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充满73.6度容量电池组消耗87.86度电,这要如何解释?

由凤凰车研所进行 小米SU7充电测试引发关注,其测试结果显示73.6度容量的电池组,充满的最高消耗是87.86度电。

参考下图,这是凤凰网科技发布的测试情况说明。


在可以充满电的前提下,小米SU7在电量归零之后继续行驶25公里,随后进入充电站进行充电;充电桩显示充入电量为87.86度电,而车辆的电池组实际容量是73.6度电,搭载的是磷酸铁锂电池。

桩端显示的充电量实际超过电池组容量14.26kWh,这个悬殊过于大了。

即便在温度稍低的环境中测试,82.79kWh的充电量也有较大程度的悬殊。


不过存在悬殊是正常的,因为车辆充电的过程会有多重因素消耗电能,比如充电桩设备,甚至车辆的充电线束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耗;电池组充电过程会产生热能,车辆散热系统也是需要消耗电量的。所以存在悬殊很正常,只不过程度还有些大,同时进行测试的极氪007损耗最小,特斯拉Model 3居中;究竟是电池的问题还是前提的问题,这就只有小米品牌方可以解释了,该版本搭载的动力电池是弗迪电池,弗迪是比亚迪供应商品牌。


充电损耗大应当在意料之中,因为小米SU7采用的是铝线而非铜线。

小米汽车曾经在答网友提问的时候讲过用铝线的原因,用铝线可以比用铜线实现30%的轻量化,并且成铝线在导体性能和安全性能上与铜线相同,只是导电率不同。

可是曾经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点是铝线和铜线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铜线的电阻率要比铝线理想,电子在铜线中的自由度高;理论上用铜线作为导线在充、放电时所产生的热量会更小,电阻是有优势的。也就是说使用铜线作为导体在充电时的损耗会小于铝线,反之,用铝线作为导体则会因更大的电阻造成更大的能量损耗。


准确参数:

  • 铜线导电率,58.5MS/m
  • 铝线导电率,37.7MS/m

以铜线参数为基础,铝线的导电率不过是其64%而已。

所以使用铝线作为导线显然会更费电,其桩端显示的充电量和实际容量之所以会出现较大差异,原因理论上不在于电池而在于线束;然而这台车从上市之初就说明了车辆使用铝线,那么现在还在纠结这个结果也就没有必要了,只是也说明铝线必然不会是行业趋势。

有些车企之所以会选择铝线并不是因其有技术上的优势,而是铝线的成本有优势,30%的数值其实是两类线束的成本差异;所以使用铝线确实能有效降低车辆制造成本,尤其是新能源车型,但是浪费掉的电能还是过于多,从节能减碳的角度来看应当不宜推广使用铝线。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碰撞测试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481关注 | 4287作品
+ 关注
媒体人,汽车领域行业分析师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