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买华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太拉胯?来看看真实车主的评价!

近日,网络上一则关于吐槽华为“遥遥领先”的智驾领航的帖子引发了热议。

老许得说,这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市场上确实被吹得挺厉害的,被不少车主和专业人士寄予厚望,什么“遥遥领先”、“黑科技”之类的词儿,听得人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目前,智能驾驶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无论是华为还是其他厂商,都还在摸索和完善。这不,在近日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华为又发布了智能驾驶为核心的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华为乾崑,带来了“乾崑ADS”、“乾崑车控”、“乾崑车云”等解决方案。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靳玉志还表示:今年是智能驾驶规模商用元年,到2024年底,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车辆将超过50万辆。

但不管是新品牌还是老品牌,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一大卖点是它采用了智驾交互博弈算法,按理说能解决大部分交互场景的难题,缩短通行时间,让驾驶更像老司机。听着挺美,但实际用起来,有车主反映并不是那么回事。

这位车主反映,在使用智能驾驶系统超越货车等车辆时,得做一堆准备动作,像降速、点刹什么的,才能去超车。这跟在后面的车辆看着,心里肯定得犯嘀咕,不知道前面这车在搞啥名堂。

评论区表示:楼主看来深度体验了,最受不了超货车减速,明明已经快超过了,有时还减速并行看货车反应。

确实是如此,超大货车最忌讳犹豫,尤其是与大货车并行更是找死行为,大货车后视镜死角相当多,他并道也许根本看不见你,超大货就是一脚油越快超过他越好

还有过隧道的时候,车主表示速度会从120一下子降到100,而且不是慢慢降,是到了隧道口附近急降。这种突然的变化,让人感觉有点不适应。

评论区表示:最怕智驾在高速上的猛加速和猛刹车。

再说到定速巡航速度问题。车主设定了112的速度,但过隧道时速度降到100,出隧道后又猛地加到120+,想继续保持112又得调节。这种频繁的速度变化,不仅让驾驶变得不舒适,也增加了驾驶的复杂性。

车主说最搞笑的是“随车流速度”功能。如果有人超车,车辆会自己猛提速,好像不让人超车似的,人家超过去之后又猛降速,这种操作简直让人无语,简直就是拉仇恨的节奏啊!

还有智能驾驶系统的稳定车辆平衡功能也被车主吐槽。他说,这系统点刹太多,感觉不太稳定。

另外,前面有慢车的时候,这系统降速也太快了,不是平稳慢降,这种突然的速度变化也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最让车主头疼的是,同一段路程,启用智能驾驶系统用的时间比自己驾驶还要长,电耗也更高!这简直就是花更多的时间和电费去享受一个并不怎么舒服和高效的驾驶体验啊!

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确实配备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组和超声波雷达等高端装备,理论上探测范围广、反应快,能给车主带来安全感。现实情况可能跟理想有差距,就像那位车主说的,可能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表现不错,但在普遍的日常使用中还不尽如人意。

不过也有车主表示虽然没有自己开得好,但是能降低疲劳很多,就会安全很多,自己开中午容易睡着,看着它开轻松多了,不过总体开得也比他老婆开得好多了。

但确实是这样,智驾首先考虑的是安全,行车效率肯定会低于“老司机”,但是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可以作为辅助来用,对于新司机和很多女司机来讲,确实是比较好的选择。

当然,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有其技术亮点和优势。它在5G、云计算、AI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处理速度快,支持全场景自动驾驶和高精度地图,兼容性和人性化特点也比较突出,这些都是它的加分项。

但老许还是得提醒大家,无论智驾系统发展到何种程度,驾驶者始终是车辆控制的主体。在路况良好的情况下,体验一下智驾系统的确可以减轻驾驶者的疲劳,但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我们还是需要自己掌握方向盘,时刻保持警惕。

关于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用车攻略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77关注 | 1982作品
+ 关注
一个大佬的世界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