愿放弃新势力的高端品牌,也要选择主流正统,底蕴基础摆在那里,车标也会替你说话。

二、假换代的车不能买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入场,现在汽车产品的更新速度是越来越快。长则一年,短则两到三个月,新车车主刚提车,改款换代的产品就来了。燃油车相比会更严谨一些,对于整车的验证、优化花费的时间更长,但是有些品牌为了换代而换代,甚至“假换代”,改个前脸,变下内饰颜色,就美其名曰“全新一代”。对于持这种手段的品牌,一定要远离,因为他们的精力根本就没有投放在这台车上,所以新车未来处境注定是会越来越差,停产退市也不是没有那个可能的。

而那些真正想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的车企,会在新款车型上花尽心思,目的就是为了迎合日益高涨的消费升级。因为他们深知,落后就要挨打,消费者对于汽车认知只会是越来越高,唯有真诚才能打动人。

三、老掉牙的动力不能买

目前新能源汽车动辄就是3~4秒的百公里加速,因为有大电池的加入,底盘浑厚感也表现不错。同价位的燃油车要想与之竞争,就必须具备最前沿的三大件技术和深厚调校功底。那些万年不变的淘汰动力,依旧驾驶脱节严重的落后产物,就应该被时代所淘汰。目前同排量车型燃油经济性都大差不差,驾控质感的升级,自然被消费者放在了对比重要一环。

综合来看,只有注意以上三点,现在买燃油车才不会被坑,现在太多打着“换代革新”的幌子,收割韭菜的不在少数。只有诚意换代,才对得起消费者的期待和支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563关注 | 479作品
+ 关注
2017款别克威朗、2019款别克君威、2017款凯迪拉克ATSL、2022款宝马3系、2023款宝马5系车主 分享汽车资讯及用车日常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9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